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宗室——越王、蕲王、襄王

越 王

越靖王,朱瞻墉,朱高熾嫡三子。永樂二十二年封,建國衢州府,未就藩。正統四年,薨。無子,除。

朱瞻墉正統四年薨,妃吳氏殉葬。

蕲 王

蕲獻王,朱瞻垠,朱高熾第四子。永樂十九年薨。朱高熾即位,追封蕲王。無後。

襄 王

襄憲王,朱瞻墡,朱高熾嫡五子。永樂二十二年封。宣德四年就藩長沙府。正統四年移襄陽府。成化十四年薨。

朱祁鎮土木堡被俘的時候,朱瞻墡為年紀最長的叔王且是個賢明之人,衆人想選擇藩王繼位,多屬意于他,但皇太後及朝臣在權衡之後,并沒有立他。朱瞻墡上書,請求立皇長子(即朱見深,後來的成化皇帝),并讓郕王(即朱祁钰,後來的景泰皇帝)監國。他的奏疏還在路上的時候,朱祁钰已經即位為皇帝了。

朱祁鎮被放回後,居住在南宮,朱瞻墡上書景泰皇帝,勸景泰皇帝對朱祁鎮要多加關心,早晚間進行探視,看看他吃得怎麼樣、身體怎麼樣,每逢初一、十五率領群臣朝見。

朱祁鎮奪門複辟後,石亨等人誣陷于謙、王文在土木堡之變後,想要迎立外藩王爺,朱祁鎮懷疑他們想要迎立的人就是朱瞻墡。之後,宮中發現朱瞻墡之前的奏疏,朱祁鎮才打消疑慮并召見朱瞻墡,又是設宴款待,又是接受朱瞻墡替按察使槩求情,又是下诏為朱瞻墡設立護衛、營建陵墓,等朱瞻墡傳回封地時,朱祁鎮親自送到午門外,握手泣别。天順四年,朱瞻墡再次入朝,得到了每年一定時節可以與兒子們出城遊玩的許可(在明朝嚴格管束藩王的體制下,這是特别優渥的待遇了)。

襄定王,朱祁镛,襄憲王嫡長子。成化十五年襲封。弘治元年薨。

襄簡王,朱見淑,襄定王庶長子。弘治二年襲封;三年薨。

襄懷王,朱祐材,襄簡王庶長子。弘治四年襲封;十七年薨。

朱祐材喜歡飛鷹走犬,飼養良馬。此外,他還喜歡道術。

朱祐材曾與興王府争奪土地。

襄康王,朱祐櫍,襄簡王庶次子。初封光化王。正德三年進封。嘉靖二十九年薨。無子,從侄朱厚颎嗣。

朱祐櫍跟他哥哥一樣,也喜歡道術。

襄莊王,朱厚颎,陽山王朱祐楬庶長子。初襲陽山王。嘉靖三十一年嗣封;四十五年薨。

朱厚颎嗣封,其祖父朱見淓追封親王,谥恭,其父朱祐楬追封親王,谥惠。

朱厚颎有嫡母王氏、生母潘氏。潘氏卒,朱厚颎将潘氏靈柩停放在東偏房。王氏對他說:那是你的母親,不要因為我而避開正殿停放她的靈柩。朱厚颎回答:不敢以不符合禮儀的舉動加諸母親。

襄靖王,朱載堯,襄莊王庶長子。初封安福王。隆慶三年襲封。萬曆二十三年薨。

襄忠王,朱翊銘,襄靖王庶長子。萬曆二十九年襲封。崇祯十四年,張獻忠陷襄陽,遇害。

大學士楊嗣昌督師平叛,以襄陽作為軍府,大量軍饷及兵器貯存在襄陽。崇祯十四年二月,張獻忠攔截殺掉了楊嗣昌的使者,奪取了他的憑證,麾下數十人以此憑證混入襄陽城,裡外呼應,攻破襄陽。時任襄王朱翊銘被捉住,叛軍給了他一杯酒,說:你沒有罪,你死了,楊嗣昌應當以死償命。然後将朱翊銘及他的兒子貴陽王朱常法一起殺了,并放火焚屍。朱翊銘妃妾等四十三人死難,他兒子福清王、進賢王逃走獲免。

朱常澄,襄忠王嫡次子。初封福清王。崇祯十七年進封,寄居九江府。

朱常澄先寄居九江,後遷汀州,最後不知所終。

襄府郡王

甯鄉王,朱祁鐄,襄憲王嫡次子。成化七年薨。無子,除。

棗陽王,朱祁钲,襄憲王庶三子。第六世朱翊铻未婚而薨,除。

第三世朱祐楒,嘉靖初上書,請求嘉靖皇帝以生父為皇考(嘉靖以外藩親王入承大統,到底是作為他伯父弘治皇帝的繼子嗣位,還是按照祖訓這皇位在他伯父絕嗣的情況下本來就是他的——他到底是不是過繼給了他伯父,他應該認他伯父還是生父為“皇考”,這引發了嘉靖初年著名的大禮議事件),嘉靖皇帝很滿意,将他的奏疏下發給宗室成員并對他進行了褒獎。

朱祐楒還曾上書,請求停發宗室俸祿,讓宗室成員從事士農工商之業,自力更生,有能力者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後來,襄王朱祐櫍生病不能理事,王府承奉邵亨弄權,捶死鎮甯王的舅舅。朱祐楒将除騙過來,挖了他的眼睛。嘉靖皇帝派大理寺、錦衣衛官員及宦官前往審訊後,邵亨被判處死,朱祐楒也被奪爵。等到嘉靖皇帝巡幸承天府(嘉靖皇帝父親封藩之地,也是嘉靖皇帝出生、長大之地),想起朱祐楒在大禮議事件中的上書,又恢複了他的爵位。

陽山王,朱見淓,襄定王庶次子。第三世朱厚颎嗣襄封,郡爵例不襲。

鎮甯王,朱見瀷,襄定王庶三子。第四世朱載埢萬曆中薨。無子,除。

光化王,朱祐櫍,襄簡王庶次子。正德三年進封襄王。

安福王,朱載堯,襄莊王庶長子。隆慶三年襲封襄王。

鄖城王,朱載[土鼎],襄莊王庶次子。曆二世。

永城王,朱載圻,襄莊王庶三子。萬曆四年薨。無子,除。

蘭陽王,朱翊鎬,襄靖王庶次子。

貴陽王,朱常法,襄忠王庶三子。

進賢王,朱常洤,襄忠王庶四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