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練圖》工筆重彩,亦系宋徽宗趙佶摹本,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此圖原系唐代畫家張萱之作,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制勞動操作時的情景。人物形象逼真,刻畫維肖,流暢,設色豔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豐腴的審美情趣,代表了那個時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時代風格。

宋徽宗趙佶人物風流,氣度閑雅,文藝天賦極高。一生“别無他好,惟好畫耳”,在中國燦爛的美術史中留下了其獨特的風姿,而且對宋代繪畫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趙佶繪畫得吳元瑜傳授,繼承崔白風格,所畫可分工拙兩種,以精工逼真著稱,設色濃麗,且刻畫自然形态之“精工”已遠遠超出了前代,達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趙佶亦長于書法、真書學薛曜,草書學黃庭堅,後自創瘦勁鋒利的“屈鐵斷金”的“瘦金體”。
鄭振铎在他的《宋人畫冊》序中說,“論述中國繪畫史,必當以宋這個光榮的時代為中心。”宋代繪畫尤其是北宋繪畫的偉大成就,多年來一直被視為座難以逾越的巅峰,宋徽宗趙佶正是獨踞在這雄峰之上的藝術巨匠。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趙佶《摹張萱搗練圖》</h1>
注:依古軒畫廊整理釋出,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