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結束的東京2020奧運會增加了空手道、棒壘球、劃闆、沖浪、攀岩5個新項目。沒想到再過三年,空手道、棒壘球就會淪為巴黎奧運會的“棄兒”,頂替上位的是街頭流行的霹靂舞。是以空手道被一些媒體稱為奧運“一輪遊“,這是為什麼呢?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日本空手道項目的增設與取消</h1>
奧運會有一套固定運作模式:每屆項目5年前敲定。這樣才會給東道主留出準備時間,比如場館、新聞中心、選手村建設等等;其二是給國際奧委會留夠協調時間;三是給運動員的訓練、選拔、比賽預留周期。
随着時代的變化,需求的多元化,國際奧委會提出了精簡辦奧運、性别平等、滿足年輕人需求三大元素。巴黎奧運會報請國際奧委會準許,共設32個大項,329個小項,新增霹靂舞、滑闆、沖浪、攀岩四個新項目,取消空手道和棒壘球兩個大項,減少了10 個小項,現代五項由兩天減少為90分鐘。還取消舉重4個級别、男子50公裡競走、男女帆船RSX級,以逐漸實作精簡之目标;男女混合項目反而由18個增至22個,進而實作了奧運會男女比例的平衡。
五年前,國際奧委會在巴西裡約通過了日本傳統項目空手道成為東京奧運會新增項目,共設8枚金牌,比我們“國球”乒乓球還多3枚,算不上大項,可屬中項。這8枚金牌,分别由伊朗、埃及、意大利、塞爾維亞、法國、西班牙、保加利亞、日本選手瓜分。中國隊成績平平,尹笑言獲得了1塊銀牌、龔莉獲得了1塊銅牌。國際空手道聯合會有會員組織130多個,遍及五大洲,經常習練者超過5千萬人。
中國選手 龔莉
巴黎奧運會取消空手道項目引發了國際體壇的強烈反應。比如,法國空手道協會主席弗朗西斯與東京奧運會上獲得空手道金牌的法國選手科斯塔,都呼籲将空手道項目繼續留在巴黎奧運會,他們的呼籲得到了不少法國議員的支援,其中有115名議員聯名信緻函國際奧委會,但均遭到拒絕。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7">空手道慘遭“一輪遊”的原因</h1>
據《北京晚報》介紹,有調查顯示,傳統體育觀衆已呈現老化趨勢,在25個主流運動項目中,觀衆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下的隻有5個,50歲以上的多達16個。針對當下年輕人的娛樂選擇越來越多的現實,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說:“與其不能指望他們(年輕人)找上門來,我們(IOC)必須有所作為。”是以,2014年12月IOC(國際奧委會)通過了《2020奧林匹克議程》,其中一項重要内容就是增加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這樣,出現在街頭、海灘、公園的滑闆、攀岩、沖浪等項目進入東京奧運會。這些新潮項目迎合了當代年輕人酷愛刺激、冒險,喜歡挑戰自我、特立獨行的特性,對奧林匹克運動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得到奧運大家庭的重視與熱捧,推動了相關産業的興盛和政府發撥款。相反,那些“四平八穏”的項目如不改革,便會失去人們的關注度。空手道盡管是奧運會新項目,但與其相似的項目屢見不鮮,這是它慘遭一輪遊的背景之一。
空手道是日本的傳統體育項目,憑借東道主主場優勢上位奧運會。從某種程度上看,空手道能夠進入奧運會享受了東道主的紅利。随着全球經濟的變化,申奧的熱度大不如昨,給東道主一些“特權”,用以激發申辦城市的動力,似乎成為“潛規則”。作為全球最負有盛名的時尚之都巴黎,不需要用空手道為自己撈金牌,将其棄之在所難免。
棒壘球是日本最熱門項目之一,東京奧運會火炬手中81歲的王貞治(浙江青田籍)就是家喻戶曉的“棒球之王”,盡管行動不便,蹒跚走進主會場時,全球電視觀衆仍為之動容。王貞治是與拳王阿裡、球王貝利比肩的世界級巨星,足見日本人對棒球的熱愛!
一個項目進不進奧運大不一樣。每屆奧運周期為四年,(東京奧運會因疫情延至5年),成為奧運項目後,哪怕像空手道這樣的“一輪遊”,國際奧委會206個成員中大多數都會在這個周期重視它,政府會在人、财、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我國在第一時間組建了空手道集訓隊,由著名教練管健民擔任總教練,推廣之快、影響之廣可想而知。況且“一輪遊”并非一騎絕塵,仍有卷土再來的可能性,比如,棒壘球是1992年進入巴塞羅那奧運會的,一直延續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直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6年裡約奧運會,兩屆被投票出局的。經曆了四屆奧運會,2020年東京奧運會重返賽場。如果空手道能夠總結經驗,與時俱進,說不定還會東山再起。過去有個說法:奧運會有28個基礎大項,其餘的均為臨時項目,而今“時局動蕩”,特别是疫情之後,不确定因素增多, 一切皆有可能。
奧運會周期,一般是不能改變的,一旦有變,多米諾效應不可預測。據悉,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經濟損失超過60億美元。電視轉播、贊助商、場館、門票、酒店、交通等等均需重新安排。
對運動員而言,拖後一年,老将也許可能喪失比賽良機,訓練周期則需重新調劑。本屆奧運會,我國摔柔項目整體成績下滑,是否與沒有調到最佳狀态或最佳狀态調過了頭有關呢?否則,很難解釋賽前戰功赫赫的名将紛紛落馬或與預期擦肩而過。
“牽一發而動全身”,除了奧運會之外,每年都有不少賽事,尤其是高獎金的商業大賽,關乎運動員的生計,為了國家榮譽,有些賽事會給奧運會讓路,是以奧運會賽期、項目、規則等等一旦定下來難以變更。東京奧運會延時一年,名稱仍為“2020”,而不能叫“2021東京奧運會”,受影響最大的是巴黎奧運周期縮短為三年,究竟影響多大,很難量化。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6">留給中國國術的反思</h1>
空手道曆史悠久,與中國國術的關系源遠流長,早在五百年前在日本流球島流行,後與中國的拳法糅合,稱為“唐手”。
中國散打
空手道的曆史不如國術悠久,而卻先于國術進入奧運比賽殿堂,許多方面值得國術學習、借鑒、反思。
巴黎奧運會新項目:霹靂舞、滑闆、攀岩、沖浪,不僅是年輕人的項目,更是西方文化的項目。何時東方文化為主導的項目能突破流行潮流,成為全球酷愛的體育弄潮兒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道繞不過去的課題。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華國術》雜志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作者:王友唐
責任編輯: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