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全國的小孩繞着雪糕轉圈圈的時候,各地的凍凍都顫悠悠表示DuangDuang不服!
在沒有冰箱的年代裡,凍凍們是對抗暑熱的實體魔法,它們靠着水潤Q彈的口感讨人歡心,帶來無限歡樂。

GIF/愛做飯的芋頭SAMA
冰粉
冰粉,全國凍凍界最具知名度選手,是麻辣火鍋的靈魂伴侶。多少人在川渝的火鍋朝聖中,反而種草了這碗晶瑩剔透的冰粉!
圖/味裡故鄉
四川、重慶的冰粉,雲南的木瓜水,都是假酸漿的種子加水搓洗後的凝膠産物。原料雖然一樣,但三碗放到同一個平行世界觀察, 就會發現因為配料和調汁不同,冰粉和木瓜水俨然是不同派系。
川渝的冰粉澆紅糖汁,也會和醪糟、山楂片、花生、葡萄幹搭配。
圖/成都美食
在雲南,木瓜水和玫瑰糖更配。
手搓的冰粉,通常有着淡黃的色澤,比用冰粉粉沖出來的更有韌性。時常有店鋪打着“細密的氣泡才是手搓冰粉的靈魂”的旗号,出售全是綿密氣泡的冰粉。
但接受采訪的雲南朋友表示,小時候媽媽的手搓冰粉都會用紗布過濾泡沫,處理好的手搓冰粉是不會有這麼多氣泡的。
燒仙草
閩南的凍凍燒仙草,跟着奶茶和芋圓擴張的步伐成為全國人民心中的奶茶三兄弟,亦是芋圓、四果湯中必不可少的組合成員。
燒仙草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烤出來的,其實它是煮的。冷卻後就變成DuangDuang的仙草凍。用涼粉草幹煮出來的仙草凍是黑色的,是以燒仙草在江湖上還有一個名字——黑涼粉。
石花膏
福建的另一種凍凍——石花膏,也是仙草凍在四果湯裡的老搭檔,還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3》。
GIF/《舌尖上的中國》
石花膏是海藻石花草煮成的,采集石花草需要等到退潮的時候,用小刀把礁石上的石花草刮下來,熬煮出膠質後,冷凝形成石花膏。拿小耙子把石花膏刮成條條後加上糖水和冰,就是夏日的避暑利器。
圖/一坨肉肉钊
海菜涼粉
在青島的夏日,除了紮啤,還有不可或缺的海菜涼粉!
圖/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
小時候每次放學碰上拎着大桶賣海菜涼粉的大姨都開心到不行,澆上調好的醬汁,就是一頓價格實惠的加餐。
青島的這碗涼粉,也是來自大海的産物——石花菜、鹿角菜熬成的。和石花膏的原料相同本質上應該是同一個凍凍,但在這裡,海菜粉就是應該拌着鹹味醬汁來吃的!
GIF/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
龜苓膏
在中國所有的凍凍中,龜苓膏是少有的靠動物膠原蛋白水解産物明膠凝固的凍凍,它是由龜甲和土茯苓等材料制成的,在古代還是宮廷藥膳。
GIF/品城記
龜苓膏看上去和燒仙草很容易傻傻分不清楚,看上去簡直就是孿生姐妹!一口下去不知道苦哭了多少天真的小朋友,最後隻能在紅糖、煉乳和蜂蜜的陪伴下入口妥協。
圖/深藍射手座
土筍凍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福閩朋友,一定被熱情安利過土筍凍,它在熱播電視劇《以家之名》中也曾經出現過。
GIF/泉州味道
土筍凍是用沙蟲熬煮,冷卻後的凝膠而成。好多怕蟲子的人都無法接受土筍凍的設定,但吃上幾次就是滿滿的真香預警。土筍凍鮮甜,土筍更脆爽,搭配上調配好的醬汁,一口一個特别好呷。
木蓮豆腐
木蓮豆腐是浙江人的凍凍,但是它和木蓮沒關系,也和豆腐沒關系,它的原料是薜荔的籽(薜荔長得很像無花果)。
圖/穿雲熙
薜荔籽浸泡充分後使勁搓揉,等黏黏的膠質出來後,就留足時間讓它自己去凝固。等吃的時候,撒上薄荷糖水就是一碗涼爽的木蓮豆腐,年少無知的時候甚至還擠過中華牙膏增加薄荷風味。
圖/pandalovecomic
愛玉冰
愛玉冰是來自寶島台灣省的凍凍,原料愛玉籽和薜荔籽是同屬于一種植物的不同變種,《水果傳》第一集就曾大手筆介紹了愛玉。
淡黃色的愛玉冰,搭配黑糖水和檸檬汁,是台灣人最喜愛的祛暑清涼單品。
相比便利店裡越來越花裡胡哨的雪糕,這些從小吃到大的樸實無華的凍凍才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夏日必備涼品。
幹了這碗凍凍,度過2021的最後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