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集齐五福了么?集齐几套了?有多余的敬业福么?我想这段时间大家一定经历过上面的灵魂三问。除旧迎新之际,谁不想多占点福气呢?新年集福虽说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但它并不是现代人的原创,早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就有集福的传统。当时每到新年皇帝都会用御笔书写“福”字赐给在这一年中有功劳的臣子,若是能得到皇帝赐的福字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康熙被称为“最博学的皇帝”,也是清朝第一位给大臣赐福字的皇帝。清朝皇帝的书法都堪称一绝,康熙更是如此。如今提到康熙帝的福字大家首先想起的都是他为孝庄太后写的“天下第一福”。孝庄太后60岁生日时身体不适,太医精心照料数天依然没有进展,忧心不已的康熙皇帝斋戒之后亲自手写一个“福”字送给皇祖母,说来也巧,孝庄太后得到福字后身体逐渐恢复,一直硬朗到75岁善终。康熙写的“福”字字形窄而狭长,因此又称“长寿福”。这个福字的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寿”字的写法,因此这个字“福寿双全”。另外这个福字包含“多子、多才、多寿、多田、多福”多个字,是真正的“五福合一”,因此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这个“福”字倾注了康熙对祖母全部的爱,自然不是朝臣能够得到的。当时的朝中重臣能得到的福字是过年那日的清晨康熙挥毫泼墨写出的,当然也不是人人有份,每年大约只有十几人能得到赏赐,据说第一位得到如此殊荣的人是金庸先生的先祖、翰林编修查慎行。
查慎行五岁能诗十岁能文,可就是这样一位神童在科考之路上却屡试不第,直到43岁才考中举人。大概是厚积薄发的人都有大福气在前方等待,9年后康熙帝东巡,查慎行在众人引荐下得到被康熙帝亲自考察的机会并由此得到赏识,从此之后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他不仅可以出入南书房,元宵节还会奉旨陪同皇帝到西苑观赏烟火,康熙还会把当时还很珍贵的玻璃眼镜等物赏赐给他。有一年康熙要到避暑山庄,奉旨伴驾的查慎行突然腹痛,康熙赏赐他西洋药还命人前去解说药理,并且赏赐他纱葛衣两套。这些都是常人不敢想象的圣宠,康熙皇帝亲自书写的“福”字也是这段时间赐下的。
康熙开了赏赐福字的先河,后世子孙自然不能落后,尤其是一项爱出风头的乾隆皇帝。康熙每送出一份墨宝都很慎重,乾隆则有点随心所欲。这位很会刷存在感的皇帝每年都会举行“书福之典”,也就是书写福字的仪式。
乾隆会用镌写着“赐福苍生”四字的御笔到御书房写福字赠送亲王、郡王、贝勒、南书房大臣等人,后来还会写“寿”字,甚至“一年康泰”“宜入新年”这样的吉祥语也会写。当时有一位叫王际华的人当了三十多年尚书,晚年一统计,自己竟然得到皇帝赏赐的二十四个福字。他把这些福字仔细装裱起来,还专门拿到一间房子中供奉,并把这件房子取名为“二十四福堂”。真是够气派的。
除了赏赐给宗室朝臣,乾隆还会把自己的福字贴满皇宫。从乾隆十七年开始每年的十二月初一他都会在阐福寺升香书写福字,然后由首领太监把他的福字张贴各宫,可见新年贴福字在当时极其慎重。乾隆一朝还形成了“内外大臣,除内廷供奉之南书房、上书房及内务府外,非官至二品不得赐福字,非年至五十不得赐寿字”的规矩。
在赐福这件事上不仅乾隆皇帝很高调,就是一项充当透明人的道光皇帝都不甘寂寞。他认为漕运总督潘锡恩治河有功是自己的福臣,因此一连五年都赏赐给他福字。潘锡恩接连得到五个皇帝亲笔书写的福字自然遭到一大波羡慕嫉妒恨,于是就有人对皇帝说“五福是皇帝专有的福气,潘锡恩一个臣子何德何能?还请皇帝收回成命。”
这位大臣认为道光一向循规蹈矩没有气魄,自己如此说他一定会听从。哪成想一向中规中矩的道光也任性了一回,他说“既然五个福字不合适,那朕就再赐给他一个福字吧。”于是早已不再奢望福字的潘锡恩竟然又得到一个,激动的他连忙摆好香案双手接过福字,并把这个福字精心装裱后悬挂在大堂之上三拜九叩。
新春将至,你家贴福字了么?温馨提示一下,如果家里买的是康熙皇帝书写的“天下第一福”千万不可倒着贴哟。
夜狼文史工作室祝广大条友新春快乐!!!!!!!!!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