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别離處。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人們身處的立場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對于各方認知的差異,往往會産生截然不同的了解。本篇就來聊聊趙泉。
關于趙泉的記載其實很少,隻是在《三國志·顧雍傳》中被捎帶提及,他是在吳國效力的一名醫師。漢末時期以醫師身份揚名留名史冊者寥寥,主要還是華佗知名度更高些,董奉、張仲景都沒有在《三國志》中留下隻言片語,趙泉能留下姓名也是殊為不易,其實經常與孫權争論的虞翻也懂得醫藥知識。順便,《晉書》中提及了一位左衛将軍趙泉,應該隻是同名而已。
顧雍是吳國的第二任丞相,他在任上頗得孫權敬重,後人們對他也多有贊譽之辭。顧雍擔任吳國丞相十九載,從黃武四年(225年)到赤烏六年(246年),他陪伴吳國走過了諸多風雨。當顧雍剛剛生病時,孫權就派出了趙泉前去檢視,等趙泉回去複命後,就任命顧雍之子顧濟為騎都尉。
“顧雍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卒。初疾微時,權令醫趙泉視之,拜其少子濟為騎都尉”——《三國志·顧雍傳》
孫權對于朝廷重臣都挺重視,當呂蒙病重時他曾下令能治愈呂蒙者賞賜千金,還經常在呂蒙隔壁觀察他的身體狀态,在呂蒙病情有些好轉時還為此下過敕令。也可能是呂蒙的逝去讓孫權對于肱股之臣的健康更加關注,在顧雍剛剛生病時就派醫師去觀察情況。
“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顔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三國志·呂蒙傳》
但是趙泉還是給孫權帶回了壞消息,顧雍聽聞孫權任命自己的兒子為騎都尉時,也推測出了自己的病情,他悲傷地說“趙泉向來擅長診斷生死,一定是我将一病不起,是以陛下才想讓我看到顧濟入朝為官呀”。無從得知趙泉回去對孫權說了些什麼,也不清楚顧雍的病情如何,隻是從顧雍的反應來看,趙泉的診斷能力在吳國廣受認可,連貴為丞相的顧雍都了解他的才能。
雍聞,悲曰:‘泉善别死生,吾必不起,故上欲及吾自見濟拜也。’——《三國志·顧雍傳》
此外,《太平禦覽》中還有一段對于趙泉的描述,其中提及醫師就是趙泉的愛好,他治療了很多人,尤其擅長應對“瘧”,似乎指的就是瘧疾,這也讓他在彼時為世人歎服。
“趙泉性好醫方,拯救無倦,善療衆疾,於瘧尤工,甚為當時所歎伏焉”——《太平禦覽》
此後,就沒有關于趙泉的記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