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作者:南書房

提起“女排精神”,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女排精神包括了永不放棄、頑強拼搏等優秀品質,是當今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界80年代,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女排世界杯中,中國女排和日本女排在此狹路相逢。經過激烈的比賽,随着裁判的最後一聲哨聲吹響,中國女排以17比15赢得了這場艱難的戰役,奪得了世界冠軍。

自此,中國女排開啟了“三連冠”的輝煌,也實作了中國體育在世界上的偉大突破。

而在這背後,離不開女排姑娘們的努力。除了著名的“鐵榔頭”郎平以外,女排隊裡還有一位以“攔網”出名的女将,曾用她的“銅牆鐵壁”攔住了日本隊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進攻,她就是在當時被譽為“天安門城牆”的女排運動員周曉蘭。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h1>

作為中國女排的功臣,周曉蘭在退役之後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退役後,她曾進入著名的上海體育學院學習進修,畢業後更是直接進了國家體育委員會,分管她最為熟悉的排球,并被上級任命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排球處”處長,前途一片大好。

值得一提的是,周曉蘭不僅富有實戰經驗,且情商很高,與上司的關系非常好。身為一名退役老将,她非常熱愛自己曾經從事的排球事業,更是在工作中積極推動中國女排事業的發展,嘗試改變訓練模式,采取了引進外國資金等重大舉措,極大地推動了排球事業乃至當時整個體育文化市場的發展。

當然,上司也看出她不僅高情商,且具有很強的上司能力。于是在1994年,年僅38歲的周曉蘭被任命為了國家體育委員會球類司副司長,同時兼任排球處處長,等同于副廳級職位。此時,周曉蘭一時風光無限。

可是,沒有永遠的冠軍,女排在經曆了“三連冠”、“五連霸”之後,開始走下神壇。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90年代前後,女排開始走下坡路,在世界上各個大賽中的排名也是一路跌下神壇。1992年,更是出現了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醜聞。此舉無疑給了女排最沉重的一擊,國家體育委員會也倍感壓力,要求當時女排的負責人周曉蘭作出解釋。

不得不說,女排成績的下跌是多方因素造成的,周曉蘭也深刻反思了自己,決定聽從當時老友袁偉民的意見舉行記者招待會,向大衆作出一個交代。

然而,這一決定遭到了全體女排全體成員的反對,而後,這場記者招待會也迫于壓力取消。

此事過後,周曉蘭的工作卻開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為重振女排雄風,周曉蘭代表當時的中國女排,開始動員當時在美國執教美國女排的郎平回國,兩人自共同訓練開始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二人都非常熱愛排球、熱愛祖國。經過周曉蘭的勸說,郎平終于答應了周曉蘭,回國執教女排。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可是,後來周曉蘭突然接到通知,郎平回國的一切事務她不必再過問經手,此事已經全權交給其他人,甚至郎平的接機她也不必去。

然而,倔強的周曉蘭仍堅持要去接好友回國,對此,上級卻要求她寫申請,證明自己是以個人身份去接郎平的。周曉蘭認為,郎平回國是自己從中周旋促成的,而如今,她卻連接配接好友下飛機的資格卻沒有,實在是令人費解。

之後不久,周曉蘭認為,在這種氛圍中工作太過于壓抑,令人無從适應,便于1995年送出了辭職申請。

上級上司曾多次挽留她,讓她認真考慮決定。當時的周曉蘭職位已經至副廳級,而且她也為女排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周曉蘭堅持自己有“個人原因”,堅持了自己辭職的決定。

辭職以後,周曉蘭也拒絕了多國球隊的執教邀請,過起了自己平淡日子。

當時,周曉蘭的丈夫在美國大學執教,二人長期兩地分居。周曉蘭的骨子裡是一個顧家的女性,十分向往家庭生活。于是,周曉蘭在辭職之後,帶着女兒去往美國與丈夫團聚。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去往美國後,周曉蘭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家庭中,操持家務,教育女兒,日子非常的幸福。

許多人曾去采訪周曉蘭,期望從她口中得到中國女排的消息,對此,周曉蘭卻從未對任何人提起過女排,慢慢地,她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3">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h1>

周曉蘭是江蘇南京人,父母都是知識分子。

20世界60年代,周曉蘭的父母積極響應國家振興西北工業的号召,一起去往山西太原工作,而周曉蘭則被留在了上海的外婆家,由外婆照料她。好在外婆非常疼愛周曉蘭,雖然父母都不在身邊,周曉蘭仍舊還是度過了一個非常快樂童年。

1966年,父母決定将周曉蘭接到身邊,周曉蘭非常高興。此後在成長過程中,周曉蘭的父母一直秉持着嚴格教育的原則,也讓周曉蘭練就了堅韌不拔的優秀品格。然而,快樂的日子并沒有一直持續下去,就在4年後,周曉蘭的父母被下放到了山西的一個山村。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雖然在村裡缺衣少食,但是,13歲的周曉蘭還是長到了一米七多。山村地形十分崎岖,也非常簡陋,離水源非常遠。要是想喝水,必須去很遠的地方一擔一擔挑回來。

周曉蘭個子雖然高,卻從來沒有幹過挑水這樣的活,而且她隻是一個孩子,力氣也不大。在挑水的過程中常常摔倒,水經常倒了一地。盡管如此,她卻從來不抱怨,隻是默默地傳回去,重新裝水挑水。山村的艱苦歲月,深深地磨砺了她,使她養成了堅忍的品行。

一年冬天,周曉蘭正走在回家的山路上,當時天已經開始黑,周曉蘭發現前面的山路上居然有一隻大野狼。此時,大野狼的眼睛冒着綠色的光,正在緩緩地向自己靠近。這可吓壞了周曉蘭,她想跑,同時也知道,自己是跑不過野狼的,隻能躲!

她環顧四周,看到附近的小山上有一個山洞。便馬上飛奔過去,藏在了山洞最裡面,還在山洞裡找了一塊尖尖的石頭,心想,若是野狼發現了自己,就和野狼拼了!

幸運的是,野狼并沒有發現她。可是,周曉蘭還是不敢離開山洞,一直等到天已經完全黑了,這時,大家發現周曉蘭還沒有回家,便開始尋找她。

終于,一位老爺爺發現了周曉蘭,周曉蘭便跟着爺爺回了村,看到家門口的媽媽,周曉蘭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媽媽嚎啕大哭。

經過這事以後,周曉蘭更加的堅強。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4">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h1>

1973年,太原市舉辦市運會,當時年僅16歲的周曉蘭也報名參加了,雖然才16歲,個子卻已經長到了一米七六,十分引人注目。

當各地運動員入場時,周曉蘭吸引了當時太原體校籃球教練的注意,教練覺得她是個練籃球的好苗子,便将她選入了籃球隊。

不巧的是,當時籃球隊早已滿員,于是,周曉蘭便被調劑到了當時人數還不夠的排球隊進行練習,原計劃是等之後再換班。卻沒想到,周曉蘭在這裡遇到了自己鐘愛一生的排球,再也沒有換過班。

在當時,16歲的周曉蘭在一群體育生之中,年紀已經算是比較大的。體校的訓練非常艱苦且枯燥,每天高強度的練習讓隊裡許多小姑娘叫苦不疊,甚至還被累得哇哇大哭。對此,周曉蘭并不覺得辛苦,反而對排球愈加感興趣。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随着訓練的進行,周曉蘭的實力也越來越強,她不斷地突破自己,最後入選了山西省女排隊。

當時,青年排球世錦賽在巴塞羅那舉行,中國國家青年隊在各省市優秀運動員中挑選精英參賽,其中有一個硬性标準:這次比賽要求參賽者年齡必須為20歲以下。

此時,年紀不到20歲、身高卻有182厘米的周曉蘭引起了青年隊的注意。最後,球技精湛的周曉蘭順利入選國家青年隊,代表國家出征青年排球世錦賽。

在這次比賽中,中國女排摘得了亞軍,而在球隊中擔任“主力副攻手”的周曉蘭則被國家隊看中,回國後進入國家隊集訓。

起初,周曉蘭聽到教練說出這個消息時,完全不敢相信是真的。和教練再三确認這是真的以後,周曉蘭高興地跳了起來,“以後我就是國家隊員啦!”周曉蘭心裡想。

女排5連冠功臣周曉蘭,退役後官至副司長,1995年辭官後移居美國一、位至副司,辭職赴美。二、下放農村的艱苦歲月三、大器晚成的“銅牆鐵壁”

就這樣,周曉蘭16歲開始入門,僅僅經過了4年職業排球訓練,就進入了國家隊。憑借着出色的球技和睿智、頑強的品質還有過硬的心理素質,進入國家以後,她在國家隊中擔任了主力隊員,随着國家隊出戰各種大賽,實屬“大器晚成”。

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面對東道主日本,周曉蘭臨危不懼,敢想敢打,她用自己的身體,為中國女排築起了“銅牆鐵壁”,讓日本對的強攻止步于此,最後獲得了勝利。

周曉蘭移居美國之後,也會時常懷念當時訓練的艱苦歲月,面對外界的各種流言蜚語,她也隻是微微一笑說:“感謝祖國的栽培,我才有今日的成就,我無比的熱愛我的祖國,隻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

如今的周曉蘭,日子過得舒适而惬意。有空的時候,她也會去當地的學校,教教孩子們打排球。她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她的青春也全部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中國女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