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郫縣豆瓣”還是“鄲縣豆瓣”?這起商标侵權案入選2020年四川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

視訊加載中...

愛吃川菜的朋友家中或許常備着一罐“郫縣豆瓣”,但是,當你在超市購買時,有仔細核對商标嗎?4月20日,在四川高院釋出的2020四川法院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中,有一起商标侵權案。“鄲縣豆瓣”被判侵權,應承擔賠償責任。

2000年4月21日,郫都食品協會就“郫縣豆瓣”文字商标在第30類“豆瓣”商品上獲得注冊。2009年4月2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标局認定使用在“第30類豆瓣商品上的‘郫縣豆瓣’注冊商标為馳名商标”。2015年12月31日,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郫縣豆瓣”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标志保護産品稱号。

郫都食品協會委托他人,通過電視、網絡等對“郫縣豆瓣”進行宣傳。本地企業巧蜀坊公司與康佳醬菜廠,或合作一起制售,或由康佳醬菜廠單獨制售,銷售與“郫縣豆瓣”商标極為近似的“鄲縣豆瓣”,在山東、河北、江蘇等地銷售,其中一侵權商品由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天印山農貿市場零售區“老孟幹貨店”的店鋪所售。

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法院判決巧蜀坊公司、康佳醬菜廠停止侵權行為,在媒體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康佳醬菜廠賠償郫都食品協會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33萬元,巧蜀坊公司就其部分參與侵權行為,在25萬元的範圍内承擔連帶責任。

據介紹,2020年9月14日,中歐雙方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标志保護與合作協定》,今年3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郫縣豆瓣”作為我國第一批100個知名地理标志在協定生效後立即獲得歐盟保護。

法官解讀,本案中,本地企業巧蜀坊公司,在不具備“郫縣豆瓣”商标使用授權情況下,将侵權行為轉移到外省隐秘的角落,臆造根本不存在的“鄲縣”掩護其侵權行為,将被訴侵權商品銷往全國各地。侵權者未就地理标志财産價值的形成做出實質性貢獻,以不正當手段奪取區域内生産者的市場,是對區域内獲準授權企業利益的侵害。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