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作者:曆史最美

何騰蛟是個很奇特的人。

你說他不是忠臣,有點冤枉,畢竟最後還是為了明朝而死,但是如果你要說他是南明王朝的擎天大柱,那就有點扯了,因為這個人,值得吐槽的地方太多。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明朝官員。

比如隆武帝為了擺脫鄭芝龍的控制,準備移駕湖南,暗中指令何騰蛟迎駕,結果“(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騰蛟固無迎意,姑遣(郝)永忠名扈跸,發衡州,稱取道郴州趨贛,騰蛟密喻意,令勿必往。”郝永忠的“迎駕”部隊磨磨蹭蹭,在到達郴州就止步不前,直到九月末皇帝兵敗身亡,存在不到一年的隆武朝廷覆亡。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隆武皇帝。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件爛事不得不說那就是1649年的郝永忠攻殺反正将領陳友龍事件。郝永忠這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了,原名郝搖旗,原先的大順軍将領,後來帶領部下歸附何騰蛟,陳友龍則應該着重介紹一下。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影視劇中的明朝武将。

陳友龍,直隸上元人,原劉承胤标将,最早以鎮壓土著叛亂起家,以手段殘忍出名,永曆元年(公元1647年)劉承胤迎接永曆皇帝朱由榔到自己的地盤湖南武岡,不久,孔有德大軍尾随而至,劉承胤部将陳友龍出戰,不利,于是劉承胤預備降清,并且準備把皇帝當做見面禮,朱由榔得知此事之後,連皇帝的儀仗都扔掉了,與随從趁着夜色逃出了武岡城。陳友龍本來就不願意投降清朝,不過礙于主帥劉承胤,勉強投降而已,劉承胤很明白陳友龍的心理,于是建議孔有德指令陳友龍收捕何騰蛟的家眷,何的家人悉數被捕,從此何騰蛟就怨恨陳友龍,按照王夫之的說法:何騰蛟在家人被捕之後迅速給他們發喪,稱她們已經遇害。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清軍。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南明軍隊的數量實際上很多。

實際上,陳友龍暫時投降的原因其實不止劉承胤的掣肘,主要是孔有德兵力的威懾,當四月孔有德北返之後,陳友龍迅速割辮反清,此時其兵力已經非常雄厚“友龍屯黎平,收土、漢,軍益張”,是以迅速攻克靖州,又先後攻克黎平、寶慶、武岡州等地,何騰蛟的軍隊也在五月初攻克全州,又拿下永州,馬進忠、堵胤錫部拿下常德地區,整個抗清形勢一片大好,然而不久,何騰蛟突然指使郝永忠由廣西柳州出發至靖州地區攻殺陳友龍部“奉督師令讨友龍!”,陳友龍慘敗,手持長矛殺出重圍,帶領部下的殘兵逃入廣西,向永曆朝廷訴苦,結果“果以騰蛟故,置不問”,給事中金堡罵郝永忠,結果朝廷又“為騰蛟故,複切責堡。”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何騰蛟無法指揮自己的部隊。

何騰蛟得意洋洋地說“吾薦拔将帥至五等多矣,能為我效一臂者,郝南安一人而已!”但是衆位将領心中都知道怎麼回事,于是更加離心離德,是以清朝大軍南下時,連馬進忠都離他而去,雖說大家不願意降清,但是也不願意跟着這麼一個屑統帥,1649年初,光杆司令何騰蛟在湘潭城内被俘殺,清軍随即血洗湘潭。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強大的武力是軍閥生存的基礎。

但事兒還沒完,雖說朝廷不太願意為了陳友龍搞何騰蛟,但是安慰一下還是可以的“騰蛟既沒,友龍乃赴阙自訟,上召見, 恻然闵之,慰問殷勤,為之泣下。仍給敕印,令收兵複楚西。友龍至新甯,諸部曲及土、漢義兵聞友龍複至,皆響應,數月間,收兵得萬餘人。”陳友龍的勢力再次壯大起來,随着他的勢力再次壯大起來,郝永忠害怕了,雖說罪魁禍首何騰蛟死了,但是先動手火并的畢竟是他,陳友龍複出後找他的麻煩也不是沒有可能,于是決定先下手為強。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俘殺。

他先找到陳友龍道歉,并且表示“之前那事是何騰蛟讓我幹的,現在這個屑人死了,陳哥您就原諒我吧!”并且把原先陳友龍的仆人侍妾送還給他,陳友龍見郝永忠如此誠懇,先設宴款。但是當他第二天跨入郝永忠的大營時,伏兵大起,把陳友龍當場格殺,同時,郝永忠還向陳友龍軍又一次發動了進攻,這一次做得更狠“(郝永忠)急攻其軍,衆倉遽奔竄,追及,縱兵擊殺,衆皆殲焉。”陳友龍在當時的南明軍隊中絕對算得上是水準中上層的将領,結果就這樣在自相火并之中稀裡糊塗得丢了性命。

明軍又一次自相殘殺:1649年郝永忠攻殺陳友龍之戰

朱由榔對此毫無辦法。

在之後的十餘年中,短命的南明王朝類似的内讧可謂是數不勝數,諸如,于大海、李占春攻殺朱容藩;袁韬、李乾德攻殺楊展;李定國擊潰孫可望等等,是以不難發現,南明王朝的軍隊實際上已經完成了軍閥化,何騰蛟這種所謂的“忠臣”,也不過就是一個割據湖南的“土皇帝”而已,和那些光速剃發的屑人(比如劉承胤之流)相比,他還是有一定的民族氣節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