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及農産品展區向來是進博會所有展區中參展國别和企業最多的展區之一,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展區之一。這個展區既有五百強龍頭企業,也有廣大中小食品企業。既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東歐國家,也有境外國家組展機構組織的特色展團。而試吃、表演、直播、探館、推介、簽約等活動也在這個展區不時上演。
今年食品及農産品展區的亮點之一,無疑是西班牙阿爾伯公司帶來的來自地中海數百斤的冷鮮拍賣級藍鳍鮪魚。這是今年出現在這個展區最大的展品,吸引了無數的目光。
說起藍鳍鮪魚,這可是進博會的老朋友了。早在第一屆進博會上,展商就專門為它專門在展館裡舉辦了一場開魚儀式。當“紅蓋頭”被揭開時,一條将近2米長、重達250公斤巨型藍鳍鮪魚露出真容,迅速引起了現場一片喝彩聲。在日本鮪魚的開魚世家内田先生的刀下,“三下五除二”,不到半個小時,這條“飛奔而來”的鮪魚就在他的無敵刀工下,被一塊塊分好亮相光明食品的水産展台,現場數百位專業觀衆不但見證這場視覺盛宴,還有幸品鑒到了鮮美的鮪魚刺身,堪稱一次視覺和味蕾雙重體驗。
在第二屆進博會上,藍鳍鮪魚不僅再次展出,“噸位”還更新了。為了把這條600斤重的鮪魚搬上舞台,主辦方使用了千斤頂,随後由來自日本的團隊進行專業“開魚”——從魚尾、魚頭到第一塊背部魚柳,最後一氣呵成,将鮪魚刺身分給現場觀衆品嘗。
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不僅所有進口冷鍊食品本身,包裝、裝置等都将進行了核酸檢測,同時進博會現場,進口冷鍊食品都不提供試吃環節。盡管跨越重重難關,藍鳍鮪魚還是如約來到了上海。
那麼藍鳍鮪魚究竟是什麼魚?
鮪魚其實是八種魚的統稱,可以稱為藍鳍鮪魚的包括三種:太平洋藍鳍鮪魚、大西洋藍鳍鮪魚、 南方藍鳍鮪魚。另外五種鮪魚是黃鳍鮪魚、大眼鮪魚、長鳍鮪魚、 長腰鮪魚、黑鳍鮪魚。其中,大西洋藍鳍鮪魚是鮪魚族中體型最大的魚種,體長可達3米,體重約為400千克。有記錄的最大個體是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捕獲的,體重679千克。
大型藍鳍鮪魚奇貨可居,一般是通過拍賣方式成交,一般隻要上鈎,必定天價,絕無例外。而藍鳍又為什麼如此珍稀貴重呢?
首先是鮪魚生性活躍,一旦掙紮起來,普通釣魚愛好者使用的魚竿和魚線在遛魚過程中随時可能崩斷。就算魚竿和魚線能夠承受住這樣的壓力,仍然需要幾個人數個小時才能将其完全制服。
其次是由于曆史上對于藍鳍鮪魚的過度捕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經将其列為極度危險。現在各國和相關國際組織都對其都設定了捕撈上限。普通釣魚愛好者沒有政府頒發的執照一般無權保留。
最後,鮪魚的養殖難度過大。鮪魚依靠不斷高度遊動,讓海水經過魚鰓來吸氧呼吸,一旦停止遊動就會窒息而亡,人工養殖很難為它找到如此大的活動領域。此外對于藍鳍鮪魚這樣的大型魚類,養殖者的前期投入也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數字。是以現在藍鳍鮪魚還是隻能依靠捕撈來獲得。
編輯:孔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