天天看點

耶稣:受難與複活“前因後果”

作者:人在休途

耶稣是基督教的創始人,世界曆史以他的出生為公元紀年。

比如,公元前221年,也就是耶稣出生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再比如,今年是耶稣降生2021年。

一,基督教的由來

公元元年,正是羅馬帝國興盛期,凱撒的繼承人屋大維将羅馬帝國的版圖,擴張到了亞歐非大陸,那時的巴勒斯坦地區,歸羅馬總督彼拉多管轄。

那一年,耶路撒冷的郊區伯利恒,聖母瑪利亞少女懷孕,耶稣降生了。

耶稣:受難與複活“前因後果”

耶稣降生

長大後,每年到耶路撒冷誦經朝拜,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創立了基督教義。三十歲開始廣收十二門徒,教導衆人,行神迹。

耶稣傳講的資訊主要有:上帝愛你并與你同在,彼此相愛,每個人都極其寶貴。

他号召群眾把巴勒斯坦從羅馬帝國的統治下解放出來,重建繁榮昌盛的希伯來大衛王國。(大衛王國,指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首任國王掃羅和牧羊小子大衛統治的鼎盛時期。)

耶稣的布道說教,為當時受苦難的下層人民帶來了福音。在猶太人民心目中,耶稣既是先知先覺的聖人,又是大衛王國的皇位繼承人。

二,出賣與審判

此舉,觸犯了羅馬統治者以及在當地傳教多年的猶太教利益。于是,猶太教領袖用30枚銀币收買了十二門徒之一猶大,并縱恿羅馬出動士兵,要抓捕審判。

耶稣:受難與複活“前因後果”

最後的晚餐

在最後的晚餐中,耶稣宣講了聖餐的意義及立約,緊接着,說了一句令衆門徒大吃一驚的話:“看哪,出賣我的人,與我在一起吃飯。”

這時,羅馬士兵已經來到餐桌邊,不認識誰是耶稣。猶大離席,來到耶稣面前,與他親吻,于是,羅馬士兵認出并抓捕了耶稣。

對耶稣進行了多次審判都沒有找到罪證,猶太宗教的領袖也承認,耶稣除了自稱為上帝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猶太人的律法。但他們還是說服羅馬總督彼拉多下令将耶稣處決。

三,受難“苦路”

耶稣戴上荊棘枝冠,被士兵驅趕,還用鞭子抽打,前往受難地,要經過十四站“苦路”。

耶稣:受難與複活“前因後果”

苦路

第一站,是審判耶稣的羅馬廣場,被衆人羞辱;第二站,背負起沉重的十字架,為作惡不悟的人必遭毀滅而流淚;

第四站,聖母瑪利亞看到了走向死亡的兒子;第五站,一個名叫西曼的好心人幫耶稣背起十字架;

第六站,一女子用手帕給耶稣擦汗,發現手帕上都是鮮血,她悲傷而絕。後人以其名字命名,在這裡建起了維羅尼卡教堂,拉丁文意為“真相”;

第八站,耶稣對大群哭泣的婦女說:不要為我哭泣,為你們的孩子,為耶路撒冷的未來哭泣吧。如今那裡建有淚滴狀的哭泣教堂。

在苦路的第三、七、九站,耶稣曾經3次被人推搡跌倒,後來,都建起了教堂。

終于,到達了耶路撒冷郊區的錫安山。耶稣被羅馬士兵釘在十字架上,受難死去。

四,複活

三天以後,耶稣複活了。

耶稣:受難與複活“前因後果”

複活

為什麼複活,事情還要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以前。

那時,聖徒摩西聽從上帝耶和華的旨意,帶領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向家鄉巴勒斯坦進發。

返鄉過程中,以色列人不堪忍受艱難困苦的生活環境,于是開始埋怨、诽謗神和摩西。耶和華聽到之後指令毒蛇在他們中間挑選一人咬死作為懲戒。

摩西為他們求得赦免,于是神又指令摩西打造一條銅蛇挂在高處,如果有人被蛇咬,隻要擡頭望望銅蛇就能複活——這是上帝的神谕。

耶稣在被處死,第三天複活,又在人間呆了40天繼續傳教,之後便飛升回了天父身邊,立在右側。

這就是基督教耶稣的受難與複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