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作者:小約翰

<h1 class="pgc-h-arrow-right">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h1>

但是,這個袁世凱的左膀右臂,北洋系的元老,在袁世凱死後幾年就失去了所有權力,甚至官至副總統也沒有多少實權,早早的退出了政治舞台,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在北洋三傑中,王士珍、段祺瑞分别是龍和虎,馮國璋隻落了個“狗”的外号。

這說明什麼,跟王士珍、段祺瑞相比,馮國璋顯然低了一個層次。

由于王士珍在1918年就退出政壇,馮國璋的主要對手是段祺瑞。

跟段祺瑞相比,馮國璋政治嗅覺太低,格局太小,太過于書生氣。

這就注定,馮國璋不是段祺瑞的對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政治嗅覺不靈敏</h1>

武昌起義爆發後,作為頂頭上司的袁世凱給了馮國璋一張紙條,讓他“慢慢走,慢慢看。”

袁世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就是讓馮國璋磨磨唧唧,慢慢行軍,不要對武昌革命黨出手,作壁上觀。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可馮國璋竟然無法領會袁世凱的訓示精神,親自赴京托人向隆裕太後啟奏,表示隻要撥給饷銀400萬兩,就能平定叛亂。

而且馮國璋還跟真刀真槍幹了起來,為了将革命黨斬盡殺絕,斷絕他們的退路,馮國璋下令将沿街兩旁的民房和店鋪都燒了。

可馮國璋打了勝仗之後,卻出力不讨好,讓袁世凱氣憤不已,在家中大罵馮國璋是笨蛋。

結果馮國璋為他人作嫁衣裳,寸功未建的段祺瑞迅速抵達漢口,接替馮國璋指揮北洋軍的職務。

如果說段祺瑞什麼事沒有做也不符合事實,段祺瑞幹了一件事,就是背着清廷跟革命黨談判。馮國璋在前線辛苦拼殺,功勞和利益卻全被袁世凱和段祺瑞得到了。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格局小、鼠目寸光</h1>

馮國璋還有一個弱點就是格局小,鼠目寸光。

客觀地說,北洋軍閥沒有什麼信仰,都是為名利而來。

格局大的人在沒有功成名就之前,隻會用名利來拉攏别人。

而格局小的人,還沒有上位就貪得無厭,貪蠅頭小利,将名聲搞臭。

馮國璋在沒有成為總統之前就落下了個貪财的惡名,用債券收買上海外商的鴉片,借制藥的名義牟取不義之财。

以至于段祺瑞跟馮國璋鬧沖突的時候,以此為把柄,攻擊馮國璋有“錢癖”。

馮國璋在當權時,隻會不擇手段聚斂财富。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在原籍河間和阜城、興濟等地馮國璋有土地3000餘畝;在江蘇與張謇合辦鹽墾公司。購地70萬畝;在詩經村、天津、北京有房千餘間;在直隸夾山、遵化、興隆有3座金礦;在南京、北京、天津有10座錢莊和銀号;并且在中華彙業銀行和“北四行”均有大量股票和存款。

盡管如此,馮國璋依舊貪心不足。

他看到故宮北海、中海、南海活蹦亂跳的魚群時,也垂涎三尺,打起了魚兒的主意。

為了将魚兒變成錢,馮國璋就跟魚商簽訂合同,以8萬元的價格将魚塘裡的魚賣了出去。

為此,有人還寫對聯嘲諷說:“宰相東陵伐木,元首南海賣魚!”(馮國璋在津門時,曾将老家東陵一帶的古樹伐後出售)

貪财的人都吝啬,馮國璋對自己馬仔、直系大佬曹锟也是如此。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1917年7月,張勳複辟失敗。

8月馮國璋任代理大總統,副總統一職空缺。曹锟一直有意擔任,可是馮國璋就是舍不得。

在這一點上,皖系軍閥大佬段祺瑞就比馮國璋格局大。

<h1 class="pgc-h-arrow-right">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h1>

梁啟超評價段祺瑞:“其人短處固所不免,然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于負責,舉國中恐無人能比。”

馮國璋舍不得的副總統一職,段祺瑞舍得。

他在拉攏曹锟的時候,開出了副總統的條件,讓曹锟和段祺瑞開始親近,跟馮國璋開始疏遠。

曹锟抛棄了馮國璋,讓馮國璋失去了一條臂膀,對其打擊是緻命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大事小事都糊塗</h1>

馮國璋在鎮壓國民黨這樣的大事上糊塗,在處理政務的“小事”上也不明白。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他當副總統和代理總統期間,連檔案都懶得批閱,看到堆積如山的檔案就頭大。

為了完成任務,他想了一個高招。

那就是讓秘書把當天需要批閱檔案,擺放到一個大桌子上,各檔案之間隻留能寫三個字的空隙,然後馮國璋看也不看,隻在每個空隙上寫上“都督馮”三字,就算完事。

是以,馮國璋鬧過很多笑話。

有一次,新任塞北關監督林攝上任前找到馮國璋,感謝他對自己的提攜。

馮國璋懵圈了,心說這人誰呀,我怎麼不認識,怎麼都想不起來。

林攝也納悶了:“三天前,是您任命我做塞北關監督的啊。”

馮國璋這才如夢初醒:“哦,三天前我在午休的時候,有人拿了幾份檔案讓我蓋章,可能就有你的委任狀。”由此可見馮有多糊塗。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h1>

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當時軍閥都是勢不兩立的,想要統一中國,必須“武力統一”,段祺瑞、徐樹铮、曹锟等人都堅持武統。隻有這樣,軍閥們才能擴大地盤,争取利益最大化。

可是馮國璋擔任大總統的時候,卻跟大家唱反調,提倡“和平統一”,即保持西南各省軍閥割據現狀,以換取他們對北京中央政權的承認,隻維持中國名義上的統一。

馮國璋的想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是苟安。

是以他的政策不僅遭到了段祺瑞的反對,就是直系大佬曹锟也在1917年12月召開“天津會議”,表示不執行馮國璋的“和統”政策,将繼續對南方用兵。

與此同時,11月22日辭職的段祺瑞訓示部下徐樹铮勾結奉系軍閥張作霖遙相呼應,派兵入關,逼宮馮國璋。

馮國璋有多貪财:為了八萬元把中南海裡的魚賣給商人馮國璋是北洋軍閥中直系的創始人,在北洋軍閥中,馮國璋是個元老級的人物,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三人譽為“北洋三傑”。政治嗅覺不靈敏格局小、鼠目寸光段祺瑞有六不總理之稱。所謂六不,他一生為官清廉,做人的信條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大事小事都糊塗沒有清醒的頭腦跟段祺瑞鬥法,肯定無法占上風。

馮國璋雖有十五師、十六師,對付奉軍顯然力不從心。

如此一來,馮國璋在北京陷于孤立,成為孤家寡人、光杆司令。

民國七年(1918年)3月23日,馮國璋不得不向皖系妥協,讓段祺瑞複出,擔任國務總理。

段祺瑞卷土重來之後,指使親信王揖唐為首的“安福俱樂部”收買政客,操縱國會選舉,把馮趕下台去。

不久,馮國璋離京回到故裡河間,退出曆史舞台。

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突然病逝,時年6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