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籃子魚,廣東人叫泥鯭,台灣叫臭肚,有地方叫狐狸魚……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我是廣東人,當然叫泥鯭,這叫藍帶泥鯭,當然你也可叫藍帶狐狸魚,事實上很多水族愛好者,都如此叫。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好像和我們常吃的泥鯭差別很大?是的,泥鯭屬于籃子魚科,全科大約30個品種,這是其中之一。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其實深圳周邊海看到灰褐色的泥鯭其實也分幾個品種,有機會拍照後上傳對比。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特點:身體上黃下白,頭部有兩道黑色或棕色條文,全身有許多不規則的藍色圖案和斑點。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2018年12月中攝于杜馬蓋道地因小鎮海域。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杜馬蓋地這裡的泥鯭非常的大,品種也多,都是很漂亮的品種,幾乎都是1斤以上,最大似乎有3斤,和深圳海域周邊的隻有2-3指大的小泥鯭很不同。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不知道這些的泥鯭和深圳周邊的泥鯭是否一樣的美味呢?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聲明:版權照片,請勿侵權。

水攝之海魚(44)-籃子魚(1):藍帶泥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