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東京10月31日電 (記者嶽林炜)10月30日,駐新潟總領館、魯迅文化基金會、中國國際教育電視台(CECTV)共同舉辦紀念魯迅誕辰140周年中日線上交流會。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铉佑、日本宮城縣知事村井嘉浩發來視訊緻辭。中國駐新潟總領事孫大剛、中國國際教育電視台常務副台長王凱歌代表主辦方緻辭。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魯迅長孫周令飛,人民中國雜志社總編王衆一,日本東北大學副校長山口昌弘,仙台魯迅研究會理事長車田敦等作為嘉賓進行演講。包括百餘名青年學生在内的中日各界代表約200人出席活動。
孔铉佑在視訊緻辭中表示,魯迅先生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在年輕時代留學日本,探求振興中華之路,他和藤野嚴九郎教授的故事是中日兩國人民2000多年來互學互鑒、友好交往的生動縮影,是我們共同擁有的寶貴财富。明年中日兩國将迎來邦交正常化50周年,希望雙方始終不忘初心,堅持正确方向,擴大互利共赢,管控沖突分歧,以實際行動落實上司人政治共識,共同開辟兩國關系新的發展前景。

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铉佑發表視訊緻辭。中國駐新潟總領館供圖
村井嘉浩表示,中國著名文豪魯迅先生曾在宮城縣學習,我們深感自豪。魯迅先生在仙台市留下許多足迹,比如東北大學的“魯迅階梯教室”等。另外,由其寄宿舊址改建的紀念公園也将于明年春天正式開放。期待疫情結束後,有更多朋友前來參觀,希望日中友好交流不斷推進。
日本宮城縣知事村井嘉浩發表視訊緻辭。中國駐新潟總領館供圖
孫大剛代表主辦方緻辭表示,1904至1906年,魯迅先生來到位于駐新潟總領館領區的東北大學前身、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求學。在此期間,他與藤野先生結下深厚師生情誼。百餘年後的今天,仙台等地仍活躍着衆多傳承魯迅精神、促進中日友好的民間團體。東北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已從當年的魯迅一人,增長到如今的上千人。“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建構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需要中日各界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希望與會人士從魯迅及其作品中汲取力量,堅定友好信念,推動中日關系朝着下一個50年揚帆啟航,行穩緻遠。
中國駐新潟總領事孫大剛代表主辦方緻辭。中國駐新潟總領館供圖
王凱歌表示,在中日千年文化交往史中,無數曆史先賢為兩國友好往來與合作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願中日各界以紀念魯迅先生為契機,為加大中日文化合作的強度和密度,加強中日兩國民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而不懈努力。
周令飛結合個人成長經曆作演講,表示今年是其祖父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及魯迅兩部名著《故鄉》和《阿Q正傳》發表100周年,可謂“魯迅年”。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可謂“中日年”。120年來,魯迅與藤野先生的相遇相知,已成為中日人民友好的象征與标志。作為後來者,應當身體力行,弘揚友好傳統。
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魯迅長孫周令飛線上演講。中國駐新潟總領館供圖
王衆一以“惜别和握手”為題,深入分析《藤野先生》一文寫作背景,表示由魯迅先生所開拓的、中日之間的個人友誼在新時代仍在不斷延續,給未來帶來希望,将激勵我們堅定地推進民間友好,開展人文交流,推動中日關系進入全新的境界。
山口昌弘表示将繼續珍視魯迅和藤野先生留下的日中友好紐帶,努力為中國留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鼓勵該校日本學生赴華留學,為兩國培育新生代友好力量。車田敦理事長概述了仙台地區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開展魯迅研究的總體情況及曆史沿革,對日本魯迅研究的前景作出展望。
四名主講人還分别就魯迅先生在各領域的傑出成就、魯迅先生對東北大學的特殊意義等問題回答了與會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