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曆史上,有一位皇上十分憂傷。兩次走上帝位。五十歲時,才從武則天手上搶回了大唐官府河山。這人是唐中宗李顯。
唐中宗李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顯的曾孫。按大道理,他本不應當皇太子。因為李忠在上面,便是那時候的皇太子。下面是親哥李弘,也有親二哥李賢。
唐高宗李治以前立大兒子李忠為皇太子,變成 武則天的攔路虎。因而,武則天污蔑李忠謀反,把可憐的李忠賜死。接着,武則天又立了他的世子李弘為皇太子。

但是,李弘的才能過度強勁,獲得了清朝官員的認同。倘若他坐着皇太子的位置上,再坐下來,對武則天便是很不好的。因而,武則天又逐漸費盡心機,想祛除李弘。
有一次,李弘在掖庭牢房,看到了2個異母的親妹妹,二個公主被囚禁很多年,無人過問,便奏請爹爹将這兩個親妹妹弄出去。
更激怒了武則天,兩位小公主是蕭淑妃的閨女。武則天與蕭淑妃中間有深仇大恨,這兩個女孩是死敵。現如今李弘居然私放自身的死對頭閨女,是以起了殺心。
675年4月,武則天毒死幼年的李弘皇太子。五月份,曾孫李賢被立為皇太子,武則天立李賢為皇太子後,馬上懊悔。因為李賢像李弘一樣,不僅才能突顯,并且執着,不附合武則天。
更加可怕的是,宮中一直流行着,李賢事實上是武則天親妹妹的孩子。李賢聽聞後,對他的家世造成了猜疑,武則天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挑唆同黨誣陷皇太子李賢迷戀美色,荒蕪政務。在公元680年8月,李賢被廢太子,貶為長吏,遷往巴州拘禁。
李顯并不傻,兩兄弟的結局讓李顯了解,這一皇太子可不太好做,是以,李顯變得小心謹慎,對媽媽武則天是畢恭畢敬,徹底沒了母子間的真情。是以,在絕境中的皇太子上位後惶恐不安了2年,直到唐高宗李治病逝,李顯稱帝。提心吊膽地幹了2年的皇太子李顯,總算當上皇帝,逐漸越來越驕傲自大,感覺自身是皇上了,自身如何想都可以。
但一坐上金銮殿,他才發現這名皇上是個擺放。朝中重臣在一切事兒上面都要向太後請示報告,并且宮裡的禦林軍也是武則天的一員。
李顯登基後,改元為嗣聖,把韋氏封為皇後,想給自己人安排位置。可是他怎麼也想不到,他這名皇上,隻做了36天。被貶為廬陵王。
武則天晚年的時候,決定歸還朝政給李家。
對面大臣們更傾向于支援李顯繼位,于是作為皇嗣的李旦把太子之位讓給了李顯。
李顯第二次繼位後,任由韋後亂權,于是韋後野心越來越大,毒死李顯,想奪取帝位,結果被太平公主與李旦之子李隆基聯手鎮壓。
李顯的其中一個女兒安樂公主,據說也是權力欲望非常大的人,一心以武則天為榜樣,甚至多次勸李顯要立她為皇太女,以後繼承皇位,成為武則天第二。
武三思、韋皇後、安樂公主使整個朝廷和洛陽,失去神都的風采,一片烏煙瘴氣。
唐王朝雖然在李顯手上恢複李姓,可是李顯并沒有做什麼事,權利一直是在幾個女人手上,王朝也一片混亂,如果不是後來李隆基強硬接受,估計李唐王朝也是走不遠。
中宗的帝号其實還是被拔高了太多。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