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淮安
編審丨橘子
不得不說,“收屍人”(二手裝置回收商)的專業化、品牌化以及深度參與,撕開了新茶飲行業閉店現狀的一個口子。也讓新茶飲行業中諸多企業的生存現狀在“閉店”這個次元變得更加清晰和具象。那麼,想和“收屍人”搶生意的古茗,究竟是懼怕“家醜外揚”還是真心在為加盟商考量?
閉店率頗高
近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茗)釋出了“官方二手裝置交易平台正式上線”的消息。
在公開的、加盟商能看到的内容中,古茗稱,因“加盟商夥伴外部通過中介進行裝置買賣受騙”的案例,有外部人員利用資訊差賺取裝置交易差價。為應對這一問題,即日起,公司将在全國範圍内開展二手裝置交易業務,保障加盟商夥伴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確定交易過程的安全與便捷。
該二手平台服務于全體古茗加盟商,從2024年10月12日起運作。細究下來,其操作流程,就是公司出面,幫助新老加盟商完成“二手裝置”的交易過程。不僅如此,在整個過程中,古茗承諾要推薦加盟商之間的對接、監督交易情況甚至提供協助服務以及跟蹤服務。
另外,“公司将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具體金額視情況而定。”古茗還強調,費用主要用于裝置檢測與保養、人員上門拆卸打包。
雖然隻是古茗的一則“通告”,但也在茶飲圈引起了不小的波動。
“加盟商連處理自己裝置的機會都沒了”“公司究竟是想給經銷商解決問題的還是想再賺一筆”“章魚哥,你不能再收古茗的裝置了……”
章魚哥,在茶飲圈裡既是一個真實的人也是一個品牌,專收奶茶二手裝置。他常常挂在嘴邊的話是,為茶飲加盟商守住“最後的底線”(就是在加盟商選擇退出時,還能将其奶茶裝置變現)。
當然,章魚哥不是什麼裝置都收的,茶飲頭部品牌、還得是版本比較新的裝置才行,而他能給到的價格也相對公道。
不得不說的是,今年9月,因為“收屍人”的存在以及視角,讓包括書亦燒仙草等在内的不少茶飲品牌的閉店情況被“晾曬”。
彼時,鳳凰網報道稱,喜茶、奈雪的茶、滬上阿姨等知名品牌加速倒閉,引發茶飲裝置回收潮;除了書亦燒仙草,茶百道和古茗裝置回收率也位居前列。
而有關古茗閉店的調侃版本也有了新進展——早先是,從生生不息到奄奄一息;如今是,good me 就是 good bye。
稍微翻一下章魚哥的朋友圈,從古茗官宣的12日至今,已至少有4家古茗店被章魚哥發了“畢業證”(奶茶裝置拆除、變現)。而據章魚哥的不完全統計,近一段時間,每個月都有十幾家古茗店的二手裝置被自己公司回收。
而實際的關店數量顯然更多。由GeoQ智圖出品的《2024上半年連鎖餐飲品牌門店發展趨勢藍皮書》顯示,在新式茶飲領域,2024年上半年整體開店約17174家,關店約8608家,開閉店比約為2.0。
這其中,古茗的在營店面數量已高達9392家,位居行業第二。緊随其後的是滬上阿姨和茶百道。而排在第一位的蜜雪冰城已遙遙領先達到了34582家店。
公開資訊顯示,古茗創始人為王雲安,創立于2010年。定位為中端茶飲品牌,價格帶在14-20元,主要産品為果茶、奶茶、咖啡及其他。是繼奈雪、蜜雪冰城和茶百道後,新茶飲行業第四家遞交上市申請的茶飲企業。
其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古茗門店數量分别是5694家、6669家、9001家。同期,古茗加盟店數量分别為5689家、6664家及8995家。這也意味着,截至2023年年底,古茗直營店隻有6家。
顯然,古茗賺的錢,多來自加盟商。向他們銷售商品及裝置、加盟商管理服務以及直營門店的銷售收入。截至23Q3末,其6家直營店的收入,在同期總業績中占比僅為0.2%。
與此同時,2021年,2022年,2023年前9個月,古茗營收分别為43.84億元、55.59億元和55.71億元,淨利潤分别為2399.2萬元、3.72億元和10.02億元。
同行相較,截止2023年,古茗的生存現狀是,營收約為蜜雪冰城的三分之一;淨利潤不及茶百道的一半;2021-2023年,三年共閉店800多家,閉店率高于茶百道。
而當下,就章魚哥的真實經曆而言,古茗的閉店情況也處于行業頭部。
古茗仍“值得”
事實上,有關閉店潮,在新茶飲行業從2024年初一直嚷嚷到了當下。
就古茗而言,其在招股書中就2021-2023年的閉店原因解釋為:門店位置更新(通常門店周邊商圈人氣及客流量下降時進行)、物業租賃協定終止,或者是加盟商關系終止等。
“就古茗的收入構成而言,自然不希望看到更多的加盟商閉店。官方二手裝置平台的存在,不僅可以内部消化裝置,讓新老經銷商直接交接形成一個閉環,也能減少閉店資訊在業内的傳播。”一行業人士認為。
當然,不少業内人表示,長遠看,這是一件好事。運作好的話,品牌方、新老加盟商,三方受益。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古茗官方認可了新開門店使用二手裝置一事,“起碼比那些強制門店購買裝置的品牌有格局……”
同樣的,硬币的另一面意味着古茗的閉店情況引起了官方重視。
近日,有業内人士抱怨稱,“山東沒有一個好店”;所謂“好店”,實際上就是盈利且盈利能力不錯的店。就章魚哥的親曆而言,目前,山東市場的古茗關店情況确實比較嚴重,而關店的店齡,最短的也才幾個月。但這并不意味着古茗在山東沒有“好店”。
不僅如此,“古茗在安徽、河南市場的情況也不是很樂觀,但在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就很好。”章魚哥說,是以,每個品牌因其定位以及産品的差異在不同的區域市場會有不同的呈現。
這一點在古茗的招股書中,也得到了證明。“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國内15個省份有門店布局,其中8個省份已達關鍵規模(公司定義為門店數超500家的省份),按達到關鍵規模順序分别為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北、江蘇、湖南及安徽……”
其實,收二手裝置也并非很好做的生意,畢竟人工成本、清洗成本、運輸成本,售後維保成本……都是要考量的,而古茗官方參與後有關這一塊兒的收費以及未來在各個環節中是否會滋生貪腐問題,還有待觀望。
而有關“收屍人”曝光了各大茶飲品牌關店情況的事實,章魚哥們并不回避。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甚至最近比較熱的茉莉奶白也都是“座上賓”。但對于業内動辄就要來臨的“閉店潮”,章魚哥并不認同。
在他看來,開店、閉店都是行業内一直在發生的,此前也有很多閉店的情況,隻是沒開放加盟的品牌将這個情況“内部消化”了;開放了加盟後,尤其是諸多品牌瘋狂拓店後,“淘汰”盈利能力不好的店也成為必然,開的多了,關的也就多了。
趨同的觀點是,“關店也是市場供需失衡情況下,品牌需要面臨的曆史必然。不斷地拓店、不斷加密,市場太過飽和,關店就避無可避。增長困難、業績不及預期、回本周期變長等也都無可避免……”一資深從業者直言。在他看來,“低速增長”或成為新茶飲行業的常态。
事實上,在做“章魚”之前,章魚哥就已經在行業裡摸爬滾打十餘年了。這十餘年的親曆讓他認識到,行業有周期,品牌也有周期。就像早年的行業頭部品牌一點點的逐漸邊緣、霸王茶姬的突飛猛進、書亦燒仙草的逐漸式微那般,沒有必要恐慌,但不論品牌方還是加盟商,想要做得好,就得具備穿越周期的能力。
“就品牌而言,團隊的不斷更疊,足夠的敏銳度以及市場觀察能力、執行力;創始人的合理放權以及适時退出;團隊以及産品的創新能力等等……”章魚哥說,古茗仍舊是行業中目前還能做的三大品牌之一。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在中國仍有19個省份尚未進駐。換言之,古茗還有一些空間,但究竟能擴多大,做多好,還有待觀望。
另外,就官方成立二手裝置平台一事,以及古茗在山東市場的不利局面等公司發展營運層面的問題,内參君曾向古茗官方發出了問詢邀約,但因處于“緘默期”,古茗沒能回複。
而古茗“二手裝置平台”一事,能否引發行業内其他品牌的跟進以及營運情況究竟幾何,隻能且行,且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