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古人和先烈饋贈給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财富,被譽為中國的‘天然曆史博物館。

這不,就在近日,這個地方有發現了一個東西,将苔藓動物起源向前推進5千萬年,為地球上最早的苔藓蟲化石。
該發現由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發表的《化石證據揭示苔藓動物門起源于寒武紀早期》而被熟知,這也宣告在鎮巴縣發現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苔藓動物(苔藓蟲)化石。這一發現,将苔藓動物的起源向前推進了至少5000萬年。
研究團隊經過52個特征、18個類群和2個外群的貝葉斯和最大簡約法分支系統學分析,表明寒武紀的苔藓蟲化石protomelission為苔藓動物的基幹類群,代表最原始的祖先類型。
苔藓蟲的個頭不大,約為0.5毫米,但它們群居而生,大量的苔藓蟲會組成枝狀、網狀、片狀、半球狀等各種形狀的苔藓蟲群體。
在陝西苔藓蟲化石發現之前,早奧陶世特馬豆克期苔藓蟲化石,是當時所知全球最老的苔藓蟲化石,同時也是構成全球最早的苔蟲礁的骨架生物。如今随着陝西苔藓蟲化石的面世,它将取代早奧陶世特馬豆克期苔藓蟲化石,成為地球最早的苔藓蟲化石。
苔藓蟲的形态與多樣性演化是引起研究者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苔藓動物是寒武紀生物大輻射中一個沒有出現的具有礦化骨骼的動物門類。“是以,苔藓蟲古生物研究對于我們了解後生動物門類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