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1976年1月8日,中央會議大廳内,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突然有人推門而入,打斷了這次重要會議,當鄧公準備發火時,那人隻低聲說了一句話:“周總理去世了!”這句話讓鄧公淚水瞬間盈滿了眼眶。

緩了一會,鄧公才收起悲傷,開始釋出指令,首先派人向中南海的毛主席做彙報,然後通知駐外大使館降半旗緻哀,同時下令沿海邊防部隊進入一級戰備狀态。一切安排妥當後,鄧公立馬離開會場,向周總理去世的醫院趕去。

上午11點,當在京的重要上司人陸續趕到病房後,周總理的妻子鄧穎超女士開口了,她說:周恩來同志生前有三個遺願,希望中央能夠準許。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當她詳細說出具體内容後,李先念同志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聲音低沉的說道:堅決不行,全國人民知道了也不會答應!緊接着鄧公也表達了反對意見:這三個遺願一個都不能同意!否則毛主席不答應,全國人民也不會答應!

當這三個遺願傳到毛主席那時,毛主席沉默了好一會,最終拍闆決定:恩來同志的前兩個請求不通過,第三個還是要滿足的!那麼周總理生前的三個遺願都是什麼?為什麼鄧公和李先念等同志堅決反對?毛主席準許最後一個遺願後,它的執行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1967年2月2日,由于長期的加班工作,缺乏睡眠,身體一直不錯的周總理,狀态開始出現問題,在經過醫生檢查後,他确診患上了心髒病。雖然身邊的人都督促總理要多休息,但當時的工作實在太多了,總理不舍得放下。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4月,因處理廣交會問題,周總理又忘記了睡覺,持續工作84個小時,引發“頻發室性早搏”等更嚴重的心髒病。從此,總理每天晚上睡覺前都需要吸氧,同時還需要大量藥物輔助治療。

這還不算結束,5年後周總理被檢查出一項更嚴重的病。1972年5月11日,周總理配合保健人員,取了便尿以及唾液樣本做化驗。這是中央布置下來的任務,重要上司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化驗,以確定他們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為人民服務。

而這次周總理的化驗結果出了問題,他的尿樣中發現三四個紅血球,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号!很快保健醫生張佐良緊張起來,又做了次更詳細的化驗,在經過301醫院、協和醫院等諸多專家研究後,5月18日最終确診:周總理患上了膀胱癌!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為了不影響總理的情緒,“總理醫療小組”偷偷成立,專職負責總理的身體檢查和調養治療。其實他們不知道,智慧的總理早就從種種不尋常的地方斷定自己得了絕症,隻是為了減輕醫生們的壓力,他才假裝一無所知。

癌症沒有讓周總理停下來,他反而更努力的工作了,想要趁着自己還能堅持的時候,多去做些事情。值得一說的是,當時鄧公已經處于第二次低谷時期,為了讓這位有能力擔當重任的戰友盡早複出,周總理每天透支身體主持會議,一直都在為鄧公鋪路。

1973年,由于過度勞累,周總理的身體再一次惡化,已經出現了血尿這種嚴重症狀。醫療小組對此十分憂心,建議立馬手術,可周總理的工作根本停不下來。直到3月10号鄧公恢複副總理職務,周總理才有了時間做第一次手術治療。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這次治療後,周總理症狀有了明顯好轉。為了讓周總理身體得到進一步改善,治療醫生一直勸總理多休息,可國家的工作是忙不完的。1973年6月9日,周總理拖着病體走上了飛機,他這次的目的地是延安。這次雖然是陪同越南外交官員參觀紅色基地,但周總理沒有忘記改善民生的大問題。

在同延安的上司幹部吃飯時,周總理問出了自己的目标:延安能不能用三年時間變個樣子,五年時間糧食産量翻一番?周總理對延安的看重,讓上司幹部們全都十分激動,異口同聲地回答:“能!”得到肯定答複後,周總理拿出茅台酒,給在座的每位同志都倒了一杯。在一起舉杯時,周總理承諾道:隻要你們完成了這個目标,我一定會再來延安!

這次來延安,周總理停留了22個小時,基本沒怎麼休息。6月10日上午10點,他便匆匆登上飛機趕回北京。就這樣的高強度工作,周總理的身體怎麼能好起來?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10月下旬,周總理的心髒病越來越嚴重,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也再次複發,血尿現象愈發明顯,急需要第二次手術治療。但這次他依舊放不下手頭的工作,一直拖到1974年3月12日,周總理才去做了第二次手術。

可這次治療并不理想,手術結束後沒多久,周總理病情再次複發,全程血尿,膀胱出血量從每天幾十毫升上升到200多毫升,需要經常輸血治療。6月1日,由于病情加重,周總理住進305醫院接受治療。在這裡,總理依舊沒有放下手頭的工作,将病房當作辦公室,直至生命的最後時刻。

而在住院期間,妻子鄧穎超每天下午都會到醫院陪總理散步聊天,有次在和鄧穎超聊天時,深感自己生命無多,周總理向妻子提及了20年前共同做的決定。1956年4月27日,為了保護耕地,節省土地資源,毛主席、周總理、鄧公等151名首長聯合簽名,承諾去世後以火葬方式安置自身,通過個人名義來倡導全國實行火葬。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當時對于這個倡議,周總理是發自内心支援的,他認為人死了便一切歸于虛無,如果還霸占着活人的地盤,是私有觀念的表現。是以早在1952年時,周總理便親自訓示,家裡祖上的墳地如果能種植莊稼,可以分給群眾們去種。

不過周總理雖然給了批示,但深受群眾愛戴的他,家中祖墳根本沒人願意去平。直到1958年,在國家大建設時期,周總理又親自給家鄉政府寫了封信,讓政府不必顧忌,盡可平墳深葬。即便如此,周家墳地依然沒人願意處理。

1965年,周總理在與親人們商議後,派出了一位代表回鄉處理平墳一事。周總理特意叮囑:别影響機耕,把棺木深埋到一米以下位置。因為總理的帶頭效果,國家掀起了“平墳還田”運動。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周總理對待家族墳地都這樣毫無私心,對自己就更無私情了。在1956年倡議實施火葬時,周總理為更好貫徹上司人帶頭作用,不去勞民傷财,便和妻子鄧穎超有過商議,做出了三項決定:一是不做遺體告别;二是不舉辦追悼會;三是堅持火葬,不保留骨灰。

如今深受癌症的折磨,随時都可能離開人世,周總理有着自己的顧慮。他擔心自己的請求不會通過,尤其對于不保留骨灰一事,他不想在死後仍占用後世資源,這也是一次移風易俗的變革,他希望能起到帶頭作用。不過因為深受人民愛戴,周總理也很明白這三個決定實施的難度。是以他還曾對妻子說過:無論什麼決定,我們都要聽從中央安排,服從中央指揮。

1976年1月7日,病重的周總理再次陷入昏迷狀态,在醫院的緊急搶救下,晚上11點左右,總理恢複意識,睜開眼睛看了看周圍,隻對身邊仍在忙碌的醫務人員們說了一句話:“我這現在沒什麼事了,你們去治療其他同志吧,那裡更需要你們......”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1月8日上午9點57分,在多次搶救無效後,周總理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世時體重僅有61斤。接下來便是開頭的一幕,當上司人們全部趕來後,鄧穎超公布了周總理的三點遺願。沉默了片刻後,在場包括李先念、鄧公在内的諸多上司人都發聲表示反對。如果他們同意了這三點遺願,連遺體告别和追悼大會都沒有舉辦,不僅對自己無法交代,對全國人民更是無法交代。

對此鄧穎超同志并不意外,她也明确表示會服從中央安排。但不留骨灰是兩人共同的約定,也符合周總理反對私有的觀念,是以鄧穎超并不同意否決第三點,在她的堅持下,這件事的最終決定權落到了毛主席那。

毛主席對于周總理的離世也是傷感不已,他認為周總理一生為公,清貧勞苦,理應受到最高規格的葬禮待遇。不過考慮到周總理的個人意願,出于對老戰友的尊重,毛主席決定同意最後一個遺願,允許将骨灰撒到祖國的大地上,讓周總理能夠融入這片他熱愛一生的山河。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1月9日早上,全國人民都聽到了周總理逝世的訃告,緊接着國旗降半旗,國内上億人陷入了深深的悲傷中。也是這天,周總理的遺體告别儀式開始了。直到1月11日,告别儀式結束,乘載着總理遺體的靈車緩緩啟動,在數十萬人的送行下,總理的遺體被送到八寶山革命公墓進行火化。火化結束後,又舉行了三天的公開吊唁活動。

1月15日,在追悼會開始前一個小時,鄧穎超同志闡述了周總理的遺願,她說:1956年,我和恩來同志都在中央倡導火化的倡議書上簽過字,那時候我們就互相保證,死後都不保留骨灰!從土葬到火葬是一次變革,從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也是一場變革。我們甘願做這場變革的領頭兵!現在黨中央、毛主席同意恩來同志的願望,不保留骨灰,對于我是極大的安慰......

對于周總理的追悼會,毛主席也非常想去參加,可此時他也是疾病纏身,甚至連行動能力也基本喪失了,在沉默了良久後,他無奈的對身邊的秘書張玉鳳感慨道:“我也走不動了!”其實毛主席之是以沒去追悼會現場,最主要還是不想在這種日子裡,再給其他人添麻煩。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追悼會正式開始後,鄧公站在了人民大會堂的中心位置,一字一句将懷念周總理的緻悼詞讀完,從此周總理離開人間,永遠活在了中國人的心裡!

晚上8點左右,周總理的骨灰被送到一架改裝過的安-2飛機上,由高振普、張樹迎等4位同志負責執行撒骨灰的秘密任務。之是以說是秘密任務,主要原因便是遵從周總理的遺願,不想讓人知道撒骨灰的具體地點,以免人民興師動衆的去搞各種紀念活動。這也是鄧穎超同志沒有親自撒骨灰的主要原因。

20點15分,飛機起飛,不久後,總理的第一把骨灰被撒到了北京的上空。這是國家的首都,是總理辦公生活了數十年的地方,留在這裡,周總理能永遠感受到祖國的心跳。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飛機又飛了一小會,到達密雲水庫上空後,第二把骨灰随風撒落。北京是座缺水的城市,為了保證首都的供水充足,在周總理的直接上司下,這裡建起了懷柔水庫、密雲水庫等多座水庫,尤其是可蓄水40多億立方米的密雲水庫,承載了總理的心血,他想在這裡靜靜守護着民生。

飛機繼續向東南方向飛行,當到達天津海河上空後,第三把骨灰被撒落。天津南開學校是周總理的母校,在這裡總理完成了思想啟蒙,也是在這裡,總理與夫人鄧穎超相識。這裡承載着總理太多深刻的回憶,也是他最好的歸宿。

接着飛機繼續向東飛行,當到達山東濱州的黃河入海口後,機組人員撒下了最後一把骨灰。黃河是養育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母親河,周總理選擇最終在此回歸母親的懷抱!後來據參與撒骨灰活動的羅青長回憶說:“總理期望骨灰撒入黃河入海口,還有一層含義,他想要乘着黃河的波濤去往台灣海峽,他要在天上看着兩岸和平統一!”

周總理有3個遺願,鄧小平、李先念全否決,毛主席:同意最後一個确診癌症,病情惡化三個遺願,兩否一通過清魂千古,骨灰入山河

如今周總理離開我們已經足足45年時間,但他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卻沒有消失,而是被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傳承下來,成為國家飛速發展的一大底蘊,這也是他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産。緻敬周總理!今後祖國的發展一定如你所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