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段譽初見王語嫣時尿褲子,魔改金庸幾時休?十有八九成爛劇魔改幾時休

作者:南方周末
段譽初見王語嫣時尿褲子,魔改金庸幾時休?十有八九成爛劇魔改幾時休

新版《天龍八部》劇照。(IC photo / 圖)

說個笑話,《天龍八部》又翻拍了,喜提豆瓣3.4低分。

雖然比2018年的《笑傲江湖》(豆瓣2.5)和2020年的《鹿鼎記》(豆瓣3.2)都高了那麼一點分,但這一版《天龍八部》是曆年來多個版本的最低分。1997年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評分最高,豆瓣9分;2003年胡軍版的《天龍八部》豆瓣評分為8.3分。2013年鐘漢良版的《天龍八部》哪怕差評聲一片,豆瓣評分也有4.3分。

今年楊祐甯版的《天龍八部》,最讓人驚掉下巴的情節是,段譽初見王語嫣時,以為她是自己魂牽夢萦的神仙姐姐,直接“尿了褲子”。劇方後來解釋說,“他用六脈神劍功力從穴道把水分逼出”,看似能自圓其說,實際上仍相當雷人:把尿液從穴道逼出去?

段譽初見王語嫣時尿褲子,魔改金庸幾時休?十有八九成爛劇魔改幾時休

魔改并不僅僅存在于這部劇裡,而是近年來金庸翻拍劇的普遍特征——為什麼劇方紛紛魔怔式地進行魔改?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2">十有八九成爛劇</h1>

金庸小說無疑是影視劇的IP寶庫,從1990年代至今,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翻拍浪潮。但不同于1990年金庸劇的經典化,近十年的金庸劇改編十有八九是爛劇。

2013年霍建華版《笑傲江湖》,豆瓣5.5分;2013年鐘漢良版《天龍八部》,豆瓣4.4分;2014年陳曉版《神雕俠侶》,豆瓣4.5分;2014年韓棟版《鹿鼎記》,豆瓣6.5分;2017年蔡宜達版《俠客行》,豆瓣4分;2018年丁冠森版《笑傲江湖》,豆瓣2.5分;2019年曾舜晞版《倚天屠龍記》,豆瓣5.7分;2020年張一山版《鹿鼎記》,豆瓣3.2分……近十年唯一的一個例外,是2017年楊旭文版的《射雕英雄傳》,在豆瓣拿到了8分。是以說,近年來金庸劇十有八九是爛劇,真的是一點都不誇張。

翻拍之爛首先爛在哪兒?

提起以前那些經典的金庸劇,觀衆腦海裡首先是浮現一個個經典人物。比如黃日華飾演的蕭峰和郭靖、翁美玲飾演的黃蓉、苗僑偉飾演的楊康、呂頌賢飾演的令狐沖、古天樂飾演的楊過、李若彤飾演的姑姑和王語嫣、陳浩民飾演的段譽、何美钿飾演的鐘靈、李國麟飾演的鸠摩智、陳小春飾演的韋小寶,等等。

但近年來的改編,鮮少誕生類似的經典角色了。鐘漢良版的《天龍八部》,段譽請了南韓演員金起範飾演,水土不服;霍建華版《笑傲江湖》,東方不敗性别轉成了女性;丁冠森版《笑傲江湖》,這一版令狐沖絲毫沒有俠客氣質,卻有點畏畏縮縮、獐頭鼠目;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演員诠釋用力過猛,讓韋小寶流于油滑、浮誇、咋咋呼呼……

至于楊祐甯版《天龍八部》,幾個主演都沒什麼契合度。楊祐甯飾演的喬峰,過于邪魅和油膩;文詠珊飾演的王語嫣,一臉苦相,主要通過嘟嘴展現少女感,幾無仙氣;白澍版段譽,厚重斜劉海配耳釘,過于用力的表情,把大理國鎮南王世子楞是演成了地主家的傻兒子,貴氣全無,隻剩土氣。

如今的選角,之是以常常不合适,歸根結底,是選角邏輯的改變。資方純粹将金庸劇視為“造星利器”,想捧哪個新人就讓誰上,而不是以适合角色以及演技水準為标準,自然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

段譽初見王語嫣時尿褲子,魔改金庸幾時休?十有八九成爛劇魔改幾時休

(《笑傲江湖》劇照。IC photo / 圖)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72">魔改幾時休</h1>

資方紮堆瞄準金庸劇,其動機不難了解。金庸劇是大IP,天然地帶有閱聽人基礎,絲毫不用擔心播出後沒有人讨論,畢竟哪怕是“黑紅”也是一種紅,總好過沒人讨論。是以,從投入産出的角度看,金庸劇的翻拍是旱澇保收。

從創作角度看,翻拍這一手法也有其合理性。一些經典老劇因為時間久遠、拍攝手法落後、制作相對粗糙等原因,與年輕觀衆的審美脫節,與時俱進地進行地翻拍未嘗不可。可問題也出在這裡,翻拍時進行再創作的邊界到底在哪?為何這些年金庸劇的翻拍紛紛成了魔改?

無論是丁冠森版的《笑傲江湖》,張一山版的《鹿鼎記》,還是楊祐甯版的《天龍八部》,它們的翻拍都有一個共同點:為了迎合熱搜追劇時代網友的低耐心——或者說是浮躁,翻拍時進入核心劇情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小說裡那些耐心的鋪墊都不見了。

比如丁冠森版《笑傲江湖》,前兩集裡嶽靈珊、林平之、令狐沖、藍鳳凰、任盈盈等重要人物紛紛亮相。張一山版《鹿鼎記》裡,韋小寶與茅十八的相遇相識并結伴到京城,隻剩下幾分鐘的橋段;除了韋小寶外,其他角色都不同程度扁平化了,比如小說中韋小寶與小玄子的情感積累有“兩個月”,劇版一切都被按了“快捷鍵”。而這一次《天龍八部》才演了半集,虛竹、喬峰、段譽、慕容複、鐘靈、王語嫣、阿朱、阿碧等主要人物已悉數登場……

表面上看,如此改編劇情節奏大大提升,實際上,它對小說自身叙事邏輯造成一種破壞,加上編劇統攝與重新整合的能力不夠,就會讓劇情像是在“趕工”,邏輯跳躍、人物扁平,反而成為魔改——這才鬧出了段譽初見王語嫣時尿褲子的笑話。

與之相對的,近10年口碑最好的金庸翻拍劇、楊旭文版的《射雕英雄傳》,受到觀衆好評就在于它對原著的尊重與還原。這一版翻拍的價值是,它在外景與特效上做了更新,跟幾個老版相比,更加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特征。

這才是金庸劇翻拍的正确姿勢:盡可能貼近原著,尊重原著的核心,在制作上不斷與時俱進。金庸的小說已經夠經典了,很多觀衆對小說中的情節熟稔于心,編劇做任何大的改動都要慎之又慎,不要自以為是地進行各種誇張地改動和所謂的“現代化”诠釋,這是吃力不讨好。

請不要過于擔心當下的年輕觀衆沒有耐心進入一個龐大複雜的故事——觀衆從來隻是對爛劇沒耐心,以熱搜劇的思維翻拍金庸劇,是對金庸小說魅力的一種粗暴壓縮,下場隻能是被唾棄。

文|南周知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