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我國曆史發展中的一次重大挫折,這個時期産生了很多獨具特色的新事物,其中就包括“樣闆戲”。

幾乎每一個國人都知道“八億人民八個戲”這句話,“八大樣闆戲”自其成為“樣闆戲”以來,其命運的盛衰起伏皆與政治息息相關,政治也是“樣闆戲”永遠抹不去的底色。
“八大樣闆戲”包括平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和交響音樂《沙家浜》。
從曆史發展來看,這一批劇目中,尤以平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白毛女》影響最大,幾出劇中的人物形象也為億萬人所熟知,成為幾代人的記憶。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童祥苓批評上海平劇院</h1>
在衆多版本《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扮演者中,童祥苓先生無疑是影響力最大的一位。童祥苓很熱愛這部劇,故而對新排演的各版本《智取威虎山》具體情況也非常關心。
在上海平劇院重排平劇《智取威虎山》時,在該劇第四場中把少劍波對楊子榮說的一句台詞“那就是對黨和毛主席的赤膽忠心”改成了“那就是對黨的赤膽忠心”,去掉了“毛主席”三個字。
可以說這是一次台詞的小修改,但童祥苓先生知道這件事後,在微網誌中明确表示,自己作為平劇《智取威虎山》的原創演員之一,對上海平劇院的這個做法感到很難受,在他所發的微網誌文末還加上了三個“哭”的表情。
這件事在網上引起了很多人讨論,如孔慶東等很多名人都對童祥苓先生的觀點表示了支援。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童祥苓是誰?</h1>
2021年,同年同月出生的童祥苓、張南雲夫妻都已84歲了,夫妻二人都是平劇演員,唱了一輩子戲。童祥苓為什麼會對于上海平劇院去掉“毛主席”三個字表現得如此敏感?
童祥苓與夫人張南雲
知道童祥苓的人都知道楊子榮,在上了年紀的《智取威虎山》戲迷心中,童祥苓就是與楊子榮,楊子榮就是童祥苓。上世紀70年代的一部平劇電影《智取威虎山》風靡全國,楊子榮與童祥苓這個兩個名字就緊緊連在了一起。
童祥苓生于1935年,她的二哥童壽苓、姐姐童芷苓、童葆苓都是平劇名家,其中其中姐姐童芷苓是曾經紅透上海的坤旦。二哥童壽苓至今已年逾百歲了,在童祥苓先生的微網誌中還有他去看望二哥的視訊。
童祥苓生于這樣的家庭,自然對于平劇也極有興趣,她8歲就開始學戲,姐姐為他廣請名師,效果也有非常明顯,童祥苓十幾歲便開始走紅。後來,童祥苓與他的哥哥姐姐一同進入上海平劇院工作,成了同僚,20出頭的童祥苓已經成為平劇圈内的名家。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童祥苓與楊子榮</h1>
每一位平劇名家都有能代表自己表演特色的拿手劇目,若說出一個劇目代表童祥苓的表演成就,那無疑是平劇《智取威虎山》。
早在1958年,上海平劇院開始排演《智取威虎山》時,童祥苓與姐姐都是劇中主角,但“文革”開始之後,二人随即受到影響,自然也與排戲無緣了。
相關部門在1968年準備将《智取威虎山》拍成電影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扮演楊子榮的演員換了一個又一個,都達不到要求。劇組最終不得不啟用已被“雪藏”十年之久的童祥苓,童祥苓這才從上海去北京,參加電影的拍攝。可以說“楊子榮”這個角色一定程度上救了童祥苓。
《智取威虎山》劇照
舞台上,童祥苓扮演着高大全的英雄;舞台下,童祥苓還要接受所謂的“勞動改造”,清洗全劇組的碗筷。童祥苓就是這樣拍完了《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是似乎能讓童祥苓的事業梅開二度,可此後他真的被擱置起來,沒有任何演出。晚年的童祥苓夫妻甚至曾經貧病交加,不過近些年已有了很大好轉。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批評的後續與反思</h1>
看了童祥苓的故事,應當會了解他為什麼對《智取威虎山》如此重視,為何對台詞的細微改動如此上心。
在對網友的答複中,童祥苓先生曾說到:我是個普通演員,離當一個共産黨員的要求還有不可攀登的距離!但這并不影響我熱愛毛主席!你覺得去掉“毛主席”三個字是叫闆嗎?你能告訴我上京去掉“毛主席”三個字走了什麼程式嗎?
童祥苓先生今年已經80多歲了,在這個年齡的老藝術家中開通微網誌的并不多,童老先生在2017年6月就開通了微網誌,截止2021年2月22日,共發了123條微網誌,有13678個粉絲。
目前,在童祥苓先生的微網誌中已經删除了當時最先評論上海平劇院改動台詞的原帖,但我們依舊可以看到老一輩藝術家對于藝術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