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建省首個手工魚丸小作坊食品安全企業标準來了

來源:台海網

福建省首個手工魚丸小作坊食品安全企業标準來了

在永和魚丸三坊七巷店,師傅正在手工制作魚丸。

台海網11月4日訊 據福州新聞網報道 鲨魚丸單顆重量≥20克,鳗魚丸單顆重量≥20克、七星丸單顆重量≥100克……全省首個手工魚丸小作坊食品安全企業标準正式對外公布。3日,記者從鼓樓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福州市鼓樓區永和魚丸店申報手工魚丸小作坊食品安全企業标準,已由市衛健委備案,魚丸的産品分類、技術要求、生産工藝等都将有嚴格的執行标準。

“鼓樓區結合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建立要求,積極開展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助力小作坊提檔更新,切實保障轄區食品安全。”鼓樓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在我局的積極推動下,永和魚丸店‘開篇破題’,魚丸小作坊食品安全企業标準已獲備案,這對其他小作坊來說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據介紹,永和魚丸國棉分店于2018年取得核準證明,該小作坊主要生産産品為自有品牌“永和魚丸”。在鼓樓區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該小作坊積極開展軟硬體條件的更新改造,于2018年獲評市級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示範點。

福州市鼓樓區永和魚丸店現已入選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為幫助小作坊規範化生産,鼓樓區市場監管局積極指導小作坊将“非遺技藝”和食品安全标準規範相結合,制定全省首個手工魚丸小作坊食品安全企業标準,規定了魚丸的産品分類、技術要求、生産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生産工藝、檢驗規則、标志、标簽、包裝、運輸、貯存、保存期限要求。

标準中嚴格規定,魚類采購後,必須馬上進行加工處理,魚肉采集後,分盤冷凍包裝,分類儲存,不得将各種魚類混合儲存。原料肉采購選擇60公斤至80公斤的“三元豬”的前腿肉及五花肉,必須是新鮮、整塊的,不得使用冷凍過的豬肉或碎肉,禁止使用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豬肉。成形後的魚丸,要在90℃至95℃狀态的熱水中煮制7至8分鐘等細節。

鼓樓區市場監管局還多次對該小作坊的生産工藝進行調研,強化風險隐患,確定食品生産安全,指導企業進一步優化和規範生産工藝,完善産品的各項工藝标準和品質名額,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企業産品進行抽檢檢測,確定産品品質符合企業标準要求。

目前,手工魚丸小作坊食品安全企業标準已由福州市衛健委備案,永和魚丸店正式對社會公布。該标準是全省首個以小作坊作為申報主體的魚丸企業标準,也是全省首個将生産工藝進行備案的魚丸企業标準。(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通訊員 餘松海/文 記者 石美祥/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