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感是很豐富的,喜怒哀樂是我們最平常的情緒波動。我們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自己給予的。哪怕曆經傷痛,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去看,或許就能從悲傷中走出來,發現不一樣的風景,收獲不一樣的心情。如此,不僅能讓自己心情愉悅,或許還能擁有一份好運氣。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心情的好壞對于我們來說十分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好心情,我們就會覺得哪都不順,做什麼都沒有激情,提不起興趣,這種情況下,我們又如何去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生活的品位與品質呢?
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喜歡斤斤計較的人,認為占他人便宜是天經地義的事,别人占自己便宜就是天理難容,占了便宜就洋洋得意,吃了點虧就愁腸百結。一個人若抱着這種心态去生活,去看待周邊的一切,心情自然難以愉悅,他會因占不到便宜而耿耿于懷。
如果說,一個人的快樂是以傷害别人為代價,那這樣的人注定會遭到身邊人的反感。其實,不管什麼事,若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心态也會完全不同。若我們在遇到一些傷心難過的事情,或遭遇一些挫折打擊時,能試着換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從難過中發現開心,從挫折中尋獲契機,那我們的心情就會截然不同。
正如漢代書法家崔瑗的《座右銘》所描寫的那樣,“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為人處世,我們應該随時讓自己保持心态上的平和,唯有這樣,情緒與心态才不會随意受到外界的影響。更要時刻謹記:快樂是自己的,我們自己就是創造快樂的源泉,但這一切,都取決于我們以怎樣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問題。
生活中,我們常常百般糾結某一件事,為什麼糾結?因為,在我們看來已經做到最好、最極緻的事,在他人眼裡卻差強人意,或者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之是以這樣,就是因為每個人衡量事物的眼光不同,造就了心态的不同,最終結果便産生了差異化。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你的态度跟着改變;态度改變,你的習慣跟着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着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着改變。”
凡事換個角度,就會别有洞天。要知道,不管現在的自己擁有怎樣的生活、怎樣的人生,這都是活生生的事實,我們不必苦惱,因為這世上沒有所謂的十全十美。
是以,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讓自己心情美好,這樣才能以積極樂觀的态度去理性看待問題,開闊視野去發現一個别有洞天的新天地。
一頭驢在夜晚跟随主人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裡。驢主人想盡一切辦法去營救驢子,無奈夜黑風高,視線受阻,沒有成功。第二天,驢主人又來到枯井旁營救驢,可是枯井太高,第二次營救還是以失敗告終。
驢主人不忍心看到驢痛苦,思來想去後決定将驢就地掩埋,以減輕它的痛苦。于是,他叫來村裡人幫忙,請大家一起挖土埋驢。
當人們七手八腳将泥土往枯井裡填時,深感絕望的驢似乎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它不斷發出哀号,試圖做臨死前的最後掙紮。就在人們埋頭繼續填土的過程中,這隻驢突然不再哀号了。
驢主人以為驢死了,便探出頭朝枯井看,結果令他萬分驚訝:驢并沒有死,而是好端端地站在枯井中,當人們将泥土撒向枯井時,驢便用盡全力将身上的泥土抖落在腳下,然後再借着腳下的泥土一步一步往上升。最終,這頭驢随着井裡泥土的增多,而慢慢走出了井口。
人生的旅途中,有時我們難免會遭遇困惑和迷茫,會不自覺地将自己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此時,我們又該如何做呢?是坐以待斃什麼都不做,還是利用身邊可以利用的條件進行絕地反擊,尋找絕處逢生的機會?
不管我們遭遇的是哪種極端或惡劣的情況,隻要我們能換個角度看問題,總會找到一條新的出路,就像那頭掉落在枯井中的驢一樣,利用掩埋自己的泥土安然脫險,重新翻轉了自己的命運。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效運用這一點,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那些令我們迷茫與困惑的事,就會從中發現更好的出路,進而收獲不一樣的美妙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