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梯利:萊布尼茨力的理論

梯利:萊布尼茨力的理論

萊布尼茨檢查了新科學的前提,發現它們是不充分的。他感覺到,即便是實體事實也不能僅僅通過廣延物體和運動的假說得到滿意的解釋。笛卡爾曾經教導說,動量是恒常的。但物體進入靜止,物體又開始運動:運動似乎是丢失了,而後又獲得了。這将違反持續性原則,即自然不做跳躍。當運動停止時,必有某種繼續存在的東西,即運動的基礎:那就是力,或者天性,或者物體運動或持續運動的傾向。是以,一切實體都在活動,都是力的表現:不活動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事物;隻有活動的才是實在的。如此一來,物質的本質屬性就是力而不是廣延。同樣,運動不滅的規律就必須讓位給力不滅或能量守恒規律。廣延不是物體的本質屬性的另外一個證據在于廣延的合成性質:凡是由部分構成的,都不可能是原始的本原。需要一種單純的東西,而力就是這樣一種單純的、不可分的實在。

在萊布尼茨的哲學中,關于自然的幾何或靜态的概念被動态的或能量的觀點所取代。物體并不是因廣延而存在,廣延因物體或力而存在;沒有力、沒有動态的物體,就沒有廣延。在笛卡爾看來,物體的存在以廣延為前提;在萊布尼茨看來,廣延以物體或力的存在為前提。力是“機械世界的源泉”或來源,機械世界是力的感性表象。“廣延在物體中預設了一種性質、屬性或本質,它伸展自身,向外擴充,并延續自身。”物體中存在着一種先于所有廣延的力量。由于物體中的阻力的原因,物體才顯現為不可穿透的、有限的,或者說顯現為物質。每一個力的機關都是靈魂和物質、主動和被動的不可分割的聯合;它是有目的、有組織的自我決定的力,同時也限制自身,或者說是具有抗阻的力量。

是以,空間就被萊布尼茨看作是力的和諧共存的結果;既然空間不具有絕對的存在,也就沒有事物存在于其中的絕對空間,但空間同僚物是有關系的,沒有了事物,空間也會消失。力不依賴空間,但空間依賴力。是以,在事物之間和事物之外,不存在虛無的空間:力停止活動的地方,世界也将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