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蕭遠山為何能在雁門關大殺四方?不是因他強,原因在蕭峰師父身上

武俠故事都是編的,自然難免會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相對而言,金庸故事已經算得上是十分嚴謹了,不過挑剔的讀者仍是能找出書中的一些不合理之處,比如書中角色的實力定位問題。

武俠故事中有一種設定十分常見,那就是一些角色初登場時顯得極強,而随着劇情的退隐,一山又有一山高,初期的角色到後來就十分掉價了,比如《射雕英雄傳》中的江南七怪,初登場時也算是各顯神通,結果七人加在一起也隻能與丘處機打成平手,那丘處機是絕世高人?他和他的六位師兄弟加在一起也打不過“東邪”黃藥師,這些角色的實力設定倒沒什麼問題,可《天龍八部》中那蕭遠山的定位卻有些奇怪。

蕭遠山為何能在雁門關大殺四方?不是因他強,原因在蕭峰師父身上

蕭遠山三十多年前在雁門關一戰封神,後來學了幾十年的少林武功,怎麼反倒像是退步了一般?

一、雁門關大戰

如果說《天龍八部》正篇故事發生的時代中,那少林掃地僧是絕對的天下第一,那在正篇故事發生“三十年前”之時,武林中明面上的天下第一就是蕭遠山,他在雁門關大戰中的表現可以說是碾壓了中原群雄。

原著道:“那遼人武功雖強,但被七八位高手刀劍齊施地纏住了,如何分得出手來相救妻兒?起初他連接配接數招,隻是奪去我們兄弟的兵刃,并不傷人,待見妻子一死,眼睛登時紅了,臉上神色可怖之極。那時候我一見到他的目光,不由得心驚膽戰,不敢上前。”

蕭遠山為何能在雁門關大殺四方?不是因他強,原因在蕭峰師父身上

(掃地僧劇照)

七八位中原高手都隻是勉強拖住蕭遠山而已,而且當時的蕭遠山還沒搞清楚狀況,并沒有真正放開手腳來對付中原群雄,而當他妻子一死,他心中的殺意就止不住的傾瀉而出。

原著道:“那遼人雙臂斜兜,不知用什麼擒拿手法,便奪到了我們兩位兄弟的兵刃,跟着一刺一劈,當場殺了二人。他有時從馬背上飛縱而下,有時又躍回馬背,兔起鹘落,行如鬼魅。不錯,他真如是個魔鬼化身,東邊一沖,殺了一人;西面這麼一轉,又殺了一人。隻片刻之間,我們二十一人之中,已有十一個死在他手下,那十一人均是武林好手。”

二十一位中原高手愣是沒能攔住蕭遠山,甚至可以說是被降維打擊了,光從書中描述來看,此時的蕭遠山應該是天下第一高手了。

二、蕭遠山與慕容博

作為掀起這場大戰的幕後黑手,那慕容博當時也在場,不過他隻是躲在暗處觀察,并未直接參戰,他看了那場面又是何感想?

原著道:“那一年,慕容博魂飛魄散地從雁門關外逃回蘇州燕子塢參合莊,在門戶緊閉的地窖裡躲了七天。這七日來,他全身顫抖,心下駭懼,不論妻子如何柔聲安慰,溫言開解,他心中的恐懼始終減不了一分一毫。雁門關外那血肉橫飛的情景令他難以成眠,便是在睡夢之中,也總見到那個滿臉虬髯的大漢……慕容博在山岩後躲了良久,直到天色已黑……他依然渾身僵直,要走一步路也難……”

蕭遠山為何能在雁門關大殺四方?不是因他強,原因在蕭峰師父身上

(慕容博劇照)

當年的蕭遠山給慕容博留下的心理創傷是極大的,而三十年後,二人卻幾乎成了同一級别的存在,這設定似乎有些不合理,但這裡也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慕容博進步更大,倒也說得通。

三、蕭峰的師父

除了拿慕容博來對比之外,也可以從蕭遠山的對手中來找答案,比如蕭峰的師父汪劍通。

當時中原出動的二十一位高手中,是有幾個為首的:“都是在第一批。我們這批共是二十一人,帶頭的大哥年紀并不大,比我還小着好幾歲,可是他武功卓絕,在武林中又地位尊崇,是以大夥推他帶頭,奉他号令行事。這批人中丐幫汪幫主、萬勝刀王維義王老英雄、黃山地絕劍鶴雲道長,都是當時武林中第一流高手。”

蕭遠山為何能在雁門關大殺四方?不是因他強,原因在蕭峰師父身上

(蕭峰劇照)

不知智光大師說這話是否有擡舉衆人的意思,但至少在智光大師看來,汪劍通也是這批人中武功最頂尖的之一,而這就是問題所在,汪劍通哪裡是什麼一流高手?你且看他有過多麼窩囊的戰績?

當年丐幫與遼國起了沖突,汪劍通是直接被對方擒住了,原著道:“想當年汪幫主為契丹國五大高手設伏擒獲,囚于祁連山黑風洞中,威逼我丐幫向契丹降服。汪幫主身材矮胖,宋長老與之有三分相似,便喬裝汪幫主的模樣,甘願代死,使汪幫主得以脫險。後來宋長老雖然終于逃歸,但受盡了拷打苦刑。”

蕭遠山為何能在雁門關大殺四方?不是因他強,原因在蕭峰師父身上

(汪劍通劇照)

這哪裡像一流高手?被擒本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後來還讓人代替自己赴死,這真是狼狽到了極緻,從這事可以看出,汪劍通是徒有虛名,哪怕後來他的弟子蕭峰武功蓋世也不能證明他實力強,畢竟在武俠世界中“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情況也實屬常見,如果汪劍通都算一流高手,可見當年的中原群雄有多弱。

等于蕭遠山的武功設定并沒有問題,當年他能在雁門關大殺四方不是因為當時的他真強到了極緻,而是當時他的對手實力一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