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你集齊五福了麼?集齊幾套了?有多餘的敬業福麼?我想這段時間大家一定經曆過上面的靈魂三問。除舊迎新之際,誰不想多占點福氣呢?新年集福雖說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但它并不是現代人的原創,早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就有集福的傳統。當時每到新年皇帝都會用禦筆書寫“福”字賜給在這一年中有功勞的臣子,若是能得到皇帝賜的福字絕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康熙被稱為“最博學的皇帝”,也是清朝第一位給大臣賜福字的皇帝。清朝皇帝的書法都堪稱一絕,康熙更是如此。如今提到康熙帝的福字大家首先想起的都是他為孝莊太後寫的“天下第一福”。孝莊太後60歲生日時身體不适,太醫精心照料數天依然沒有進展,憂心不已的康熙皇帝齋戒之後親自手寫一個“福”字送給皇祖母,說來也巧,孝莊太後得到福字後身體逐漸恢複,一直硬朗到75歲善終。康熙寫的“福”字字形窄而狹長,是以又稱“長壽福”。這個福字的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集序》中“壽”字的寫法,是以這個字“福壽雙全”。另外這個福字包含“多子、多才、多壽、多田、多福”多個字,是真正的“五福合一”,是以又被稱為“天下第一福”。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這個“福”字傾注了康熙對祖母全部的愛,自然不是朝臣能夠得到的。當時的朝中重臣能得到的福字是過年那日的清晨康熙揮毫潑墨寫出的,當然也不是人人有份,每年大約隻有十幾人能得到賞賜,據說第一位得到如此殊榮的人是金庸先生的先祖、翰林編修查慎行。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查慎行五歲能詩十歲能文,可就是這樣一位神童在科考之路上卻屢試不第,直到43歲才考中舉人。大概是厚積薄發的人都有大福氣在前方等待,9年後康熙帝東巡,查慎行在衆人引薦下得到被康熙帝親自考察的機會并由此得到賞識,從此之後變成皇帝身邊的紅人。他不僅可以出入南書房,元宵節還會奉旨陪同皇帝到西苑觀賞煙火,康熙還會把當時還很珍貴的玻璃眼鏡等物賞賜給他。有一年康熙要到避暑山莊,奉旨伴駕的查慎行突然腹痛,康熙賞賜他西洋藥還命人前去解說藥理,并且賞賜他紗葛衣兩套。這些都是常人不敢想象的聖寵,康熙皇帝親自書寫的“福”字也是這段時間賜下的。

康熙開了賞賜福字的先河,後世子孫自然不能落後,尤其是一項愛出風頭的乾隆皇帝。康熙每送出一份墨寶都很慎重,乾隆則有點随心所欲。這位很會刷存在感的皇帝每年都會舉行“書福之典”,也就是書寫福字的儀式。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乾隆會用镌寫着“賜福蒼生”四字的禦筆到禦書房寫福字贈送親王、郡王、貝勒、南書房大臣等人,後來還會寫“壽”字,甚至“一年康泰”“宜入新年”這樣的吉祥語也會寫。當時有一位叫王際華的人當了三十多年尚書,晚年一統計,自己竟然得到皇帝賞賜的二十四個福字。他把這些福字仔細裝裱起來,還專門拿到一間房子中供奉,并把這件房子取名為“二十四福堂”。真是夠氣派的。

除了賞賜給宗室朝臣,乾隆還會把自己的福字貼滿皇宮。從乾隆十七年開始每年的十二月初一他都會在闡福寺升香書寫福字,然後由首領太監把他的福字張貼各宮,可見新年貼福字在當時極其慎重。乾隆一朝還形成了“内外大臣,除内廷供奉之南書房、上書房及内務府外,非官至二品不得賜福字,非年至五十不得賜壽字”的規矩。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在賜福這件事上不僅乾隆皇帝很高調,就是一項充當透明人的道光皇帝都不甘寂寞。他認為漕運總督潘錫恩治河有功是自己的福臣,是以一連五年都賞賜給他福字。潘錫恩接連得到五個皇帝親筆書寫的福字自然遭到一大波羨慕嫉妒恨,于是就有人對皇帝說“五福是皇帝專有的福氣,潘錫恩一個臣子何德何能?還請皇帝收回成命。”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這位大臣認為道光一向循規蹈矩沒有氣魄,自己如此說他一定會聽從。哪成想一向中規中矩的道光也任性了一回,他說“既然五個福字不合适,那朕就再賜給他一個福字吧。”于是早已不再奢望福字的潘錫恩竟然又得到一個,激動的他連忙擺好香案雙手接過福字,并把這個福字精心裝裱後懸挂在大堂之上三拜九叩。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新春将至,你家貼福字了麼?溫馨提示一下,如果家裡買的是康熙皇帝書寫的“天下第一福”千萬不可倒着貼喲。

清朝皇帝過年喜歡發“福”,某位臣子人品爆發集了24張

夜狼文史工作室祝廣大條友新春快樂!!!!!!!!!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