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漢奸周佛海之子,轉了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

作者:茶娛瓜料

周之友(1922—1985),原名周幼海,祖籍湖南沅陵,生于日本,中國共産黨黨員。

大漢奸周佛海之子,轉了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

周幼海

大漢奸周佛海有一個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的兒子周幼海。周幼海是漢奸家庭的叛逆者,但家庭背景卻影響了他的一生,使他數十年來遭遇坎坷、幾經沉浮。當最後真相大白、徹底平反,他已步入晚年。命運的捉弄不能不令人感慨:是周佛海罪孽太重,幼海來到這個世上,就是替父親贖罪和還債來了?

汪僞政權一、二、三号大漢奸,汪精衛的兒子汪孟晉在香港,陳公博的兒子陳幹在美國,唯有周佛海的兒子周幼海,轉了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

大漢奸周佛海之子,轉了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

周佛海

周幼海1946年在蘇北參加革命,成為共産黨員。解放後,他改名周之友,在上海市警察局社會處(即以後的政保處)二室當副科長。我那時也在社會處,是以認識他。不過,他是掌握機密的幹部,我則是個“小八拉子”。周幼海是周佛海最鐘愛的兒子。周佛海共有兩男三女。他在湖南前妻所生的兒子叫周少海,女兒為周淑海。周妻楊淑慧生一子一女,即周幼海和周慧海(至今在美國)。日僞時期,周佛海在日本又和金田幸子生了一個女兒,但一直沒有公開。

大漢奸周佛海之子,轉了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

周幼海24歲時(1946年)在上海和施丹萍相戀,結為夫妻。施丹萍是有名的交際花,和我是同鄉,常州人,年輕時即相識。她自從和周幼海結合後,就盡洗鉛華,一心跟着鬧革命。解放初期,施丹萍穿了一身土布解放軍制服,當警察局事先串通的人所主任。

大漢奸周佛海之子,轉了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

1951年春節警察局在市府大禮堂開聯歡會時,我還曾和她一起演出過節目。施丹萍後來受周幼海的株連,吃了三年官司,出獄後,因周幼海前途未蔔即告離婚。不過,他們的感情仍然是很好的。周幼海在1983年徹底平反後,施丹萍還經常去看他。前幾年施到日本去,金田幸子還把她當媳婦看待。施丹萍現仍健在,她和周幼海同年。

周幼海平反後,市警察局在漕河泾習勤路給他安排了一個套間,發給他幾萬元補貼,并專門裝了電話,以便市局可以随時向他咨詢。市局還派了一位同志,專門服侍照顧他,因他在北京秦城監獄已中風兩次,下肢完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

1983年,我和前市局老幹部高漢一起去看幼海,當時他年屆花甲,已經兩鬓似霜了。我從朋友處借了一台電療機,想使他的雙腿功能有所恢複。我去給他做了幾次,終因中風時間過長,下肢肌肉嚴重萎縮,電療無效,隻得作罷。我在周幼海處,曾遇到他的同父異母姐姐周淑海。她和幼海的關系很好,也是幼海唯一的親人,是專門從成都趕來照顧他的。抗戰後,周佛海和前妻所生的周少海、周淑海失散。

1945年春,由當時任汪僞政府軍事顧問的川本芳太郎專門派人到湖南找到後,送來上海。川本是日本陸軍進階特務,和周佛海的關系極好。周淑海到上海周家後,楊淑慧對她很冷淡,隻有周幼海對她十分照顧,是以,姐弟的關系十分融洽。有一次,周淑海悄悄對我說,能不能替幼海再介紹一位夫人,可以貼身照料。但幼海下肢完全癱瘓,到哪裡去找個女人呢?我托了好多人,終未有結果。

大漢奸周佛海之子,轉了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方向,走上了革命道路

當時,周幼海每天起床後,即由護理同志将他抱到沙發上,他就用左手寫回憶資料。我見他脾氣急躁,心情不好,對護理人員時常呵斥,似乎身上仍有一股大家公子的氣味。據施丹萍說,幼海脾氣不好,也是他們離婚原因之一。

周幼海後因心力衰竭,于1985年7月24日逝世,享年僅63歲,實在太可惜了!

周幼海講過他的身世。周幼海于1922年在日本出生。1927年,甯漢分裂,周佛海從漢口到了上海,差一點被槍斃。後來終于投靠了蔣介石,當過國民黨的政訓處處長、江蘇省教育廳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及代理部長,直到抗戰全面爆發為止。這段時期,周幼海和周慧海兄妹,一直在上海讀書。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時,周幼海15歲,剛好國中畢業。那時,周家住在南京西流灣8号。為了逃避日機轟炸,周佛海将妻子和幼海兄妹,送往湖南老家。也就在這個時期,周佛海和抗日唱反調,就形成了所謂“低調俱樂部”。

1938年漢口淪陷前,周佛海又将妻兒送到香港。周幼海就在嶺南中學讀書,他的同學張朝傑、姚祖彥、肖孟能等,對他日後的命運起了決定性的影響,1939年5月,周佛海跟汪精衛來上海投敵,幼海也跟着一起來了。1939年9月,周幼海去日本讀書,由于幼海是大漢奸的兒子,故由侵華頭子伊藤芳男陪同前往。1940年1月,汪精衛集團内部發生了高宗武、陶希聖出走去港的事件,鬧得滿城風雨。

陶希聖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文章,說周幼海到日本讀書是去當人質的。當時,日本人對幼海說,讀書要緊,寒暑假不要回國。幼海為此和伊藤芳男吵了一架,幼海說:“我真的是來當人質的嗎?”日本人沒法,隻好讓他在假期裡回上海。

1941年暑假,19歲的周幼海在同學姚祖彥的幫助下逃離上海,預備到大後方重慶去,但被發現,火車到杭州時就被日本憲兵和“76号”特勞工員押解回來。從此,周幼海對日本人再無好感,更痛恨汪僞特工。為了此事,幼海在上海被軟禁了一年半之久。

1943年,周幼海又被送到日本讀書,直到1945年春才回國。此時的周幼海,思想已經逐漸成熟,為他後來參加革命奠定了基礎。從周幼海的經曆來看,1944年以前,他雖然已有抗日思想,但基本上是一個大漢奸家的花花公子,過着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在這段時間内,周幼海幾乎見過當時所有的日本要人,如近衛文麿、影佐祯昭、岡田酋次、川本芳太郎和犬養健等。重慶軍統人員程克祥一直住在周家,和周幼海也極熟。當時,周佛海看到日本敗局已定,曾在國外存有美金10萬元,預備讓周幼海到美國去留學。

據周幼海說,在抗戰後期,周佛海拼命和重慶戴笠勾搭,以留後路。蔣介石曾有親筆信給周佛海撫慰,見到此信的,隻有周佛海自己、妻子楊淑慧和幼海三人。由此可見,周佛海對周幼海是十分鐘愛和信任的。這封信上,蔣介石沒有寫名字,隻寫了“知名不具”,周幼海曾問父親:“你怎麼肯定是蔣介石親筆寫的呢?”

周佛海說:“我認識他的筆迹。”

此信勝利後即由楊淑慧放在香港彙豐銀行的保險箱内。後來,周佛海被判死刑,就由于此信的關系,被蔣介石特赦為無期徒刑。這些事都是周幼海親口說的。

周幼海後來怎麼會走上革命道路的呢?周幼海在日本讀書時,就接觸過《資本論》《西行漫記》等進步書籍,知道中國有個堅決抗日的共産黨。當時日本雖是軍國主義統治,對進步書籍一般不禁止,但對進步人士加以監視。單以東京來說,就有近三萬名特高便衣人員,監視着有進步思想的人,因為在日本共産黨是很多的,但周幼海是大漢奸的兒子,自然沒有問題。

從1941年周幼海想秘密去重慶後,周佛海有過兩次和中國共産黨的重要接觸,周幼海都是知道的,對他的思想影響很大。第一件是楊宇久的事。楊宇久是劉少奇的表外甥女。皖南事變後,劉少奇任新四軍政委,曾派楊宇久到南京做過周佛海的工作。楊宇久是周幼海外祖父楊自容最喜歡的女學生,也是周幼海外祖母的幹女兒,周幼海一直叫她楊阿姨。周佛海是知道楊宇久和劉少奇的關系的,故僞政府成立後,即委派楊的弟弟楊叔丹為僞财政部警衛隊長,借此留條後路。

1941年春,楊宇久親自到南京,通過楊叔丹試探後,面見周佛海,傳達劉少奇的話,希望周今後保持聯系,戴罪立功。後來,楊宇久還到上海,住在周的家裡,周佛海當時同意和共産黨保持聯系。楊宇久回蘇北解放區時,周曾禮送出境。但此事後來不知為什麼斷了聯系,并未發展下去,而周佛海也專心一意和戴笠勾結,不想和共産黨來往了。就因為這段經曆,20世紀60年代劉少奇被打成“叛徒”,周幼海受到株連,多吃了八年官司。周幼海從這件事知道,共産黨在蘇北有個新四軍,和日僞政權對比,截然不同,故思想上所受影響很大。

第二件是馮少白代表共産黨和周佛海接觸的事。當時汪僞财政部稅務司司長邵式軍是周的親信,邵有個親戚叫馮龍(即馮少白),是專做敵陷區策反工作的新四軍重要幹部。1943年馮少白從蘇北來到上海,通過邵式軍,在上海湖南路周家和周佛海談話。雙方都承認日本即将失敗,馮希望周能立功自贖。

據周幼海回憶說,周曾問馮:“我是共産黨的叛徒,能諒解嗎?”

馮少白說:“隻要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論過去做過什麼事,都可以既往不咎,将功贖罪。”當即決定,今後通過邵式軍聯系一切工作。後來,馮返蘇北,的确和邵式軍一直來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周佛海接受軍統戴笠的委任,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上海行動總隊司令,就死心塌地地跟着戴笠走,不提新四軍的事了。

據周幼海回憶,當時馮少白曾叫一個名為章克的人,拿了馮的親筆信,到南京去見周佛海,要周懸崖勒馬、幡然悔悟。但周不見,也不看信。

後來,周佛海在回上海的火車上,看了馮的信,看後撕得粉碎,扔到窗外去了。周佛海對周幼海說:“事到如今,已不能三心二意,隻有跟着戴笠走下去了。”

這件事對周幼海的思想觸動也很大。此事的中間人邵式軍,因為早和新四軍有聯系,勝利時就去了蘇北,後來得以善終。

除以上兩件事外,促使周幼海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大一件事,就是戴笠和毛人鳳無緣無故将周幼海關押在重慶達7個月之久。扣押周佛海,完全可以了解,但為什麼要軟禁周幼海呢?據周幼海自己說,始終是個謎。

1945年9月底,戴笠說,蔣介石要見周佛海,将周佛海騙到重慶去。這是因為周佛海是大漢奸,仍留在上海不大友善,但戴笠又要包庇周佛海,才想出這個騙局。周佛海去重慶後的第三天,戴笠來到上海周家,說周佛海心髒病複發,已送醫院搶救,叫周妻楊淑慧速去照顧。奇怪的是戴笠要周幼海也一起去。周幼海當即拒絕,引起戴笠發火說:“你要是不去,今天晚上就跟我走!”

一時形成僵局。結果,幼海提出兩個條件:第一,不和周佛海等大漢奸住在一起;第二,行動要有自由。戴笠當即答應,但也向周幼海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不準用周幼海這個名字;第二,不準和重慶的周佛海的朋友及部下接觸。

條件談妥後,戴笠即寫了一封給軍統局秘書長毛人鳳的信,命毛妥善安排周幼海的生活。第二天,周幼海就和母親一起乘飛機到重慶去了。周佛海的确在生病,住在三間病房獨用的醫院裡,條件很好,但周佛海一見周幼海就皺眉說:“誰叫你來的?我又沒有要你來!”

到重慶的第三天,周幼海在軍統磁器口的楊家山見到了毛人鳳。毛人鳳說:“戴先生為何要你來,我也不知道,隻叫我好好安排你的生活,一切由戴先生自己來重慶處理。”

周幼海從此就到白公館去了,當然不是坐牢,生活很優裕,每餐八菜一湯,但從此失去自由。周幼海不能外出,連寫信也要經過軍統特務的檢查。周幼海實在不懂究竟為了什麼。

1946年3月17日,戴笠飛機失事死亡。戴笠的死,使關在白公館的一批大漢奸失掉了庇護(和周佛海一起關着的還有丁默邨、羅君強等人)。不久,毛人鳳當了局長,周佛海等人就被移交司法機關審判。周佛海當即向毛人鳳提出,釋放楊淑慧和周幼海。但毛人鳳說,周幼海不準回上海,隻能去成都。周幼海馬上同意了。

據周幼海回憶,當晚他和周佛海作了一次長談。周佛海要周幼海到美國,但周幼海的回答卻是:“我自己的事由我自己決定。”

就這樣,周幼海被莫名其妙關了七個月。這件事對周幼海的刺激很大,觸動很深,對國民黨就更深惡痛絕了。

後來,周幼海來到成都,經從前嶺南中學同學蕭孟能的幫助,秘密回到了上海。當時軍統正在抄周佛海的家,周幼海就匿居在一所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此時,他和施丹萍結識,不久就結婚。

周幼海參加革命,是由同學張朝傑的妹夫田雲樵介紹的。1946年夏,周幼海到了蘇北淮陰,接待他的正是社會部副部長揚帆。周幼海當即入黨,兩年後轉正為黨員。之後,周幼海被派回上海,以經商為掩護,從事黨的經濟和策反工作,直至解放。

上海解放後,揚帆任警察局副局長兼社會處處長,周幼海改名周之友,就一直在揚帆手下從事絕密的對敵鬥争工作。1955年潘漢年、揚帆案件發生,周幼海在5月中旬被捕,一直關押在北京公安部看守所。查來查去,也查不出問題,在1965年被判管制3年。

此時,周幼海已中風一次,年僅43歲。他被安排在上海一家化工廠,名義上是管制,實際上是以最低的生活條件養起來。

此時,周幼海的母親楊淑慧早已病故,妻子施丹萍也與他離婚,妹妹慧海又遠在美國,周幼海孑然一身,境況凄涼。不久,由于上述楊宇久的事,周幼海又受到劉少奇案的株連,再度在北京入獄,直到1975年才放回上海那家化工廠,但他已經第二次中風,下肢完全癱瘓了。

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潘揚案件”得到糾正,周幼海才徹底平反,政府發給他一筆數目不小的錢,讓他在漕河泾習勤路的房間内養病,直到病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