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人多少都會受到“先入為主”的影響。
這就是管理學中的首因效應。
第一印象雖然并非總是正确的,但卻是鮮明的,根深蒂固的。
這就好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樣,如果在初次見面的時候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人們便會願意與之親近。
并且很快就可以取得對方的信任。
反之,當初次見面的時候就引起對方反感的人,人們在心理上會産生對抗的狀态。
這種情況在人與人交往時頻繁出現,在人與物之間也時常上演着。
曾聽人說,白茶餅層層疊疊的,不悶泡肯定沒滋味。
其實不然。
白茶餅在很多人眼裡是緊實的需要悶泡,但是這樣的想法是極容易導緻泡出來的茶湯滋味不佳。
因為白茶餅的外觀而産生這樣的誤解,容易錯過好茶。
這樣的思維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
《2》
沖泡白茶餅,需要悶泡嗎?
答案是,不建議悶泡。
在悶泡的過程中,白茶餅中的滋味物質會大量釋放出來,使得茶湯中蘊含着過量的滋味物質。
茶葉中的滋味物質以三大類為主,分别是咖啡堿、茶多酚和茶氨酸。
其中,咖啡堿和茶多酚提供的是苦澀味,茶氨酸提供的是清甜鮮爽的滋味。
這三類滋味物質在釋放過程中,速度是不一樣的。
茶多酚和咖啡堿釋放速度更快,茶氨酸釋放速度較慢。
在悶泡的過程中,茶多酚和咖啡堿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大量釋放,而茶氨酸難敵兩者的強烈攻勢,最後敗下陣來。
如此,悶泡出來的茶湯,滋味就會顯得苦澀。
滋味濃重苦澀的茶湯,喝到口中根本無法享受優質好茶帶來的美妙體驗。
本來喝上一杯白茶,味蕾和身體都可以得到撫慰,在曼妙的茶湯中不斷遨遊,不斷蕩漾。
沒曾想苦澀難耐的茶湯入口,美好的世界就像是玻璃應聲而碎,再也不複返。
悶泡,是對好茶最大的辜負,白茶餅也不例外。
并且,長時間喝滋味苦澀的茶湯,對個人的身體并無益處。
苦澀的茶湯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堿與茶多酚,不宜過量攝入。
凡事過猶不及。
過量攝入咖啡堿,容易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像有些對于咖啡堿比較敏感的人,在大量攝入咖啡堿後,在夜間便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3》
什麼白茶餅才适合悶泡?
内在滋味物質不足的白茶餅,才需要悶泡。
品質出衆的白茶,養分充足,遇水而發,快出水茶湯滋味同樣曼妙。
而内在養分稀缺,滋味物質稀少的白茶,則需要依靠悶泡的方式,将深層次的滋味物質釋放融入茶湯。
讓那些少量的滋味物質,使得湯水喝起來略有味道。
曾有位茶友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茶友回報,自己在沖泡朋友送來的白茶餅,快速出湯,湯水滋味很是寡淡。
經過詳細了解後,發現茶友的沖泡方法沒有問題,是白茶品質存在缺陷。
茶友的那款白茶餅看起來漆黑如墨,暗淡無光,赤裸裸是做舊茶。
經曆過做舊工藝摧殘的白茶,内在養分少得可憐。
做舊的工藝主要是以渥堆、暴曬、高溫烘幹為主。
渥堆,就是将采摘下來的茶湯厚厚地堆積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茶青因為需要呼吸,内部會聚積大量的熱量。
在一定熱量與水分的作用下會出現重度的發酵,茶青中的養分遭到了巨大的損耗。
并且,在劇烈的陽光下暴曬或者被高溫烘幹,茶青中的滋味物質早已經消耗殆盡。
另外,某些産區十分惡劣的白茶,同樣需要悶泡才有滋味。
比方說,白茶樹生長的環境溫度較高,茶樹生長的速度快,來不及積累内含物質,就已經可以采摘。
這樣的茶青制成的白茶餅,内在養分是極少的。
對于需要悶泡才會有滋味的白茶餅,個人不建議茶友們繼續品飲。
畢竟品質不佳,不僅沒有好的喝茶體驗,還不知道喝到肚子裡會不會對身體有害。
品質存在問題的白茶,不喝才是上策。
《4》
白茶餅應該怎麼沖泡才好喝?
白茶壓餅後,風味卓絕。
細啜一口茶湯,綿柔細膩的茶湯入喉,妙不可言。
茶香四溢,唇齒留香,回甘生津迅速,薄荷感強烈,帶着高山的韻味。
想要體會這樣的風情,得先擁有品質出衆的高山白茶餅。
之後便需要掌握泡白茶餅的方法。
泡白茶餅第一步,備器。
沖泡白茶餅,首推白瓷蓋碗。
白瓷蓋碗質地簡單,不易吸附茶香和釋放茶香,泡出的茶湯原滋原味。
蓋碗的開口容易控制,可以做到快出水,確定湯水中的滋味物質均勻。
一般情況下,泡茶的蓋碗不需要太大,标準大小便可。(100-110毫升左右)
泡白茶餅第二步,撬餅。
用茶刀撬餅,選擇一個适合的入手點,将茶刀輕輕探入餅内到達恰當的位置,呈扇形左右擺動之後往上輕擡,便可以撬下似洋芋片一般,薄薄的茶餅。
如果撬下的茶餅過厚,這樣一來就會導緻茶餅内部的芽葉無法釋放滋味物質,導緻湯水滋味變差。
用标準大小蓋碗沖泡,撬5克便可。
泡白茶餅第三步,用水。
泡茶時用的水,建議使用純淨水。
純淨水中的雜質較少,不容易影響茶湯的滋味。
如果在泡白茶餅時,随意用水,無法全面展現優質白茶餅的風采。
比方說,自來水。自來水經過統一消毒,其中含有微量的氯氣殘留物,這些物質會與茶餅的滋味物質反應,讓湯水的滋味變得怪異。
泡茶時,将純淨水燒沸後,便可以直接注水沖泡。
泡白茶餅第四步,出湯。
泡優質好茶,快速出湯為宜。
在7-8秒内完成注水與大部分茶湯倒出的步驟,這樣才可以確定滋味物質釋放均勻,湯水滋味正好。
泡白茶餅第五步,瀝幹茶湯。
白茶餅在前幾沖時,比較好瀝幹。
當泡到後幾沖時,茶葉被泡開瀝幹時則需要多花點時間。
不必急着将蓋碗放下,多滴一會,将蓋碗中的茶湯全部瀝幹。
《5》
很多時候之是以會犯錯誤,是因為想當然。
靠着自己的聯想,導緻一系列事情的發生。
就像之前很火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如果靠着這樣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容易自己一個人陷入死胡同裡面走不出來。
當面對白茶餅的時候,因為它經過壓餅,是以在沖泡的時候需要悶泡才有滋味。
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
真正的優質白茶餅都是壓制得松緊得當的,在泡茶時快出水便可。
在這個喧鬧的世間,願大家可以在柔美的茶湯中不斷沉浮,品味卓絕的風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5">更多關于白茶沖泡的原創知識</h1>
沖泡優質白茶,為什麼少不了沸水?
總覺得沖泡出來的白茶餅不好喝?手把手教你沖泡步驟
細數沖泡中的三宗罪,喜歡這樣喝白茶?難怪永遠喝不懂白茶
快出水沖泡新白茶,不會有水味嗎?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