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謙之客舫遇俠僧

楊謙之客舫遇俠僧

楊益,字謙之,浙江永嘉人也。自幼潇灑倜傥,不拘小節,博學多才,被任命為貴州安莊縣令。安莊縣,地接嶺表,南通巴蜀,蠻獠錯雜。當地人好養蠱使毒,不通禮儀文字,信奉鬼神,崇尚妖法。産出金銀、珠翠、珠寶。原來宋朝的制度,外派的官員離京,皇帝要親自問詢,臣工獻上一首詩詞,以此來看這人為官的才能。建炎二年丁卯三月,楊益奉旨離京。高宗皇帝問楊益說:你是什麼官職。楊益說:臣授貴州安莊縣知縣。皇帝說:你對安莊風土人情了解麼。楊益獻給皇帝一首詩:蠻煙寥落在東風,萬裡天涯迢遞中。人語殊方相識少,鳥聲睍睆聽來同。桄榔連碧迷征路,象郡南天絕便鴻。自愧年來無寸補,還将禮樂俟元功。高宗聽了這首詩,懂了恻隐之心說:你去那麼遙遠的地方,讓人憐憫。暫時前去上任,不用多久,就把你招回京中再行任用。楊益揮淚拜辭。

從皇宮出來,遇見了鎮撫使郭仲威。二人見禮完畢,仲威說:聽聞你榮任安莊,這可如何是好。楊益說:蠻煙瘴疫,九死一生。想要不去,可是走投無路。如果去了一定陷于死地,請你賜教。仲威回答說:想知道端詳,隻能和你同去問恩人周鎮撫,現在他被貶到連州,即日也要啟程。二人一同來見鎮撫周望。楊益叩首說:楊某最近被任命為安莊縣,還請指教。周望慌忙答禮說:安莊是蠻獠出沒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懂妖法,善于用蠱毒魅惑他人。若是能降服了他們,金銀财寶盡歸于你。若是降服不了他們,還要小心謹慎。你的夫人家眷,暫且不要帶歸去,恐遭當地官吏非禮。楊益聽了,淚流滿面,說道:這可怎生是好。周望看了楊益的苦楚說道:我現在被貶到連州任職,和你同路,到了廣東地界,再和你分别。一路上盤纏,你不用管了。楊益二人告辭出來,等了半個月有餘,跟着周望一起起身。

二人來到鎮江,雇了隻大船。周望、楊益用了中間幾間艙房。剩餘的船艙都是水手收錢來搭載别人的,總共搭了有三四十人。其中有一個遊方僧人,到湖廣武當山去燒香的。這僧人說是伏牛山來的,很是粗魯,不夠小心仔細。和他一個船艙的有十三個人,都不喜歡他,他倒是經常和這些人要茶要飯吃。和他一個船艙的人說:出家人都是慈悲小心,沒有貪欲,怎麼會讨我們的便宜。和尚回話說:你們這群小人,我要你們服侍我,沒有嫌棄你們就夠了。嘴裡千小人,萬小人的罵衆人。衆人氣不過,有罵和尚的,有要打和尚的。這僧人不慌不忙,随手指着罵他的人說:不要罵。那罵的人就出不了聲音了。指着打他的說:不要打。那打他的人手就不能動了。這些人都呆了,一堆坐在船艙裡,隻是不停的翻白眼。有一個旁邊的人,看見如此模樣,大聲叫起來:不好了,有妖怪在這裡。各個船艙的人聽見都出來觀看,也驚動了周望和楊益。二人走到艙門口觀看,也吃了一驚。正要問和尚,和尚看見二人是當官的,便起身對二人施禮說:小僧是伏牛山的僧人,要去武當山随喜的,偶然搭在寶船上,被衆人欺負,望二位大人做主。周望說:打罵你,雖然是他們的不是,你這樣做,也不符合出家人慈悲為懷的道理。和尚回話說:既然二位大人替他們讨饒,我就不計較了。用手摸不會說話的人說:你自說。這啞巴的人,就能說話了。又把手去扯癱着的人說:你自動。這癱的人,就能擡起手了。就好像演戲一樣,滿船的人都一起笑了起來。周望悄悄的對楊益說:這和尚必定是個懂法術的,我們正需要這樣的人,何不留他到你船艙裡住着。楊益說:說的是,我船艙裡沒有家眷,可以讓他住。于是對和尚說:你既然和他們不和,就到我船艙裡去住吧,平常粥飯,不要嫌棄。和尚說道:不敢打擾。兩人就此住在一起。

過了三四天,二人早晚說一些經典或者閑話,和尚都能對答。楊益也經常說一些路上的可憐話,來打動和尚。又對他說:要去安莊縣做知縣。和尚說:去安莊做官,一定要打點停當,才可以去。楊益将自己窮困潦倒一事說了。和尚說:小僧姓李,原籍是四川雅州人,有親戚遷移到威清縣居住。我家還有兄弟姐妹,我回去,替你找一個有法術有手段的人,和你一起去,才能保你無事。要是找不上人,你不可以輕易前去。我暫且不上武當山了,陪你前去上任。楊益再三緻謝,把心腹之事都說給和尚聽。這和尚見楊益開誠布公,為人又平易本分,和尚更加敬重他了。知道楊益很窮困,從自己的褡裢中,拿出了十兩金子,五六十兩碎銀子,送給楊益做盤纏。楊益再三推辭才接受了。不知不覺在船中已經度過了半個月有餘,到了廣東瓊州地界。周望對楊益說:我往東走就是連州了,現在把你托付給好心動的長老,就在此作别吧。又叮囑了和尚幾句,安排了酒席,吃了半日酒,就此分别。

又走了幾天,來到了偏橋縣地界。和尚對楊益說:這就是我家的地方了,把船停靠在碼頭,我上去找人,你在此等候。和尚背上褡裢,拿上禅杖,告别去了。一連去了七八天,音訊全無。等的楊益十分心焦,但卻堅信和尚是個有信義的好漢,不會诓騙自己,每日都是懸懸而望。到了第九天,隻見和尚領着七八個人,挑着兩擔箱籠,若幹吃的東西。擡着一乘有人的小轎,來到船邊。掀起簾子,走下來一位美貌女子,大概二十四五歲的模樣。和尚引着女子與楊益相見,對楊益說:這時我的親侄女,守寡在家裡,我特地讓她來服侍大人。她自幼學了一些法術,大人以後,凡事都依着她,可保你無事。天色已晚,和尚一行人就在船上歇了。丫環門去燒火做飯給衆人吃了。李氏用銀子賞了船家。吃罷酒,衆人都去睡了,楊益和李氏到官艙裡休息了。

第二天,和尚起床,和衆人吃了早飯,就告别離去了。對李氏說:我吩咐你的事,你要務必小心,不可托大。榮遷之日再會。且說這李氏不僅長得妖娆美貌,更是秉性溫柔,十分伶俐,天資聰明,和楊益彼此相愛,好像一對結發夫妻。又行了數十日,來到了一條河上,這河東通巴蜀川江,西通滇池夜郎。諸江會合的地方,水勢十分湍急,無風起浪,十分難渡。水手需要吃飽飯才好開船過江。一但開了船,風急浪大,不能停手。更何況江中都是鋒利的暗礁,要十分小心。船上的打點完畢,将要開船,隻見李氏慌忙對楊益說:不可開船,還要躲避三日大風,才能過去。楊益說:現在沒有風,為什麼不開。李氏說:這大風隻在頃刻間就要刮起來了,要我說,快把船停放到浦裡去,躲過大風。楊益正要試試李氏的本事,就叫水手把船停靠到浦裡。水手說旁邊有個石汜浦,人家很多,什麼都有,正好停靠歇息。水手剛把船撐到浦子口,就見大風從西北角上吹了起來。剛開始隻是揚塵,後邊就吹倒樹木,翻起滔天巨浪,鬼哭神嚎,十分驚人。這陣大風不知道吹壞了多少船隻,直到日落時分才停息。

第三天,又刮起了風,到了午後,風停了。有幾隻小船,載着集市上的貨物來販賣,楊益見李氏不僅懂得法術,還知曉天文,心中十分歡喜。就讓船上的人買了新鮮的果品,奉承李氏。有一隻船上有個賣蒟醬的,楊益說:我隻聽說蒟醬是滇蜀之地的美味,也沒有吃過,何不買一些給李氏吃。讓水手去問價錢,說是五百貫錢。楊益說:小厮,去問夫人讨些錢來買醬。小厮來問夫人讨錢,李氏說:這醬不要買,買了有麻煩。小厮回複了楊益。楊益說:買一罐醬能有什麼麻煩,肯定是嫌貴了,不舍得出錢。然後用自己的錢給了賣醬的蠻子,拿着醬來到艙裡品嘗,這醬是香氣襲人,顔色如紅瑪瑙一樣可愛。吃在嘴裡,十分甜美。李氏看見了慌忙拿了蓋子蓋住,說道:老爺不可以吃,麻煩馬上就來了。這蒟醬咱們這裡沒有,産地在南越國。其木似谷樹,其葉如桑葚,長二三寸,不肯多生。九月後,下霜後才能成熟。土人采摘了,醞釀成醬。進獻給王家,十分珍貴。這個是偷出來賣的,事情已經敗露了。

原來這蒟醬是都堂讓縣官差遣當地富戶去南越國,用重金購買的,都堂都不敢享用,是要進獻給皇帝的奇珍。富戶千辛萬苦,花費了無數錢财,才得來這一罐。正要換個銀罐子來盛,送給縣官,卻被這蠻子偷了出來。富戶因丢了醬,十分慌張,派人四散緝拿,就好像死了人一般。有人給富戶通風報信,富戶押着蠻子,架着一搜快船,二三十人手持刀槍,鳴鑼追擊,殺到楊益船上來了,要來取醬。那船還有半箭之地。楊益聽見風聲緊了,十分慌張,躲在船艙裡,不知如何是好。李氏說:我讓你不要買,如今惹出麻煩,這些蠻子們,動不動就動刀動槍的,哪裡顧忌什麼禮法。然後讓楊益不要慌張,讓小厮取來一盆水,念了個咒語,朝着水裡一劃,隻見那快船,就如同釘在水裡一樣,不管怎麼撐就是不動。船上的人都驚慌起來了。大叫到:官船上有人會妖法,快去請人來鬥法。這時李氏已經叫水手過去說:各位不要着急,官船隻是在此地避風,因有人拿了蒟醬來賣,我們不知就裡,買了這醬,但卻不曾動。現在原物送還,錢也不要了。快船上的人見這麼說,又聽聞不曾吃了他的醬,說道:隻要原物奉還,你買醬的銀子也還給你。然後把醬送回去,對方還了銀子,兩邊都不曾動刀兵。李氏把手在水盆裡畫了幾畫,那快船就飄了出去。楊益說:這次多虧了夫人,才躲避了這場禍端。李氏說:今後你隻要聽我的,保管你沒事。

次日,風也停了,衆人吃了早飯,開船過江了。又走了幾天,到了安莊地界。本縣的吏書、門皂人役都來參拜迎接。安頓好夫人行李後,楊益到了後堂和徐典吏相見,吃了酒席。飲酒之際,楊益對徐典吏說:我初來乍到,不知道風土人情,還請你指教。徐典吏說:我還需要長官扶持,不敢當此言論。這裡和馬龍連接配接,馬龍有個薛宣尉司,他是唐朝薛仁貴的後人,富可敵國。當地的蠻獠,都受其限制。本縣衙門有個慣例,長官入職後,先去看望他,他才來回禮,彼此禮尚往來。還請長官留意。楊益又問此處離馬龍多遠。徐典吏回答說:大概有四十餘裡。然後兩人又說了一些當地的事務,喝完酒,各自散了去了。

楊益對夫人說了薛宣尉司的事,李氏說:宣尉年紀小,很是聰明,要是小心和他處好關系,不僅可以得到他的錢财,我們今後還得依靠他。我們不可托大,說他是土官,也不可怠慢他。又說到:三日内,有個穿紅衣服的妖人要來攪鬧,來見你時,你千萬不可被他哄騙的站起身來,不要理他。楊益一一記在心裡。過了三天,楊益到城隍廟上過香,就到公堂上就坐,下屬都來拜見他。隻見台階下有個穿紅布員外領、帶頂方頭巾的土人,走到楊益面前,也不下跪,口裡說道:請起來,給老人作揖。楊知縣問他:你是什麼地方的老人,和我這衙門有什麼關系。老人也不回答他,隻是不停的說:請起來,給老人作揖。楊知縣不理他,隻是他三番五次在自己面前無禮,又見旁邊看熱鬧的人多了,有損威嚴。隻記得夫人叮囑說不要起身。當時氣急了,哪裡顧得了别的,就讓皂吏上前拿下去,照實打。衆皂吏一哄而上,把老人拉下去,打了十大闆。旁觀的官員都來求饒,楊益這才把他趕出去。老人一邊走一邊說:不要慌。

今天本來是知縣坐堂的好日子,不想被人攪鬧,楊知縣悶悶不樂的退了堂。李氏說:我吩咐你不要理這個穿紅衣服的人,你怎麼又和他計較。楊益說:我聽你的話,并不曾起身,端端正正的坐着,隻是打了他十大闆。李氏說:他是來鬥法的,你若起身,他便夜來變成妖怪來作怪,百般恐吓你。你如果怕死讨饒,這縣官就是給他做的。那些門皂吏書,都是他一路的,哪裡有人肯站在你我這邊。如今他被打了,他卻不來吓唬你了,今夜一定會來取你的性命。楊益不知如何是好。李氏說:不妨事,你且放寬心,晚上自有道理。到了晚上,吃了飯,收拾停當。李氏先把白粉灰按照方位,畫了四個符,中間也畫了一個符。就叫楊益坐在中間符上,對他說:夜裡如果有怪物來驚吓你,你切記不要動,隻是端坐在符上,不要怕他。李氏說完,在箱子裡拿出一個三四寸長的大金針,用香燭朱符供奉在神像前,坐在白圈子外等候。

約摸到了兩更時分,耳邊聽見風雨之聲大作,越來越近了。到了房門口,如同裂帛聲響,飛到房間裡來。這個怪物,如同茶盤大小,看不真切,向着楊益撲了過來。到了白圈子外,被擋住了,繞着圈子不停的飛。李氏念動了咒語,把神符望空燒了。這怪物在外邊飛的更急了,說時遲,那時快,李氏雙眼定睛,看着這怪物,大喝一聲:住。一手将怪物按在地上,仔細一看,好像一隻大蝙蝠,渾身黑白花紋,長着一個鮮紅的長嘴,看了十分怕人。楊益驚得呆了,半天才回過神來。李氏說:這個怪物是老人的化身,若是把它打死在這裡,那老人就死了。恐怕不好收手,他的子孫也多了,一定會來報仇,我暫且留着他的性命。把兩片翅膀疊在一起,用金針釘在白圈内的符上,這怪物再也動彈不得。拿了籃子蓋好,擔心貓鼠之類的偷吃了。

次日,楊益早起升堂,隻見有二十來個老人,衣服齊整,跪在知縣面前,說道:我們都是龐老人的親戚,龐某不知道高低,昨晚沖撞了老爺,被拿住了。還望開恩,饒他一回,小人和他一定會來孝敬老爺。楊益說:你們既然知道,我如果沒有本事,也不敢來這裡做官。如今我不殺他,看他怎麼逃生。衆老人說:實不相瞞,這縣裡的事以前都是他們幾個把持的,不讓官府做主。如今知道了老爺的厲害,再也不敢冒犯了,饒了龐老人一次,縣裡的人自然歸順。楊知縣退堂,來後衙見了李氏。李氏說:等明天他們再來求饒,才可放他。

又過了一夜,楊知縣升堂,衆老人又跑來求饒。楊知縣說:看在你們衆人的面子上,暫且饒他一次,下次再無禮,決不輕饒。衆老人拜謝而去。到了夜晚,李氏走進白圈,拔出金針,那個怪物飛走了。剛飛到家裡,龐老人就從床上爬了起來,謝過衆老人說:差點見不了諸位了。這知縣還行,他的夫人可是厲害了。她的法術,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比我們的厲害多了。過幾天,諸位和我一切置辦禮物去磕頭,再也不要去惹事了。

楊益回到後衙,李氏已經為他準備了厚禮,讓他去探望薛宣尉。楊益連夜啟程,到了天明到了馬龍地界,到宣尉司門前通報,薛宣尉親自來迎接。邀請他到花園中赴宴,薛宣尉見他雖然瘦小,卻是很有學問,又善于言談,能作詩,能喝酒。于是趁着酒興來試楊益的才華。讓人拿出一面紫金古鏡來,對他說:這是紫金鑄造的,沖瑩光潔,悉照秋毫。鏡子背面有四卦,按卦敲它,有四種聲音,中間則是黃鐘之聲。漢成帝曾經拿着鏡子給飛燕畫眉。楊益看了古鏡,做了一首詩:猗與茲器,肇制軒轅。大冶範金,炎帝秉虔;鑿開混沌,大明中天。伏氏畫卦,四象乃全。因時制律,師曠審焉。高下清濁,宮徵周旋。形色既具,效用不愆。君子視則,冠裳俨然;淑婉臨之,朗然而天。妍媸畢見,不為少遷。喜怒在彼,我何與焉?楊益寫完文不加點,拿給薛宣尉看,見寫的如此好,不覺交口陳贊。又拿出一面小鏡子,讓他再作一首。楊益又作了一首:察見淵魚,實惟不祥。靡聰靡明,順帝之光。全神返照,内外兩忘。

薛宣尉更加敬服楊益,一連留他住了五日,每日盛情款待。楊益要告辭而去,薛宣尉再三挽留,問楊益的年齡。不成想楊益三十六,宣尉二十六,年長十歲。于是二人結為兄弟,彼此歡喜。又擺酒送行,送給了楊益二千兩的金銀酒器。楊益再三推辭後才接受。楊益拜别了薛宣尉,回到縣裡。隻見龐老人和一幹老人,備下禮物和每人一百兩銀子,共有兩千餘兩,送到縣衙來了。楊益見他們如此殷勤,就留他們在縣衙吃了酒飯,方才送走。

按照舊列:夷人告狀,不管準還是不準,需要現交三錢狀紙錢。狀子多的時候,也有好多收入。如果遇到人命官司,若是願意和解,需要估算兇手的家業,請知縣把家産分成三股,一送給知縣,一股給了苦主,一股留給兇犯。如此就是好官府了。蠻夷中還有一種風俗,如果遇到過節,百姓都來給知縣送禮。楊益在安莊三年有餘,得了好些錢财。都寄托在薛宣尉府中,宦囊十分豐厚了。一天,他對薛宣尉說:知足不辱,我在這裡,承蒙兄弟的厚愛,現在積攢的錢财也做夠過日子了,馬上要辭官還鄉了。我這裡積攢的财物,如何弄到家中,還望兄弟幫忙。薛宣尉說:你既然已經辭職了,我也不留你了,你的财物,我自會派人給你送到船上去,不勞你費心了。楊益告别薛宣尉,回到縣裡,召集龐老人等一衆老者,分給他們一些小禮物。起身之日,百姓都擺列香花燈燭來送行,見楊益沒有什麼行李,隻有幾個來時的箱子,卻不知财物早就送到了船上。

走了一個月有餘,來到了舊時停船的地方,停在岸邊,隻見和尚和幾個人都在岸邊等候。上船和楊益相見了,歡喜無限。當即設宴,聊叙離别之情。楊益把在縣裡的事一一說了。和尚說:我今天前來,沒有别的說得,隻為我侄女而來。她原來是有丈夫的,隻因你的緣故,才讓她陪伴你到安莊縣裡幫助你。謝天謝地,平安無事歸來了,李氏還要送還給他原來的丈夫,财物任憑你處置。楊益聽說了和李氏雙雙大哭起來,楊益又是自殺,又是願意舍去錢财,都要和李氏在一起。可是并不被和尚首肯。到了第二天了,和尚将所得的錢财分成十份,楊益六份,侄女李氏三份,自己一份。讓李氏和楊益分别,二人大哭不止,好像生離死别一樣,最後還是分開了。由和尚将楊益護送到臨安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