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着:人生體驗屬于個人感受,生命不是别人的看法

《活着》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人在漫長的時光中,如何掙紮地、拼盡全力地活着。

故事以大時代為背景,主人公福貴出生地主家庭,年少時嗜賭成性,輸光了家中所有的産業。

此後,随着内戰、三反五反、大躍進等陸續爆發,福貴和妻子家珍就這樣在時代的裹挾下,身不由己地活着。

苦難、鮮血、死亡,仿佛無窮無盡,悲劇一樁樁一件件上演。

生命的黃昏,一切過往的人都已不在了,隻剩下老了的福貴伴着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着往昔。

作家餘華用他平實而渾厚的筆調,以一個人濃縮整個時代,帶着我們洞穿時間、活着、死亡與生命的意義。

活着:人生體驗屬于個人感受,生命不是别人的看法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

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比時間更殘酷的了,它公正,公正到冷血。它從不為任何人停留,它總是在你猝不及防間拿走你生命中的許多東西。

同千萬年如斯不變卻沖刷毀滅埋藏一切的時間相比,人真的很渺小。

活着:人生體驗屬于個人感受,生命不是别人的看法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

是因為不得不來;

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

是因為不得不走。

其實無論是出生,還是死去,我們都是同樣地毫無還手之力。

活着:人生體驗屬于個人感受,生命不是别人的看法

檢驗一個人的标準,

就是看他把時間放在了哪兒。

我們總說時光無痕,其實時光是有痕迹的,它就留在我們的身上,我們的心裡。你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努力過什麼,消磨過什麼,時光都曆曆在目。

活着:人生體驗屬于個人感受,生命不是别人的看法

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也許我們都曾有意無意地思索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了不辜負父母,為了不辜負夫妻,為了不被人瞧不起,為了被社會承認……

我們可以有千百種答案,但最終極的答案隻有一種:為了不辜負自己,為了不辜負這僅有一次的生命。

活着:人生體驗屬于個人感受,生命不是别人的看法

你千萬别糊塗,死人都還想活過來,

你一個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同死去相比,活着是更不容易的一件事。一個人在某一個特殊的時刻,也許應當懷有死去的勇氣,比如為着心裡某些更可貴的東西。

可這并不代表生命不珍貴,比起死,我們更該有活着的勇氣。犧牲了的是英雄,努力而堅韌地活着的,又何嘗不是英雄?

那樣漫長的一生,那樣的荊棘重重、千溝百壑,那樣多的痛苦、挫折、憂愁,你敢不敢勇敢地走,走過?

活着:人生體驗屬于個人感受,生命不是别人的看法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

不屬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在我生命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很在意别人的感受。

因為内心莫名而來的自卑,因為迫切的對安全感的渴求,因為害怕被孤立,我總是習慣了妥協,習慣了讨好别人,習慣了委屈自己。

後來我漸漸懂得,每個生命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星球,哪怕彼此挨得再近,也依然是兩個個體。

你的悲傷也好,快樂也好,能真正體味到的隻有自己。

也許成長的意義,就是一個漸漸走向孤獨的過程,你會慢慢了解到,每天發生在我們身上99%的事情,對别人來說毫無意義。

活着:人生體驗屬于個人感受,生命不是别人的看法

生命就是那樣一輛呼嘯而過的列車,而你是唯一掌舵的人,别的人偶爾搭乘上這列車,卻終會在某一站離開,都是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