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墨魚又名糖醋東坡墨魚,是四川地區傳統名菜,用新鮮墨魚為主料制作而成。此菜特點色澤金黃、外酥内嫩、 甜酸微辣、風味濃郁。東坡墨魚”是四川樂山一道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的風味佳肴。墨魚并非海中的烏賊魚,而是樂山市淩雲山、烏龍山腳下的岷江中一種嘴小、身長、肉多的墨皮魚,又叫“墨頭魚”。相傳蘇東坡去淩雲寺讀書時,常去淩雲岩下洗硯,江中之魚食其墨汁,皮色濃黑如墨,人們稱之為“東坡墨魚”。

古版菜單
原料:鮮墨頭魚l條(約750克左右)。
調料:麻油50克,豆瓣50克,蔥花15克,蔥白1根,姜末和蒜末各10克,醋40克,紹酒15克,澱粉50克,精鹽1.5克,醬油25克,熟豬油50克,熟菜油1500克,高湯100克,白糖25克。
制法:
1、墨頭魚經初步加工後,剖開為兩爿,頭相連,兩邊各留尾巴一半,剔去脊骨,在魚身的兩面用直刀下,平刀進的刀法(為肉的三分之二的深度)。剖6至7刀,然後用精鹽,紹酒抹遍墨頭魚的全身。将蔥白切成7厘米的長絲;豆瓣剁細。
2、炒鍋燒熱,下油燒至8成熱時,将魚全身沽滿幹澱粉,提起魚尾,用炒勺舀油淋于刀口處,待刀口翻起定形後,将魚腹貼鍋放入油裡,炸至呈金黃色時,撈出裝盤。炒鍋留油,加豬油、下蔥、姜、蒜末、豆瓣煸鍋後,下高湯、白糖、醬油,用濕澱粉勾成薄芡,撒上蔥花,然後烹入醋,快速起鍋,淋在魚上,撒上蔥白絲即成。
特點:
色澤紅亮,皮酥肉嫩,甜酸中略帶香辣。
創新設計:
為了使菜如其名,更加展現出"東坡墨魚"這道菜的文化内涵,故在盤邊擺上一個用面塑捏成的"東坡觀硯"的造型,另把此菜擺成一個梅花盛開的立式畫軸圖案,并且用蕃茄沙司汁寫上 "東坡墨魚"幾個字,人物形象優美,惟妙惟肖,整體造型具有視覺沖擊力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今版菜單
原料:鮮墨頭魚1條(約7 5 0克),茄子100克。
調料:蔥、姜、蒜米,麻油10克,精鹽2克,味精3克,白糖10克,醋15克,花生油1000克,料酒10克,蕃茄沙司50克,巧克力醬20克,高湯50克,澱粉100克。
1、将墨頭魚宰殺洗淨,取墨魚肉打上菊花花刀,加精鹽、味精、蔥、姜米、料酒腌漬片刻,然後均勻的拍上一層幹澱粉。
2、鍋内加油燒至6成熱時,将魚肉均勻的下入鍋中,待定形後撈出,至油溫上升至7成熱時,放入魚肉複炸至淺黃色,随即倒出。
3、用茄子皮卷出兩個畫軸擺在盤内,再擺上墨魚花,在盤邊擺上一個用面塑捏好的“東坡觀硯”造型。
4、勺内加油50克,下蔥、姜、蒜米,煸炒後,加高湯、白糖、醋調味,用濕澱粉勾芡,快速起鍋,淋在魚上,用巧克力醬、番茄沙司在上面畫出梅花的圖案,并且用蕃茄沙司汁寫上 "東坡墨魚"幾個字即可。
特點:造型美觀,色澤鮮豔,口感外酥裡嫩,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