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墨迹梓史,今天分享一組晚清至民國時期北京老照片,其中大部分為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拍攝,照片品質很高,高清的,比較珍貴,一起來欣賞。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箭樓】(1920年11月号)

北京内城牆上古老的防禦工事,方形視窗供射擊用。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箭樓】[1894 - 1896],威廉-傑克遜攝

這古老的工事後來終究沒能擋住擁有現代裝備的日軍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箭樓】

這座箭樓原本連在北京内城的城牆上,早年清帝從紫禁城去往天壇,便會穿過這個門洞。樓頂有琉璃瓦,它身後有正陽門的正樓,高九丈九尺正陽橋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正陽橋】

正陽橋是一座三券石橋,橋身寬度超過30米,由精美的石欄杆分為三路,規模在内城九門的護城河橋當中首屈一指。橋面中路正中為禦路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大清門】(1901)

清代稱大清門,明代稱大明門,是北京皇城的正南門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中華門】

到了民國,此門被改稱為“中華門”,“中華門”三個字由蔣介石所題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永定門】(1924年)

永定門,明清北京外城城牆的正門,位于左安門和右安門中間,是外城城門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遠安定"之意。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紫禁城午門】(1927)

出了紫禁城,以午門為正門,清帝去天壇祭祀時,過金水河,由午門出宮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紫禁城午門】(1937年10月)

辛亥革命後,民國啦!尋常百姓也可以由此走入禁宮遊覽了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北京東大門】(1907)

漁民在東大門外大運河上捕魚捉蝦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北平城外】(1936年2月)

城北的城牆外一處清靜所在,綿羊悠然吃草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北京郊外】

一個駱駝隊穿過石牌樓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駱駝客】

石牌樓下的駱駝客,遠處山頂有寶塔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寶塔下的駱駝客】攝影:梅李

不知道這是在北京天甯寺或雌獸寺塔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年輕的駱駝客和他的駱駝

晚清北京老照片:斑駁的城牆、門樓、和那遠去的駱駝客

【休息中的駝隊】(1901年)

駱駝作為公共的交通工具,在當時承擔着重要的運輸功能,直到後來有了鐵路,也沒能把他們徹底擠出曆史舞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