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上評|刷屏的論文後記留下的不該隻有“感動”“看哭”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特約評論員 江城

一篇篇論文後記突然成了輿論關注的熱點。表面看,這是因為很多論文後記确實寫得情真意切。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許多作者深情地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艱難求學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這些故事引發了共鳴,也讓很多人看到了人生奮進、階層上升的希望。

最近,一篇中科院博士論文的緻謝部分又在網絡刷屏,文章裡寫道:“母親說她不能死,因為她要讓我上學。”樸實的話語再次感動了無數網友。

這篇文章筆觸很真切動人。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幾乎是用盡全力才讓他上得起學。同時,因為貧窮所受到的挫折、排斥與壓抑,甚至親戚在他考上北大後前倨後恭的勢利,作者也沒有回避,很真實地寫了出來。當然,也有很多人在關鍵時候給了他巨大的幫助。

論文的學術語言,是排斥個性化表達與個體化叙事的,唯獨到了後記或緻謝部分,作者可以直抒胸臆、自我重制。在這裡,“博士”“碩士”還原成了一個個具體的人;履歷上的求學經曆,變成了生動、勤勉乃至悲壯的人生曆程;學術道路上的點滴,變成了生動的勵志故事。

今年早些時候,一些論文後記裡的金句也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比如“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把書念下去,然後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等等。這些作者身處世界的不同角落,但在論文後記裡呈現的人生故事、人生軌迹,又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類似的叙事模式都是:講述自己如何克服重重困難,通過學習從鄉村山坳裡走出來了,最後取得了可觀的學術成績。這樣的故事如果是拍成一部影視劇,人們或許會覺得“假”。但用論文後記寫出來,卻自帶一種真實感與說服力,也更加動人。

其實,出現在輿論場上的論文,都是“成功”的——隻有通過答辯的論文,才有可能出現在公衆面前。這些後記其實都是在說明,作者筆下的坎坷經曆沒有被辜負,最後迎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人們愛看這樣的故事,也是因為這種故事讓我們相信“讀書有用”“人生有希望”。

這樣的故事,其實就是“知識改變命運”具體展現。事實上也确實是如此,讀書确實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原本小山村裡的孩子,最後成了教授與科學家。人們讀這樣的故事,其實也是在吸取一種奮進的力量:他們猶能披荊斬棘,我為何不能乘風破浪?

社會也很需要這樣的故事,某種程度上,它們也是社會價值觀的壓艙石。改革開放後最大的社會共識之一,其實就是服膺教育的力量。今天社會日益多元了,人們自我實作的途徑也多了,甚至不乏機會主義式的成功。但這種故事,無疑将人們心底對知識的信仰,對腳踏實地、自強不息等價值觀的信念再一次喚醒,幫助無數人重新校準人生的方向。

不過,那些沒有能夠出現在論文後記裡的人生故事呢?走出寒門,走向成功,這當然是美好的人生願望,但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際遇。有些人成功了,而有些人也許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标,盡管,他們也和論文後記裡的主人公一樣努力、奮鬥、拼搏。

是以,光有“感動”“看哭”是不夠的。苦難本身不值得被贊美,我們需要的為更多有能力、有天賦、有志向的年輕人提供向上攀登的階梯。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拉”他們一把。

今年7月底,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着眼從源頭上改善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國小教師隊伍品質。推出更多類似舉措,很有必要。

既然我們“感動”于這樣的故事,那麼更應該想方設法為更多中國少年搭好那架奮發向上的階梯,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寫下自己的“人生後記”。

責任編輯:李勤餘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