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說到煙台遠近聞名的特産除了脆甜的紅富士蘋果當屬五花八門的海鮮了煙台海鮮有大、滿、鮮三大特點即個頭碩大、肉質飽滿、味道鮮美不僅享譽全國,每年還遠銷海外都說“到煙台不吃海鮮等于白來”那煙台有哪些海鮮值得一品呢?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蘇東坡願以千金換取01·鮑魚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北宋大文豪兼美食家蘇轼平生第一次吃鮑魚,吃的就是蓬萊、長島一帶的鮑魚。《鳆魚行》這首詩講的就是蘇轼如何為鮑魚所傾倒。當看到廚師将鮑魚端上來後,蘇轼覺得就連放鮑魚的案闆都在閃閃發光。尤其是在品嘗過鮑魚之後,蘇轼認為在鮑魚面前,其他山珍海味都黯然失色。他盛贊鮑魚“一枚何啻千金直”,覺得鮑魚的價值不止千金,真是鮑魚的忠實粉絲。除了蘇轼,王莽和曹操也十分喜愛鮑魚。

這裡是“中國海參苗種之鄉”02·海參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攝影:劉傑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蓬萊不僅有“人間仙境”的美譽,還有“中國海參苗種之鄉”的美譽。海參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六億多年,不僅是營養豐富的食品,還是十分珍貴的藥材。憑借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完善的海産品品質監管機制,蓬萊自2012年起就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海參苗種之鄉”稱号。在蓬萊繁殖、培育的海參苗種不僅能夠滿足當地的生産需要,還被運送到全國各地。

吃掉這“橫行霸道”的家夥03·梭子蟹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要問最霸道的海鮮是什麼,絕對非螃蟹莫屬。在煙台,最著名的螃蟹就是萊州三疣梭子蟹。萊州的梭子蟹不但個頭大,而且腿部粗壯,肉肥籽多,是海鮮中的一絕。因為梭子蟹屬于海蟹,離開海水後最多隻能存活一天,是以每到銷售旺季,當地人往往擠破了頭,争相搶購這“橫行霸道”的家夥。

“不賣單數”是規矩04·對蝦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攝影:袁克廷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對蝦是渤海灣的特産。之是以叫“對蝦”,是因為漁民打撈上來之後,看到成熟的蝦尾對頭、頭對尾地連在一起,便順勢以對計數。慢慢地,人們就稱這樣的蝦為“對蝦”。由于對蝦個頭較大,一對差不多有一斤重,而且寓意“成雙成對”,是以漁民往往成對出售。買對蝦的時候,如果當你付完錢漁民又往你的袋子裡扔了一隻蝦,那一定是因為你選的對蝦不是雙數。

不隻是“補”這麼簡單05·海腸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韭菜炒海腸丨圖檔:微網誌@拿勺子的Susan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海腸富含多種礦物質,營養豐富,是首選的滋補佳品。除了“補”,煙台海腸還有肉質細嫩、口感柔滑、味道鮮美的特點。據說,秦始皇第二次登芝罘島的時候正值早春,風浪過後,一大片淡紅色的海腸被留在沙灘上。當地百姓就用韭菜配以掏空内髒的海腸焙粉款待貴客,秦始皇品嘗後大加贊賞,稱之為“天下第一鮮”。因為味道奇鮮,海腸焙粉一直充當味精的角色,在沒有味精的年代大大滿足了人們的味蕾。

蓬萊土著“地生子”06·黃蓋鲽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蓬萊“地生子”又叫“黃蓋鲽”,是比目魚的一種,體形扁平,口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據清光緒年間的《登州府志》記載,“地生子”在蓬萊生長繁殖的曆史由來已久,是地道地道的蓬萊土著。“地生子”通體呈深褐色,身上有不規則的斑點,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由于富含硒元素,經常食用可以使皮膚光滑有彈性,色素斑不明顯。

平價的海珍07·海帶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煙台城事繪丨吃不夠的煙台海鮮

長島素有“中國海帶之鄉”的美譽,其中大欽島又被稱為“海帶島”,有60多年的海帶養殖曆史。長島一帶海域水質良好,溫度适宜,是以這裡的海帶顔色黑亮,肉質厚實,體型較大,營養豐富,加上相比其他海産品價格更親民,深受國内外食客喜愛。

美味的海鮮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煙台人“吃海”的傳統由來已久

富饒的物産加上娴熟的烹饪技藝

讓煙台海鮮以最驚豔的方式登上人們的餐桌

成為駐留在煙台人記憶裡的獨家風味

下期【煙台城事繪】将繼續帶來有趣又有料的煙台故事敬請期待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