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其實第一次看這部電影除了覺得特别感人并沒有其他的什麼感覺,也沒看出來有什麼勵志的地方。最近朋友幾個人突發奇想又看了一遍,發現這部電影能表達的太多了,領我感受最深的還是一段對話。

“以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什麼意思,難道我以後就不能成為自己了嗎?”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首先阿甘是一個智力方面殘疾的人,“就不能成為自己了嗎”這句話可能淺層次就是表達了“我難道會變成其他人。”另一方面也透露着阿甘的單純他隻想做自己,這一份純樸在這個社會是那麼難得,也正因為阿甘這份純樸,使他與這個世界顯得格格不入,但他又執着堅強用最本質的最純樸的人性,為人們樹立了一個與這個時代并不相符,但卻是這個時代最應該珍惜的形象。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電影講述了阿甘從出生到成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的出生就注定這阿甘與衆不同,他成長的過程也很普通,但又十分不凡,阿甘因為智力問題會受到他人的歧視和冷眼,但他總以自己的方式去證明自己,電影裡阿甘腿上裝着支架那天他學會了奔跑,支架從他的腿上一件一件脫落,并展現了非凡的跑步天賦,還成功進入了橄榄球隊。他隻是單純的喜歡奔跑。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與其說阿甘喜歡跑步不如說他喜歡珍妮,就是因為珍妮的一句話“跑”阿甘便越跑越快,擺脫了支架,戰勝了壞學生,跑進了大學,成了橄榄球明星,榮獲名族英雄和國會勳章,當上了乒乓球巨蟹,成為了百萬富翁,這一切還是歸功于阿甘的那份純樸、單純和他的那份毅力和堅持。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電影裡有一個角色丹上尉他和阿甘一樣都是殘障人士(一個智力方面一個下肢截肢),但丹和阿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單純對世間萬物都充滿愛,一個對生活失去希望每天買醉甚至抱怨阿甘救了自己。但後來丹看見了阿甘為了實作巴布想成為捕蝦船長的遺願而不停奔波忙碌時,丹被深深感染了,他和阿甘一起出海捕魚蝦,也正是以丹慢慢走出了陰影對生活同樣充滿了希望和愛,後來丹成為百萬富翁,也迎娶白富美。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阿甘的母親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說阿甘的成功是離不開母親的。小時候阿甘智力隻有75,母親四處求人才将阿甘送進正常孩子去的學校。“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于你。”阿甘的母親對他講過這句話這無疑也是在阿甘心中種下了一顆永不放棄對萬物充滿愛的種子。同樣阿甘也沒有讓母親失望,他的成功就是對母親最大的回報,母愛永遠都這麼偉大無私。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電影的開頭和結尾都出現了羽毛在影片的最後,當阿甘在珍妮的墓前時,他說:“我不知道我們是否有着各自的命運,還是隻是到處随風飄蕩,但我想也許兩者都有。”羽毛象征着生命的随機,宿命論,生命中很多不可控的事成就了我們如今的樣子,又或是運氣。阿甘的命運一波三折可阿甘“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無論生活如何對他,他都會積極面對生活,快樂生活。

《阿甘正傳》——做最真實的自己

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随風飄蕩,或翺翔藍天,或堕入深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