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三國無雙中的夏侯惇VS關羽
夏侯惇的武力在三國演義中也是比較神奇的存在,一方面他對二三流的表現并不驚豔,另一方面他對戰超一流高手卻從來不虛,尤其是在與巅峰關羽的交手上,從呂布死後到長坂坡之戰前,這個期間的關羽可謂是神擋殺神,許褚、徐晃聯手被殺退,強如顔良、文醜也被輕易秒殺,然而夏侯惇幾次對戰關羽,卻從來讓關羽占不了什麼便宜,堪稱關羽的苦主,話不多說,來看看演義中夏侯惇的戰績。
夏侯惇
VS呂布:董卓焚毀洛陽後遷都長安,曹操孤軍追擊,中了李儒之計,被呂布、李傕、郭汜三路兵馬包圍,其中,夏侯惇對戰呂布,書中并沒有說兩人交戰回合,隻說“夏侯惇抵敵呂布不住,飛馬回陣”,呂布率領鐵騎掩殺,曹操大敗。
呂布
VS徐榮:在董卓大軍的沖擊下,曹操慌忙逃亡,卻又遇到徐榮埋伏,命在旦夕之時,夏侯惇及時趕到,直取徐榮,兩人交馬數合,夏侯惇刺徐榮于馬下,并殺散餘兵。
VS曹豹:曹操為了報父仇攻打徐州,見到陶謙後,夏侯惇直取陶謙,曹豹接下了夏侯惇,這裡嘉靖本和毛本的描寫略有不同,雖然都是“二馬相交,狂風大作”,但毛本夏侯惇和曹豹沒有分出勝負,而嘉靖本直言“曹豹敵不住夏侯惇,回馬便走”。
夏侯惇、樂進VS張遼、臧霸:曹操攻打徐州期間,呂布聽陳宮之言偷襲了兖州,曹操無奈撤軍回師兖州。在曹操和呂布的濮陽首戰,先是樂進與臧霸單挑三十合不分勝負,之後夏侯惇助戰被張遼截住,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沖出陣來。夏侯惇、樂進不敢交鋒,呂布乘勢掩殺。
VS呂布:之後陳宮設計,想曹操引入濮陽城内打算來個甕中捉鼈,城内一場混戰,靠着典韋曹操僥幸得脫,在快逃出生天時被呂布率軍追上,幸好是夏侯惇前來救援,與呂布大戰,一直打到黃昏各自引軍分散,雖然是兩軍混戰,但也是以主将為主的混戰(黃正甫本三國演義的描寫則是兩将單挑二十回合後各自罷軍)。
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鬥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可以說整個曹營對呂布的戰績都沒有夏侯惇好看,許褚最高戰績也不過是跟呂布打上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樂進、李典VS呂布:曹操和呂布互有勝敗,曹操先擊敗黃巾軍奪取糧草,期間還收服了許褚。不久,兩軍再戰,呂布和許褚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便派遣夏侯惇等五将圍攻,呂布抵擋不住。次日再戰,呂布中了曹操的埋伏,又是六将聯手向呂布殺來,這次呂布沒有與之交鋒,直接跑了。
夏侯惇、曹洪VS李傕、郭汜:曹操迎奉漢獻帝時,命夏侯惇為先鋒先行保駕,恰好遇到李傕和郭汜領兵長驅而來。夏侯惇和曹洪分别迎戰,大敗李傕和郭汜。
VS橋蕤:袁術稱帝後,曹操率領大軍征讨,袁術令橋蕤為先鋒迎戰,兩軍會戰于壽春界口。橋蕤當先出馬,與夏侯惇戰不三合,被夏侯惇搠死。
VS高順:曹操與劉備聯合攻打呂布的事情被呂布獲知,呂布先下手為強打劉備,曹操令夏侯惇為先鋒救援,呂布命高順迎戰,兩人交鋒,戰到四五十合,高順敵不住夏侯惇,敗下陣來。
拔矢啖睛、秒殺曹性:夏侯惇對高順緊追不舍,卻被高順軍中的曹性射中了左目,夏侯惇痛得怒吼一聲便匆忙用手拔箭,卻不慎連着眼珠子拔了出來。夏侯惇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便把眼睛塞進嘴巴吞咽下去;然後又挺槍縱馬,将曹性殺死。
夏侯惇拔矢啖睛
在嘉靖本中,作者給夏侯惇寫了一首評價極高的贊詩:
開疆展土夏侯惇,槍戟叢中敵萬軍。
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氣喚雙親。
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将逆賊吞。
孤月獨明勘比倫,至今功迹照乾坤。
首戰關羽:攻滅呂布後不久,劉備和曹操翻臉,拿下了徐州,曹操迅速擊敗劉備,重奪徐州,隻剩關羽苦守下邳,曹操欲得關羽,命夏侯惇為先鋒引出關羽,夏侯惇令人在城下辱罵。關羽大怒,引三千人馬出迎,與夏侯惇交戰。兩人大戰十數合,夏侯惇拔回馬便走,關羽大怒追趕,夏侯惇且戰且退,待引出關羽後,許褚和徐晃将其截住,結果二人被關羽殺退。
再戰關羽:關羽在殺退許褚、徐晃聯手後,欲回下邳,被夏侯惇截住厮殺,突圍不成,隻得引軍前往土山。
這算是争議很大的一戰,很多人認為這裡曹操為了生擒關羽,讓許褚和徐晃放水,筆者卻不這麼認為,如果說放水詐敗,那也應該是夏侯惇的任務,跟許褚、徐晃沒有關系,夏侯惇負責引出關羽,詐敗後誘關羽追擊。此時夏侯惇已經完成了這個任務,剩下許褚與徐晃的任務是截住關羽,讓他無法回營,這時候詐敗有任何意義嗎?阻攔人員都敗了的話,關羽不是就成功突圍了?
因為許褚和徐晃表現拉胯,是以還是夏侯惇再度出場截住關羽,讓他無法回營,關羽一旦回營,前面引關羽出營的戰鬥就是白費力氣了。如果此處沒有夏侯惇,關羽在殺退許褚與徐晃後,就已經成功回去了。
次日,夏侯惇為先鋒,領兵五千來搦戰。關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罵。關公大怒,引三千人馬出城,與夏侯惇交戰。約戰十餘合,惇撥回馬走。關公趕來,惇且戰且走。關公約趕二十裡,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隻聽得一聲炮響,左有徐晃,右有許褚,兩隊軍截住去路,關公奪路而走,兩邊伏兵排下硬弩百張,箭如飛蝗。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殺。公戰至日晚,無路可歸,隻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頭,權且少歇。
關羽
三、四戰關羽:關羽過五關斬六将,其中黃河渡口守将秦琪是夏侯惇的部将,是以夏侯惇率軍追趕關羽,兩人兩次分别大戰二十合,前後四十合(黃本、嘉靖本兩次均為二十合,毛本改為十合)。
當然,有人關羽不想殺曹操愛将令其難堪,是以手下留情,但是要注意,夏侯惇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殺關羽,而是為了活捉,是以即使不下殺手,那麼兩個人都一樣的,再者,關羽對戰夏侯惇時,已經是大怒狀态,沒道理在手下留情,何況兩人在下邳已經交手數次,彼此知根知底,可以說,從四次交手來看,夏侯惇稱得上是關羽的苦主,也是龐德之前曹營衆将對關羽表現最好的一個,真三國無雙中把兩人設定為宿敵關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惇曰:“活捉将去見丞相,等丞相放他。”關公大怒曰:“吾懼汝,非大丈夫也!”拍馬輪刀,直取夏侯惇。惇挺槍相迎。兩馬約戰二十合,又一騎飛到,大叫曰:“二将軍罷戰!”遂各自分開。夏侯惇問曰:“汝來何故?”使者曰:“丞相恐于路阻擋關将軍,特來告報。”惇曰:“丞相知他殺把關将士否?”使臣曰“未知。”惇曰:“若如此,不可放他去。”二将又戰到二十餘合,忽又一騎飛至,大叫:“二将軍少歇!”
VS趙雲:演義中夏侯惇最後一次單挑是對戰趙雲,是在博望坡之戰時,兩人交戰數合,趙雲詐敗,夏侯惇追趕,趙雲回馬交戰數合又走,由于是詐敗,是以沒啥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