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金庸緣何會大改王夫人原來面目?一、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王夫人人物形象的改變不可謂不大。二,兩次對王夫人的大改,可看出金庸先生修訂的無奈。

作者:羽菱君

衆所周知,金庸武俠系列小說都有三個版本,分别為一開始刊登在報紙上連載的連載版、第一次修改集結出版的修訂版(也叫三聯版)和世紀之初再次修訂的新修版。由于經曆了兩次大修,因而多部小說中許多人物的形象,也已完全不是最初的設定,比如《天龍八部》中的王夫人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經過兩次修改,金庸先生将她從慕容家的第一高手變成了丁春秋的女兒,可以說王夫人的面目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金老緣何要大改王夫人原來面目呢,羽菱君個人認為是因為兩個人,一是王語嫣,一是鸠摩智。

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金庸緣何會大改王夫人原來面目?一、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王夫人人物形象的改變不可謂不大。二,兩次對王夫人的大改,可看出金庸先生修訂的無奈。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王夫人人物形象的改變不可謂不大。</h1>

在通行版中,也是許多朋友印象中,王夫人叫李青蘿,她除了是段正淳的情人,還是李秋水和無崖子的女兒。而她跟慕容家的關系,則是她乃慕容複的舅媽,也就是說慕容複跟她女兒王語嫣是屬于舅表的兄妹。而且,大家都知道,王夫人之是以讨厭慕容複,是因她跟慕容複的母親(王家小妹)關系不好,姑嫂之間有隔閡鬧過沖突。兩人關系不好的原因呢,便是慕容複的母親撞破了當年王夫人與段正淳的風流事,說她偷漢子。這一點,無論是三聯版還是新修版的小說中,都說的很清楚。

王語嫣眼中淚水滾動,道:“表哥是你的親外甥,你……你何必這般恨他?就算姑媽得罪了你,你也不用惱恨表哥。”......嚴媽媽大急,心想給這小丫頭帶了去,十九性命難保,叫道:“小姐,小姐,慕容家姑太太說夫人偷漢子,說你外婆更加不正經……”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十二回》

是以王夫人才禁止慕容家的人去曼陀山莊,也不允許王語嫣去找慕容複,也是這樣王語嫣為了找慕容複,才會在段譽的慫恿下離家出走。

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金庸緣何會大改王夫人原來面目?一、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王夫人人物形象的改變不可謂不大。二,兩次對王夫人的大改,可看出金庸先生修訂的無奈。

但在最初的版本中卻并非如此,按連載版的設定,王夫人其實是慕容複的姑媽,也就是說王夫人跟慕容複的父親慕容博是兄妹,慕容複跟王語嫣(連載版叫王玉燕)是屬于姑表,我們可叫她慕容蘿。而且更颠覆許多人想象的是,這版中的王夫人還是慕容家的第一高手。按照這版的設定,王夫人之是以讨厭慕容複,是因為他跟慕容複的父親慕容博關系不好,是兄妹之間有隔閡鬧過沖突。兩人關系不好的原因呢,則是王夫人怪他哥一心一意想複國,沒将武功放在心上,以緻不能開創天下無敵的“慕容宗”。這點我們可以來看看連載版小說的原文是怎麼說的。

那少女(王玉燕)嫣然一笑,道:“他是我表哥。這莊子中,除了舅舅,舅母和表哥之外,從來沒旁人來。後來舅舅跟我媽吵翻了,我媽連表哥也不許來。”……段譽道:“嗯,你媽媽是你舅舅的妹妹,他……他……他是你舅舅的兒子。”……玉燕咬著下唇,道:“我知道,你是嫌舅舅不争氣,惱恨表哥不專心學武,以緻不能開創天下無敵的‘慕容宗’。”王夫人“嘿”的一聲冷笑,道:“小孩子知道什麼?我早已不姓慕容啦。‘慕容宗’立不立得成功,跟我有什麼相幹?”玉燕道:“我知道的,你恨自己不是男子,否則早把‘慕容宗’建了起來啦,你怪舅舅和表哥一心一意想‘規複燕國’,沒将武功放在心上。”連載版《天龍八部·第三十一章》

可以看出,王夫人是很看不起慕容博父子的。而且,在這版小說中,王語嫣離家出走去找慕容複并不僅僅是因為想他,而是因為聽到少林要對付慕容複,為了親自去少林救他。原因可能還會颠覆不少朋友的印象,那就是王語嫣的武功還在慕容複之上,對的,王語嫣會武功,而且還很厲害。本來王語嫣是想求王夫人出手去救慕容複的,但王夫人不答應,王語嫣在段譽的慫恿下就離家出走了,這也是為何王夫人會看不起慕容複的原因。

王夫人道:“你表哥一個大男人,年紀比你大著十歲,成天不學好,不長進,瘋瘋癫癫的不知幹些什麼,身上的功夫連你也及不上,慕容家的臉也給他丢光了。‘姑蘇慕容’這四個字,百年來是多大的威風,可是你表哥的功夫呢?配不配啊?”玉燕聽著母親的說話……覺得母親的話倒也沒有說錯了,一時無言可答。……段譽道:“嗯,慕容公子身有危難……你武功比你表哥強,為什麼自己不去救他?”王玉燕……瞪視著他……隔了好一陣,才道:“我……我怎麼能去,媽媽是更加不答應了。”連載版《天龍八部·第三十一章》

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金庸緣何會大改王夫人原來面目?一、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王夫人人物形象的改變不可謂不大。二,兩次對王夫人的大改,可看出金庸先生修訂的無奈。

是以說,按照連載版的設定,王夫人其實是慕容家的第一高手。也是由于金庸先生一開始将她的武功設定得太高,是以在最後寫她被慕容複所殺時,才會寫她和段正淳一衆都中了“紅花香霧”之毒(三聯版開始改為“悲酥清風”),毫無抵抗之力,以此讓慕容複能理所當然的殺了她。

既然王夫人是慕容博的妹妹,那麼如此一來她就斷不可能是李秋水的女兒,她的母親會是誰呢?其實連載版中雖沒明說,但通過幾點推斷就能确定,她就是李秋水的妹妹,琅嬛玉洞中玉像的原型李小妹。首先是因為王夫人和王玉燕都跟她長得一模一樣,其次是王玉燕也會“淩波微步”這門武功,要知道這門武功秘笈可是李小妹親自刻在玉洞的銅鏡上的,王玉燕會這門武功,結合第一點唯一的可能就是她傳下的。根據這版設定,應當就是當年李小妹在大理等不到無崖子,就離開了琅嬛福地遠走姑蘇,然後嫁給了慕容博的父親。

隻聽得那女子(王玉燕)走來走去,似乎一時之間無計可施,低聲道:“那日我要他學那路步法,他又偏偏不肯學,倘若他會了‘淩波微步’……”段譽聽到“淩波微步”四字,禁不住“啊”的一聲……連載版《天龍八部•第二十九章》

可見,從修訂版開始,金庸先生已大改了連載版中王夫人的相關設定。這還不止,到了新修版中金老新添加的一些設定,更是讓她最初的形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在新修版小說中,王夫人竟還是丁春秋的女兒。當然了,并不是親生女兒,隻是李秋水勾搭了丁春秋後,為了掩人耳目,叫李青蘿認丁春秋為父。這事我們可以來看看小說裡是怎麼說的。

王夫人本是無崖子和李秋水所生的女兒,兩人生此愛女後,共居無量山中……但無崖子于琴棋書畫……所務既廣,對李秋水不免疏遠。李秋水在外邊擄掠了不少英俊少年入洞……原意是想引得情郎關注于己,豈知無崖子甚為憎惡,一怒離去。李秋水失望之餘,更将無崖子的二弟子丁春秋勾引上手。丁春秋突然發難,将無崖子打落懸崖,生死不知。丁李二人便将“琅嬛玉洞”所藏,以及李秋水的女兒李青蘿帶往蘇州。李秋水為掩人耳目,命女兒叫丁春秋為爹,王夫人自幼叫習慣了,長大後也不改口。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回》

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金庸緣何會大改王夫人原來面目?一、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王夫人人物形象的改變不可謂不大。二,兩次對王夫人的大改,可看出金庸先生修訂的無奈。

李秋水

那麼,金老為何兩次修訂,都對王夫人這個人物的相關設定一再修改呢?直接就将她從慕容家第一高手變成了的丁春秋女兒。通過對幾版小說設定的對比,在羽菱君個人看來,金老此舉,完全是為了兩個人。第一次修訂将王夫人從慕容家第一高手改成李秋水的女兒李青蘿,是為了王語嫣;第二次将王夫人變成丁春秋的女兒,則是為了鸠摩智。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兩次對王夫人的大改,可看出金庸先生修訂的無奈。</h1>

就如上文所言,連載版中的王語嫣(王玉燕)不僅窺盡天下武學,而且還是以練成了很高強的武功,武功還在她表哥慕容複之上,為了表哥都敢上少林去救他。然而就是這樣人設的王玉燕,随段譽從曼陀山莊離家出走之後,在之後的江湖旅途中,卻是一副柔弱女子的樣子,處處是段譽這個護花使者在護她周全。按道理來說,以她武功之高和複官小迷妹的設定,等她找到表哥慕容複之後,應當是會替她表哥分憂,合力對敵才是的。可是,從後來的情節來看并沒有。她表哥先後被丁春秋、虛竹和段譽教訓,她都隻能乖乖做個旁觀者無能為力,并不是挺身而出與她表哥聯手,這不得不讓人大跌眼鏡。

王玉燕眼看表哥形勢危急,心中焦慮萬分,她雖熟知天下各家各派的武功招式,于這六脈神劍卻是一竅不通,無法出聲指點,唯有空自著急的份兒。連載版《天龍八部•第一百一十八章》

羽菱君個人認為,金庸先生在後來的創作中絕對是很無奈的,但為了讓故事情節得以開展,他隻能忽視了王玉燕的武功。是以到修訂時,他才會摒棄王玉燕原來會武功的設定,将之變成了個柔弱女子,并為了對應她的新形象,将她的名字從王玉燕也改成了王語嫣。可是要成全王語嫣的柔弱,就必須繼而修改她母親王夫人的相關設定了。因為在連載版中,王夫人乃慕容家第一高手,是一心想創下“慕容宗”的人,由于慕容博和慕容複緻力于複國而沒有專心習武,她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了王玉燕的身上,而且也為了王玉燕能夠保護自己,可以說她是促成王玉燕習武的首要因素。

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金庸緣何會大改王夫人原來面目?一、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王夫人人物形象的改變不可謂不大。二,兩次對王夫人的大改,可看出金庸先生修訂的無奈。

是以,為了讓王玉燕變成王語嫣,金老隻能大改王夫人原來的設定,将她從慕容家的第一高手變成了李秋水與無崖子的女兒。并為了保持王語嫣和慕容複表兄妹的關系,将她們從舅表變成姑表,說王夫人是李秋水去西夏前将之寄養在王家表親,長大後就嫁給了王語嫣的父親(也就是慕容複的舅舅),王夫人與慕容家的不和,也從兄妹隔閡變成了姑嫂不快。而至于新修版中将王夫人變成丁春秋的女兒之舉,其實都是為了解釋鸠摩智“小無相功”的來源。

無論是連載版還是三聯版,小說中都沒有明确交代鸠摩智為何會“小無相功”,以緻于在新修版小說問世之前,坊間曾傳言大輪明王竟當過李秋水的小白臉。因為“小無相功”這門絕學可是李秋水的看家本領,再加上李秋水曾勾搭過美少年一事,這讓不少讀者都誤以為這是真的。也是為了填補這個空白,說清楚鸠摩智為何會“小無相功”的來龍去脈,金老在新修版小說中交代了這件事,原來明王是在曼陀山莊順手牽羊順走了《小無相功》秘笈。

據新修版交代,鸠摩智當日被阿朱用計困在太湖脫身之後,就誤入了曼陀山莊的琅嬛玉洞,繼而就在暗中聽到王夫人和丁春秋關于“小無相功”的對話,然後等丁春秋走後就順走了秘笈。隻是因為八冊秘笈被丁春秋拿走了一冊,鸠摩智因之所練不全,這也給他之後的走火入魔埋下了禍根。可是寫鸠摩智順走《小無相功》秘笈,卻為何要讓王夫人認丁春秋為父呢?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為了解釋琅嬛玉洞為何會有《小無相功》秘笈,第二則是因為前面所言王夫人的武功已被降低,她是斷不可能看得懂《小無相功》秘笈的,為了讓鸠摩智能在暗中獲得秘密所在,隻能借丁春秋之口來說,但為了此事能成,也隻能讓王夫人認與李秋水有染的丁春秋為父了。

王夫人走到那老人身前,說道:“爹,你又在練‘小無相功’麼?你把這些書都拿去吧,反正都是你跟媽取來的,語嫣不得你指點,又看不懂。”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回》

隻是金老雖然填補了這個空白,解釋了鸠摩智“小無相功”的來源,但卻讓王夫人的形象再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要知道丁春秋可是武林上公認的大惡魔。而且,既然王夫人都認丁春秋為父,可為何王語嫣卻從未認過丁春秋為爺爺呢?這可又成了新的未解之謎。由此可見,其實對于王夫人這個人物相關設定的修改,金老是相當無奈的,從他對這個人物的兩次大改,都能看出他是為了照顧大局架構和主線設定不得不去修改配角的原來面目。所幸他為王語嫣而改王夫人是成功的,畢竟王語嫣新的形象更易被讀者接納;而因明王讓李青蘿認丁春秋為父雖然讓人難以接受,但卻讓鸠摩智走火入魔的原因更加清晰。總體而言,兩次大改,都有其必要性。

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金庸緣何會大改王夫人原來面目?一、從慕容家第一高手到丁春秋女兒,王夫人人物形象的改變不可謂不大。二,兩次對王夫人的大改,可看出金庸先生修訂的無奈。

(圖檔來源于網絡)

我是羽菱君,專注于“天龍時代”前、“射雕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