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熱下寒”手腳冰涼不用怕,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幫你調理

作者:扶陽老中醫—包

什麼是“上熱下寒”證?

通俗的來說,就是常出現牙痛、口臭、痤瘡、心情煩躁、失眠等熱象。同時還出現尿多、手腳冰涼、大便稀溏、腰腿冷痛等症狀。

“上熱下寒”手腳冰涼不用怕,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幫你調理

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呢?

因為大部分人久坐和飲食不規律。從中醫理論上講,由于久坐和飲食不規律的原因,導緻中焦脾胃不通了,把向下引的通道給堵住了,于是我們的身體就出現了上熱下寒的證象。

“上熱下寒”手腳冰涼不用怕,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幫你調理

上熱下寒怎麼調理?

甘草瀉心湯——是醫聖張仲景給我們留的經典方子。

組成:炙甘草、黃芩、幹姜、半夏、大棗、黃連。

用法:水煎,去渣取湯液,溫服,一日三次。

這張方子就是打通我們的中焦脾胃,把上面的火往下引。這樣上下對流,上熱下寒自然就沒事了。

方中炙甘草、幹姜、大棗這三味藥,是張仲景健脾養胃藥中的三味,還有一味是人參,常用來調理食欲不振、脾胃虛寒,效果是十分不錯的。而這三味藥用在這裡,是為了固住脾胃正氣,打通中焦的。

那中焦有邪氣怎麼辦呢?比如濕氣、積食、腹内腫塊等,就需要半夏把上逆的胃氣給打下去。

上面有虛火又該怎麼辦呢?用黃連和黃芩這兩味藥可以把上焦的火給清掉。幫助我們調整好失眠、喉嚨痛等症狀。是以,這張方子精妙之處就在于,它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溫藥也有涼藥。

“上熱下寒”手腳冰涼不用怕,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幫你調理

《黃帝内經》說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其中就指出了熱病的原因,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氣引起的。

“上熱下寒”手腳冰涼不用怕,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幫你調理

而這種上熱下寒的證象在我們當代人當中最常見,為什麼呢?因為人們習慣了在夏季長時間開空調,涼食不忌口,是以大量寒濕進入體内,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虛火也就越來越大了。

注:文中藥方請在專業醫師的辯證指導下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