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到競争對手的銷售怎麼辦?學習、模仿、超越,成為更好的自己1、禮貌相待,加深印象2、嘗試交流,交換資訊3、共同探讨,捕捉資訊4、有意展示,持續加分與競争對手銷售人員交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寫在最後

所謂冤家路窄,“同行是冤家”雖然是一句俗話,但是也說明了競争的慘烈讓關系從公司層面滲透到了人員層面。

既然是同行,那麼大家做的工作内容,甚至工作流程,包括話術可能都是一樣的或者類似的,但是“同行不同利”,因為不同的公司、老闆和産品,還是會有很多差别,是以,遇到競争對手,并不是所謂的狹路相逢,而是可以做很多事情來促進業績的增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禮貌相待,加深印象</h1>

遇到競争對手的銷售怎麼辦?學習、模仿、超越,成為更好的自己1、禮貌相待,加深印象2、嘗試交流,交換資訊3、共同探讨,捕捉資訊4、有意展示,持續加分與競争對手銷售人員交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寫在最後

這算是作為職場人的基本素養,作為同行,雖然有競争關系,但也是在一個行業,一個地方工作,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裡工作,能夠禮貌地打招呼,表示友好,傳遞善意,這樣可以把公司之間的競争和個人之間的交往進行有效的區分。

每個公司、每種産品和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可取之處,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成長之道。不管對方什麼樣的心态,我們自己應該抱着學習的心态,通過他們的産品、銷售人員去了解和學習對方的優勢、特點和長處,甚至了解别人的缺點和短處也是對自我的一種提醒和警示。

禮貌地對待必然加深别人對你的印象,這個别人包括合作方、競争對手和其他第三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2、嘗試交流,交換資訊</h1>

從點頭之交,或者打個招呼,慢慢可以過渡到一起抽支煙,或者站着聊一會兒。

禮貌開始,聊天接續,哪怕僅僅是聊聊天氣、時事、娛樂八卦之類,都會有助于我們去對别人下一個基本的判斷,有些人值得交往,有些人僅僅招呼一下就可以了,不過,即使是被我們判定為打招呼的人,其實依然會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學習的。

或者,當我們初步接觸後,覺得這個人還需要觀察确認,那也是從聊天、交往中獲得資訊,親自判斷更靠譜一點。

因為交流的談吐、關注的熱點、抛出的見解都會幫助我們去細化對這個人的認知。

當然,聊天并不僅僅是面對面,加個微信、關注對方的社交媒體賬号之類,都是一種資訊的擷取或者交換,都為我們提供了對方的一些資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9">3、共同探讨,捕捉資訊</h1>

有了偶爾聊聊的基礎,就為更深入地交流和交往提供了可能。

遇到競争對手的銷售怎麼辦?學習、模仿、超越,成為更好的自己1、禮貌相待,加深印象2、嘗試交流,交換資訊3、共同探讨,捕捉資訊4、有意展示,持續加分與競争對手銷售人員交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寫在最後

互相之間,蹭個車、蹭個傘,或者AA吃個飯,都可以成為探讨的開始。這比上面說的抽支煙、聊幾句的時間長了一點,話題就可以更寬泛,順理成章地延伸到彼此的業務方面:

最近業績怎麼樣?

大環境不太好,但是你好像做得不錯哦。

聽說你們上的新産品銷售很火爆,祝賀你啊。

你們最近勢頭很猛啊,有沒有秘訣,指點我兩招......

作為競争對手,雙方自然會有各自的利益,是以交往和交流都是嘗試性、試探性、小心翼翼的,這個其實正常,應該也必須了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4、有意展示,持續加分</h1>

銷售工作其實就是展示,全方位地展示公司、産品和銷售人員自己,通過這種展示傳遞資訊、能量和信心,讓别人能夠感受到産品和人的魅力。

競争也是全方位的,競争勝利的原因有很多,但失敗的原因往往就在于失誤的細節或者沒做到位的時候,是以,銷售人員随時随地要展示和傳遞,無論是公司、産品還是個人,讓正面的資訊和形象遠遠大于負面的資訊和形象。

遇到競争對手的銷售怎麼辦?學習、模仿、超越,成為更好的自己1、禮貌相待,加深印象2、嘗試交流,交換資訊3、共同探讨,捕捉資訊4、有意展示,持續加分與競争對手銷售人員交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寫在最後

同時還包括,自己在與競争對手銷售人員的交往中,也是這樣。甚至,發朋友圈都要考慮到有些内容是專門針對他們來發的,這就是一種展示,也是一種影響,而且這種展示和影響是持續積累的,也就是在持續加分的。

當然,與競争對手的銷售人員交往也存在風險,包括被公司和同僚誤解,被對方誤解,讓客戶産生串通的懷疑等等,是以把握各方面的尺度非常重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與競争對手銷售人員交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h1>

1、如果有交往,一定要報備,主要是向身後的公司和上司報備

這是避嫌,萬一有人嫉妒你業績好,說你和競争對手的人員串通,導緻公司訂單流失,事實往往沒有流言的殺傷力大,造成的影響很可能無法估量。

而且,這種報備展現了對上司的尊重,上司也希望有個視窗可以私下地了解競争對手的一些動向,這比行業年報來得更直接,也更準确。

2、盡量不要和競争對手的銷售人員發生正面的沖突和沖突,因為這是減分項

試想兩家競争企業的銷售人員在公共場合,或者客戶公司唇槍舌劍,顧客、客戶或者其他陌生人會是什麼感官?我在背巷裡見過美團和餓了麼外賣小哥群毆,感覺很不好。

說到底,這隻是一份工作,拼命可以,但是要命就不值當。不是不認真,而是把工作當作工作而不是人生的全部。

3、不要诋毀别人的公司、産品和人,尤其是背後

不管事實如何,公開诋毀别人,是非常low的做法,因為攻擊一旦開始,就會有反擊,畢竟沒有哪個公司、産品和人是完美的。背後的诋毀,往往随着資訊的傳播會被無限放大,等傳遞到當事人耳中的時候,已經十萬八千裡了,然後互相傷害就開始了。

這種诋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算是損人不利己,這不是銷售人員應該做的事情。

記得媒體很多次采訪馬雲、馬化騰的時候都會問到怎麼看待對方和對方公司的問題,大佬都是非常巧妙地誇贊和肯定,這就是格局和藝術。

4、守住底線,嚴守自己公司的商業秘密

職業道德是職場人的底線,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千古流傳,但是違反了現代《勞動法》的相關精神,也和一般的《勞動合同》格格不入。

商業秘密的底線是有明确法律規定的,有些公司還有類似的保密及競業限制要求。況且,一旦這條底線突破,可能就會有随着而來的其他要求,進入一個越陷越深的陷阱,難以自拔。

5、在持續的接觸和交往中發現資訊和人才,或許就是未來的合作夥伴

很多老闆頭疼的是沒有人才,很多人才頭疼的是難遇良主,很多想創業的人頭疼的是沒有夥伴。有部電影叫《中國合夥人》,合作夥伴其實就是在成長過程中,通過持續的觀察、交往、驗證去發現的。

從公司角度講,既然在公司報備過,有可能公司出于各方面考慮,會有挖人的沖動和行動,從個人角度講,在一個行業的積累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樣在這個行業有資深積累的人員也會是合夥人的重要名額,那麼現在的競争對手就是發現、篩選和培養合夥人的人才池。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6">寫在最後</h1>

遇到競争對手的銷售人員怎麼辦?

遇到競争對手的銷售怎麼辦?學習、模仿、超越,成為更好的自己1、禮貌相待,加深印象2、嘗試交流,交換資訊3、共同探讨,捕捉資訊4、有意展示,持續加分與競争對手銷售人員交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寫在最後

重要的是我們是誰,我們在做什麼,我們有什麼樣的夢想,那麼,就不斷地去找到行業的高手,學習、模仿和超越,交朋友,談未來,看行動,最終即使沒有成為好朋友和合作者,也會從别人身上學到很多。

遇到了競争對手的銷售人員怎麼辦?學習他、模仿他、超越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