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同種目魚有不同的抓口攻略?吃口階段不同,其實它還是那樣吃

作者:釣魚蓑笠哥

最近這些年蓑笠哥在看一些釣某種對象魚攻略文章的時候總是會有新的收獲,當然也有很多費解的地方,比如:為何同一種目标魚,不同的釣友分享經驗抓口的漂相都有所不同呢?

為何同種目魚有不同的抓口攻略?吃口階段不同,其實它還是那樣吃

同種目标魚有不同抓口攻略

剛開始以為是不同地區魚兒吃口有所差異,但是在同一個調漂方法下面抓口的時機可以說大同小異,這就讓我了解成:隻要調漂方法相同,那麼抓口的時機就應該是相同的。這一個觀點可以說對自己影響很大,最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改進抓口的時機以及進一步思考。

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表現:調漂不同浮漂的漂相不同、同一個目标魚同樣的吃口抓口時機也不同?這其實跟魚兒的吃食習慣有關,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試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鲫魚,哪怕是野外的鲫魚也有“涮餌”的習慣,就是吸進去立馬吐出來。最近一些釣友的水下拍攝視訊觀測到了更多的魚兒有這種“試口”的習性。這種口一般反應到浮漂上面就是一個快速的點鈍(調靈的話),而且整個過程不足一秒(甚至不足半秒),極少有釣魚人能打到試餌的口,有經驗的高手用短竿細線可以(黑坑釣滑魚高手)。

吃口;就是魚兒吸到嘴裡(表現為有力且穩的頓口)包括含在嘴裡(頓口後持續不傳回)這個動作,可以說大多數黑坑釣魚人都是抓的這個動作,極少部分抓的試口動作。野釣的話這個動作抓得也比較多,在釣一些特定對象魚或者釣況理想的時候。

死口;就是魚兒在吃食的過程中被鈎子挂住了嘴巴,意識到危險之後(或者沒有意識到)想要走的漂相,大多表現漂相是斜入水、緩慢頂漂、大頂漂、急切斜黑漂、連續顫漂(它在努力洗腮吐出來)。這也是蓑笠哥建議野釣抓口的漂相,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且死口釣魚不容易跑魚導緻驚窩。

事實上我們通常所說的抓口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有的釣友把打死口也叫做抓口、有的釣友認為剛洗進去的那一刻打才是抓口、有又的釣友認為魚兒的“試口”隻要打到了也算是抓口。其實這些觀念蓑笠哥認為:都沒有毛病!隻要你釣得到魚,你抓口的動作就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十打九空,那麼就要重新尋找抓口的時機了,原則就是:同一個漂相三次打不中魚下一次放掉。

為何同種目魚有不同的抓口攻略?吃口階段不同,其實它還是那樣吃

吃口階段不同抓口時機不一樣

沒有必要為了這些概念上的東西争論,也沒有必要為了秀技術而放棄友善快捷的方法。不管任何釣魚比賽,赢得冠軍的應該都是漁獲最多的那個,而不是抓口最快的那個。你快有什麼用,野釣中魚率高、不跑魚、釣到大魚才是王道,就蓑笠哥個人而言,釣一百條白條不如釣一條大點兒的鯉魚或者鲢鳙,吃魚的需求遠不如遛魚來得刺激!

為何同種目魚有不同的抓口攻略?吃口階段不同,其實它還是那樣吃

遛魚才是硬道理

當然,可能會有釣友覺得釣死口魚沒有技術含量,曾經有一段時間蓑笠哥也是這麼認為的。現在隻是覺得:釣魚就是一個愛好,休閑活動沒有必要分個什麼高低,況且赢了也沒有獎,怎麼舒服就怎麼釣了。有的人追求技術,有的人追求感覺,有的人追求感悟,隻是選擇不同罷了,并無高低之分。隻不過如果你要是把釣魚當做一門藝術,那确實還是應該有點兒技術上以及手法上的追求,雖然我們不能成為藝術家,但是能成為一名藝術鑒賞者。

最終結論:對于抓口來說你自己感覺怎麼舒服就怎麼抓,也可以根據目前釣況判斷是否抓口。比如釣況良好、沒有風浪、沒有小魚老、目标魚多,你當然可以選擇抓吸口甚至抓試口,這樣可能鍛煉你的釣技也能鍛煉你識别是否吃口的判斷能力。但是如果釣況複雜,我自己的話一定不會選擇如此累的釣法,欣賞湖光山色、聽蟲鳴鳥語、那一朵小黃花的花香遠比秀技術要重要得多。

為何同種目魚有不同的抓口攻略?吃口階段不同,其實它還是那樣吃

野釣秀技術很累

最後願各位釣友大鲫大鯉,在造物主所賜世界裡常享爆護之樂!我是釣魚蓑笠哥,一個愛釣魚也愛分享的釣魚人,期待喜歡釣魚的你點個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