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存儲即平台,浪潮存儲迎來發展新機遇

當浪潮資訊總裁彭震在IDTC2021浪潮存儲資料科技峰會現場公開表示,浪潮存儲要做中國第一。

然而,大家都熟知資料存儲市場一直競争激烈,争中國第一,浪潮存儲憑什麼?

明确挑戰,明确路線

從資料存儲發展的曆史來看,每一個時代都會有每一個時代的挑戰。随着數字化逐漸深入百行百業的業務創新與轉型,源自資料類型增多和資料容量爆發,随之而來的資料基礎設施多元化、巨量化、平台化的挑戰也引發了業界廣泛讨論與關注。

浪潮資訊存儲産品線總經理李輝分析指出,如果大家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問題,将會發現百行百業的使用者對于資料存儲新需求都存在四大共性,即:服務永遠線上,資料永不丢失,性能永無止境,容量永遠不夠。從另一個側面而言,這便是資料基礎設施目前面臨的四大挑戰。

四大挑戰猶在,到底該如何應對?

有挑戰必然也有機遇,打造核心資料的生産要素,幫助使用者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在新資料時代,浪潮存儲的使命感非常強。擁有這種與衆不同的使命感,本質上源自浪潮存儲多年來敏銳的行業洞察與順勢而為的發展路線。

一方面,浪潮存儲的發展得益于提前洞見新資料的大趨勢,因為這可以帶來更多的行業變數,實作更多的發展可能性。但這麼多年來,浪潮存儲唯一不變的便是持續強化七大極緻技術理念,包括了極簡架構、極緻性能、極緻安全、極緻穩定、極緻容量、極緻雲化和極緻管理。七大極緻的技術價值理念容易了解,但關鍵在于基于這個理念,如何付諸實際行動,并從中取得想要的效果與回報。

從浪潮存儲的系列産品定位可以發現一個公開的秘密,所有産品基本上都在複用七大極緻技術理念,核心産品面向兩個方向:一是以小塊資料為基礎,面向核心或關鍵的高頻交易應用場景為主的集中式存儲平台。二是以海量資料、大資料為基礎,面向雲數智和平台型應用為主的分布式存儲平台。

事實上,聚焦分布式與集中式雙管齊下的長期發展路線,實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創新政策,讓浪潮存儲赢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二方面,在資料存儲領域的競争早已進入綜合實力較量的時代,單打獨鬥的存儲廠商可以活下來的不用屈指也可數了。從當初浪潮發力資料存儲業務,到如今形成完善的産品陣營,浪潮存儲一直作為浪潮領先的IT基礎設施産品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智慧計算戰略持續推進的過程中,浪潮融合計算、存儲、網絡、雲平台的全棧能力,面向智慧時代強力打造算力、算法、資料領域三位一體的核心競争力,并在智慧金融、智慧制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重點行業領域,建構更強大智能與安全的基礎設施。

全球存儲觀察分析認為,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多年的堅持也就有了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面向智慧計算的發展,凝聚計算、存儲、網絡、雲平台的綜合實力較量,讓浪潮存儲也從中得益。這也非常有助于浪潮存儲業務抓住資料産業發展的新資料時代趨勢,可以更好地複制伺服器業務的成功經驗,創新驅動,再攀高峰,鎖定中國第一的目标,值得一争。

聚焦使用者,聚焦技術

毋庸置疑,使用者的需求始終在變化,使用者對于資料存儲的性能與容量滿足也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對于任何資料存儲廠商而言,聚焦使用者的戰略可以聚焦在商業模式、技術創新、方案整合、生态建構等多個方面,但浪潮存儲将未來業務發展主要動力聚焦在了技術創新方面。

聚焦存儲即平台,浪潮存儲迎來發展新機遇

回顧過往,任何一個富有競争力的存儲廠商,都具備在資料存儲領域獨有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實力。技術創新不僅可以拉動産品、方案、服務與平台的持續疊代與更新,而且可以加速推進存儲廠商的業務進步,增強行業競争力。

但是,在浪潮資訊存儲産品線總經理李輝看來,技術創新必須要有正确的目的,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漫無目的地創新,往往對業務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阻力,而聚焦使用者真正需求的技術創新,才會對業務發展帶來更大的動力與想象力。

為此,在硬體、軟體、硬體與軟體融合的技術創新之路上,浪潮存儲有着長期的堅持與未來的前瞻。

其一,長期研發高投入,強化全棧自研,從部件及器件、存儲整機、存儲底層軟體、集中式及分布式存儲軟體、存儲管理軟體五個層面全面積累技術能力。針對技術研發,在過去6年投入近20億元,面向資料存儲軟體與硬體的全棧技術研發與突破,實作在分布式存儲和集中式存儲兩大領域的自主研發,并成為國内擁有高端全閃、分布式全閃整機設計和制造能力的代表性廠商。

其二,持續推進研發即服務的創新理念,力求存儲服務永遠線上。随着越來越多的大規模使用者選擇浪潮存儲來支撐其關鍵核心應用,為此浪潮布局的專家服務體系,将研發即服務的創新理念得以實施。立足專家服務體系,為所有使用者提供更多技術能力與資源支撐,實作使用者資料存儲方案的快速傳遞,建構全面智能化的運維體系,創新滿足使用者資料存儲服務永遠線上的需求,最終彰顯出研發即服務理念的實際效果。

其三,實作存儲硬體與軟體的技術突破與雙向創新。一個好的資料存儲系統,自然離不開強大的企業級功能與能力,不僅如此,在集中式存儲方面,浪潮存儲實作了存儲性能随着控制器的提升呈線性增長,與此同時還可以按照使用者的業務需求提供完善的計算存儲網絡一體化解決方案。針對分布式存儲的發展趨勢,不斷實作更強大的吞吐量,更大規模的擴充能力,以及更高的性能。此外,浪潮在企業級SSD核心部件領域持續加大投入,2019年釋出自有品牌企業級NVMe SSD,2021年新一代G6的SSD全面采用浪潮自研的企業級SSD,有了企業級SSD技術領域的掌握,必然有助于浪潮存儲在産品性能與創新疊代上的更好表現。

其四,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為己任,立足堅實的存儲技術服務基礎,聯合SI、ISV、CSP、服務、方案、産品、技術等價值鍊上各類合作夥伴建構場景共同體。并且進一步在智慧交通、醫療影像、能源、金融等重點行業尋求新的突破,采取行業定制化與通用化并驅的政策,并進一步夯實全面的技術研發與服務支援能力。

全球存儲觀察分析認為,在資料存儲領域,浪潮實際上早已看到了行業發展的本質,唯有技術創新才能赢得未來,實作競争力的不斷更新。

全新更新,全新能力

作為全球排名前五、累計銷量10萬+的浪潮存儲,從G5到G6的全新更新,将“存儲即平台”作為了下一步發展的核心理念,其核心價值依然聚焦在使用者需求的變化。

聚焦存儲即平台,浪潮存儲迎來發展新機遇

不過,對于存儲即平台的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針對硬體方面,實作浪潮存儲”縱橫有道”的包容性,不僅更好地統一了浪潮存儲産品體系,而且還融入浪潮在人工智能、異構加速、開放計算等領域的領先技術。針對軟體方面,基于G6這樣一套先進的平台,實作檔案、塊、對象、大資料等多種存儲服務,實作統一平台管理與更好的應用體驗。進而,幫助使用者存好、用好、管好資料,充分發揮資料新型生産要素的價值,助力行業使用者加速數字化轉型。

在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四大特性方面,全新更新的浪潮存儲G6帶來了全新能力的“爆表”,實作更為令使用者滿足的創新與進步。

首先,行業使用者對于企業級存儲的安全重視,也是由來已久。特别是在當下勒索軟體等形式的攻擊下,對資料存儲的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浪潮資訊存儲首席架構師孫斌表示,傳統安全注重通路控制、資料加密、傳輸加密等方面,但是當今行業使用者的存儲安全面臨最大的威脅實際上是攻擊。浪潮G6存儲平台為使用者資料提供從采集、傳輸、存儲、處理、交換到銷毀的全生命周期等妥善保護,覆寫資料全生命周期流程。

其次,一直作為企業級存儲系統的重要名額,可靠性的滿足也是越來越高。浪潮存儲一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的技術,實作存儲故障預測,帶來更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聚焦部件、器件、整機系統、核心軟體、管理軟體、解決方案六個領域的能力,可謂面面俱到,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浪潮G6存儲平台基于雙活、三資料中心技術,可以實作站點間RPO達到0、RTO 接近于0,為業務連續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再次,中國企業級使用者在存儲經濟性上非常看重,所謂成本效益高才能更令使用者傾心。G6存儲平台實作了一池多協定通路,一份資料可以支援多種使用者,允許多種應用進行并發通路,帶給使用者立竿見影的存儲經濟性表現。此外,基于iCAP空間管理技術,浪潮G6存儲平台将閃存盤壽命提升100%,實作了5:1位元組級資料精簡,95%空間可用,進而帶來可見的經濟性。

最終,好的存儲平台必須具備高效的能力。浪潮G6存儲平台已經将智能IO感覺、智能快路徑、智能資源排程、智能資料組織等四大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了出來,結合優化算法與閃存盤聯調優化,實作了千萬級IO均衡落盤,進而也實作了浪潮存儲單節點小IO性能可以增長20%以上,而大IO性能可以提升1倍以上。這些技術的發揮自然離不開全新開發的、閃存原生的iTurbo 2.0智能加速引擎。

可見,浪潮存儲G6強化“存儲走向平台化”的競争力,在軟體上的技術進步和提升也成為了其中值得關注的重要亮點。全球存儲觀察分析指出,浪潮新一代G6存儲平台,不僅深化了“存儲即平台”的理念,與此同時,這也是滿足使用者在新資料時代下四大共性需求的力作。

針對存儲即平台理念的強化,表明浪潮存儲除了針對G6系列産品本身功能與性能的更新外,還将賦能産品具備更多外向的能力,包括互聯互通互操作性,以及縱向的相容性,實作浪潮存儲、異構存儲的對接,以及與上層應用的更好協同性。由此而言,浪潮存儲不僅要争中國第一,而且會有更大的理想。我們拭目以待。

(by Aming)

- END-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全球存儲觀察】專注科技公司分析,用資料說話,帶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