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主席為何親改戰報殲敵減半?三個原因顯高明

作者:秦虎贲

1951年11月,東北邊防軍第13兵團入朝作戰,根據志願軍司令部的作戰計劃,吳信泉将軍的39軍攻擊雲山地區的南北韓第一師,結果還沒遇到目标,半路碰到了美騎兵第一師,由此有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大捷,簡單的說這就是一場遭遇戰,雙方沒有任何的排兵布陣。

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主席為何親改戰報殲敵減半?三個原因顯高明

抗美援朝

其實,按照聯合國軍的計劃,是讓美騎兵第一師接替雲山地區的南北韓第一師,然後攻擊中朝邊境,結果和39軍狹路相逢,吳信泉将軍知道後馬上上報,志願軍司令部改變計劃,39軍改攻擊美騎兵第一師,38軍向清川江北岸突擊,截斷美騎兵第一師的後路,40、42軍攻擊德川地區,防止敵人增援。

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主席為何親改戰報殲敵減半?三個原因顯高明

北韓戰場俘虜

戰鬥進行了三天,美騎兵第一師丢掉重武器落荒而逃,最終以殲敵1.5萬人結束戰鬥,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知道後,在司令部大發雷霆,因為他怎麼也想不通,武器裝備這麼大優勢的情況下,美騎兵第一師為何會被志願軍打敗?不過這抗美援朝“千裡送一血”是貨真價實的。

按理說作為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不管是國内還是國際上,都應該好好宣傳,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但實際情況是彭老總下令:“安撫美軍戰俘,并将其釋放,全軍撤退,留下一部分日常用具,隻撤不打,不與美軍正面交鋒。”

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主席為何親改戰報殲敵減半?三個原因顯高明

這樣的指令讓第13兵團的将領很不解,甚至還有人向彭老總提出抗議,更讓人不了解的是,國内毛主席收到彭老總的戰報後,親自叫來負責刊登戰報的人,下令把殲敵人數從1.5萬人改為6000,這樣一來,雲山大捷在國内沒有掀起多大波瀾,可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一:麻痹麥克阿瑟輕敵

美騎兵第一師的戰俘回去後,麥克阿瑟親自過來問話,得到的答案是“中國士兵說取得一場大勝已經完成任務,沒必要再做犧牲。”“對方根本不是主力軍,裝備落後都快沒飯吃了。”“中國士兵說因為占了東北的水電站,是以才出兵的,隻要保護好水電站不想打仗。”

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主席為何親改戰報殲敵減半?三個原因顯高明

美軍俘虜

雖說麥克阿瑟得出結論,這次失敗是中國軍隊運氣好,但還是謹慎地派出部隊騷擾我軍,而志願軍全部選擇避戰,麥克阿瑟的疑慮消失了很多,再加上在中國的報紙上,公布雲山大捷的殲敵人數隻有6000人,實際損失多少人,麥克阿瑟非常清楚,這難道不是中國軍隊心虛嗎?

其二:誘敵深入釣大魚

麥克阿瑟對北韓戰場的局勢非常樂觀,曾對外宣稱,要在聖誕節之前結束這場戰争,同時還想合圍我軍一舉殲滅,而彭老總和毛主席卻想給麥克阿瑟一個聖誕禮物,當時彭老總給毛主席的戰報中隻有四個字:誘敵深入。後面就有了毛主席親改雲山大捷殲敵人數的事情,為的就是讓麥克阿瑟掉以輕心。

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主席為何親改戰報殲敵減半?三個原因顯高明

麥克阿瑟

其三:為宋時輪的第九兵團入朝争取時間

當時越過三八線的聯合國軍,已經超過20萬人,而第十三兵團也差不多這個兵力,制空權、制海權以及裝備不占優勢,我們隻能靠兵力優勢,毛主席下令讓宋時輪的第九兵團火速入朝參戰,後面就有了著名的圍殲戰“長津湖戰役”。

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主席為何親改戰報殲敵減半?三個原因顯高明

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戰役為何說是抗美援朝的轉折點?

此次戰役中,志願軍參戰的第九兵團,由20軍、26軍和27軍組成,接近15萬人;美軍參戰部隊包括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第三、第七步兵師,以及南北韓第一軍團,約10萬人。由于當時嚴寒零下40度,志願軍非戰鬥減員3萬多人,聯合國軍非戰鬥減員7000多人,可見我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抗美援朝第一次大捷,主席為何親改戰報殲敵減半?三個原因顯高明

但戰果也是豐厚的,美陸軍第一師被打殘,北極熊團被殲滅,打敗了其不敗神話;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地區全部收複,粉碎了麥克阿薩聖誕節前占領北韓的美夢;同時,戰後麥克阿薩被杜魯門召回罷職。

連毛主席都說:“志願軍第九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在極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