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作者:天使譚評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一代宗師蕭長華

在梨園行中的醜行行當裡,有一位集宗師和伯樂雙重美譽的大藝術家,他就是為平劇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的蕭長華老先生。蕭長華老先生在梨園界有口皆碑,是菊壇中公認的伯樂,不僅自己戲演得好,還培養出了一批享譽梨園内外的平劇名家。像馬連良、馬富祿、茹富蕙、孫盛武、貫盛吉、譚富英、葉盛蘭、葉盛章、袁世海、詹世輔、艾世菊、李少春等人都在不同時期得到過蕭長華先生的教益,其為平劇藝術的傳承起到功不可沒的作用。

除醜行演員以外,富連成社的老生、小生、武生、青衣、花衫、花旦、武旦、銅錘花臉、架子花等行當的演員,無不得到他藝術方面的教誨,生徒可達數以千計實不為過。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一、生于梨園世家

蕭長華清光緒四年(1878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西,後來其祖先遷居到江蘇揚州,以務農為主。到了其高祖那一輩,為躲避頻繁的戰亂,舉家來到北京并定居下來。

蕭長華先生的父親名叫蕭永康,從小就被家人送到私人戲班裡學戲,曾與平劇形成的創始者程長庚、盧勝奎、餘三勝、楊月樓等名家同台獻藝。蕭永康有兩個兒子,老大叫蕭長榮,老二就是蕭長華先生本人。提起兩位前輩所起的名字,還有一段頗有意思的故事呢。蕭永康在清末搭三慶班演戲,和著名老生泰鬥盧勝奎是莫逆之交。在清代畫師沈蓉圃先生所畫的《同光十三絕》中,扮演諸葛亮的就是盧勝奎,是以他又有活“孔明”之美譽。蕭家喜得一雙貴子,上門賀喜的客人絡繹不絕,老友盧勝奎作為受邀佳賓與蕭永康高興地在一起推杯問盞。當酒過三巡時,盧老先生高興地打開話匣子,說蕭家姓蕭很有講頭,蕭乃為一種草木植物,如果起名“榮華”有吉祥和茂盛之美妙含意,即長榮、長華,意思為蕭家永遠與吉祥和茂盛緊密相聯。有了當年“活孔明”贈予的美名,兄弟二人就叫蕭長榮、蕭長華了。

至今,梨園圈兒中的老人都知道蕭家的老堂号,名字叫“榮華堂。”

二、從小到戲班學藝

蕭長華11歲開始進入梨園圈學戲,與哥哥蕭長榮一起拜老生名家徐文波老先生門下,他專攻老生,哥哥學習旦角。18歲那年,蕭長華又拜一代名醜宋萬泰先生為師,專攻文醜。但蕭長華是一個很有心的人,平劇藝術的生、旦、淨行行都學,而且學的還相當不錯,這也為其日後教戲打下了紮實基礎。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蕭長華14歲那年,師父徐文波先生借來了盧勝奎先生編寫的一套以三國演義為題裁的老劇本,讓跟随其學藝的少年蕭長華幫着抄一份。當給師父抄完以後,有心的他又額外抄了一份,為日後自己留着用。結果很湊巧,讓蕭長華先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若幹年後,正是憑着這本三國戲劇本捧紅了一批平劇名角兒。

蕭先生學藝時,正是清王朝逐漸走向滅亡的清末,腐敗之風漫延于各行各業,由此回首其創業道路的艱難可見一斑。其中有一次經曆的事留給他的印象最深,戲班班主本來一直安排他演傳統戲《玉堂春》中的一個醜兒。可當不久再演這出戲時,他的角色卻無緣無故的被别人搶去了,此事如果遇上一般的人早就鬧翻天了。但是蕭先生卻與衆不同,他既不争也不吵,悄沒聲地去演了戲裡另外一個沒人演的人物。當有人事後問起這事,豁達坦然的蕭長華說自己想法很簡單,争啊、吵啊沒什麼用,與其這樣不如把精力放在琢磨角色上面,就當是一次不同角色的磨練把他演好就是了,甭想那些與戲無關的東西。正是這樣寬以待人的心态,這樣平靜的處世哲學,這樣令人敬佩的從藝精神,成全了蕭長華先生以後藝術生涯中無論哪個角色都會演,而且哪個都演得挺好的一手過硬絕活兒。

三、辦科班兒女成一家

1904年,喜連成(後改富連成)平劇科班在北京宣武門外前鐵廠胡同成立,牛子厚為班主(東家),葉春善任社長。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喜連成創始人(右起)葉春善,蕭長華,唐宗成

富連成科班曆時40餘年,是自清鹹豐、同治以來,延續時間最長,組織規模最大,培養平劇藝術人才最多的一個科班。葉春善先生和蕭長華先生志趣相投,私交很好,葉先生力邀蕭長華到喜連成科班任總教習。當時蕭先生風頭正勁,與不少大腕兒級名角同台獻藝,盡管這樣,為人謙和的蕭先生仍然覺得難以擔此重任。不過心誠的葉春善先生幾次登門蕭家府上,蕭長華先生才最終答應下來。從1904年到1940年,蕭長華先生當了三十多年總教習。在科班裡蕭先生除了教授醜戲本行外,還教授生、旦、淨各行當角色。因為其早年學戲時就愛琢磨,各行當角色都能駕馭,基本上一人就能教一整出傳統戲。為了專心執教,正值演出黃金時期的蕭長華先生竟然整整八年沒有登台,一心撲在教戲上。

蕭長華先生和葉春善先生合作一直很愉快,後來蕭先生的弟子馬富祿見此,熱心腸兒的他遂為雙方兒女做媒,兩家一拍即合。由蕭先生的兒子蕭盛萱娶了葉春老的四女兒葉惠蓉,有道是“好上加好、喜上添喜”,進而亦成就了一段梨園姻緣。

三、教書育人、傳道授業

蕭長華先生集一生心血創立的醜角藝術廣博精湛,令無數人為之稱道。其特别善于運用自己獨特的唱、念、表情、身段、步法、扮相等全面的藝術手段,以現實主義的表演方法去塑造了無數活生生的人物形像,是中國平劇曆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重量級人物。他的表演體系的建立有如下之特色,即不同于一般的流派,并不以具體單一的唱、念、做的模式傳世,而是以其獨特且易于接受的表演藝術,水到渠成自然地形成自平劇問世以來醜行演員的範本,并長期影響到生、旦、淨諸行當。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馬連良與蕭長華

行家評論蕭先生對在傳統戲中所扮人物的揣摩,有無微不至,無神不具的神韻與天賦,并可娴熟地将嚴肅、深刻的藝術手法運用到各類人物的刻畫當中。蕭先生是繼承清末民初劉趕三、宋萬泰等人醜角藝術之後的又一位集大成者。他塑造的人物有入骨而不露骨,細膩而不瑣碎,于诙諧寓莊重,風趣中顯深沉,絕無貧、俗、花梢之弊,所扮演人物均以格調高雅著稱。其中正面人物重點突出其風趣可愛的一面,反面人物則着重揭示其卑賤内心的奸詐,總之,蕭長華先生所飾演的忠奸善惡等人物無不刻畫地傳神妙肖。

解放後,蕭長華先生長期擔任中國戲曲學校校長一職,而且先生高壽,去世時年近90高齡。

蕭先生除了教戲給自家子孫以外,一生教過的學生無數。其生前無論哪家大人帶孩子找他來學戲,蕭先生都熱情歡迎,而且根據學藝少年的基本條件推薦所學行當。有時一些名角并不願意具體接收或傳藝給剛入戲圈的孩子,蕭先生就親自上門苦口婆心地勸說,以求成人之美。縱觀蕭先生教書育人生涯就會發現,經他領進梨園大門進行點撥而後成為當紅名角的有很多,但老先生為人處世很是謙和,從不把這些挂在嘴邊上或記在自己的功勞薄上。凡是哪個學生想學戲,他都會用心教,中國有句名言:“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蕭先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被一緻稱為菊壇中的伯樂。

四、一生将忠孝禮義看得很重

蕭先生一生心胸寬廣,尤其是寬以待人方面。據其後人蕭潤德先生講,這也是受師父徐文波老先生的影響,徐老生前就是一位古道心腸的熱心人。蕭家曾搬過幾次家,但蕭先生總是将徐先生的遺像擺在适當位置,天天敬香祭拜。

徐先生病故後,葬在陶然亭西邊的龍泉寺一帶,蕭先生每年清明節必去祭掃。随着時光的久遠,墓地周圍雜草荊棘叢生,日漸荒涼。見此蕭先生心中很是不安,暗暗發誓,一旦自己有了錢,第一件事便是重修師父的墓地。後來天遂人願,蕭長華先生應百代公司之邀灌制了幾張唱片,得到一些報酬,他拿出酬金中的一多半(300塊大洋),重修了師父徐文波先生的墓地。

後來蕭先生得知頤和園拆除外圍牆的消息,有廢棄的城磚無人要,于是就雇人用馬車拉回到墓地。又找工匠在墓地周圍修建了圍牆,圍牆入口處還修建了一個鐵栅欄門。重修完畢後,蕭長華先生專門請來梨園行的衆多弟子一同瞻仰,并親手把鐵門鑰匙交給徐文波老先生的後人。後來又囑咐兒子蕭盛萱,讓他記住每年清明時節一定要前來祭掃。

五、蕭長華與弟子親如父子

蕭長華先生與很多弟子雖無血源關系,但都建立了一種不是父子卻親如父子的感情關系。當年有個孩子(注:為尊重本人,名字隐去),因為個人條件所限,每每隻能在戲中跑跑龍套。天長日久,蕭先生看到他經常在一旁發愣甚至有點發傻的場景,心中非常不安,惟恐其這樣下去日後演不上大戲沒飯吃。就把他叫到身邊,語重心常地告訴這個孩子:“别人演戲的時候,你可千萬别閑着,把别人演的戲都在心裡記下來,以後一準兒用得上……”

因為蕭先生自幼就特别有心,别的角色演戲時他就看着學,眼下又将這些經驗傳授給了這個孩子。誰成想,蕭先生的一席話真把他給徹底點醒了,後來其不但把多出老戲都能完整清楚的記錄下來,并且成為中國戲曲學校公認的一位藝術全才。

多年以後,當年的那個孩子成為人才特地來到蕭先生的家。可人還沒走進院子的門,大嗓門就嚷嚷開了:“爸爸,我來看您老人家來了。”蕭家兒孫還以為他是不是找錯門了,帶着疑問的口吻打量着此人。沒想到他脫口就說:“沒錯兒呀!蕭長華老先生就是我親爸爸。”

六、名角因蕭先生配演增色不少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梅蘭芳和蕭長華合作的《蘇三起解》

梨園行兒的人都知道,醜行演員用唱工表現人物的并不多,唱工好的則更為難得,但蕭長華先生卻有一條高、寬、圓、亮的好嗓子。業内人士講,蕭先生頗耐大唱,他常用一種飄搖無定的唱法,在高音區以悶音、細音行腔,又善于用虛音和顫音,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其特殊的藝術風格。蕭先生的唱腔以孫(菊仙)派為主體,兼取張二奎、汪桂芬的唱腔特色,通常在正唱中運用收、放、開、合、寬、細、曲、直、巧、拙等較強的反差對比和悠、甩、上沖、下紮等技巧。再加上大量的襯字、虛字,形成“生腔醜唱”的藝術特點,此舉不僅符合劇情,而且氣韻流動,聲調铿锵。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蕭長華先生的戲路基本為繼承清末彩旦劉趕三一脈,并有所開拓與發展。其擅演的劇目有《虹霓關》、《連升店》、《法門寺》、《金山寺》、《五人義》、《審頭刺湯》、《群英會》、《青石山》、《烏盆記》、《翠屏山》、《女起解》、《霸王别姬》、《賣馬》等。如果對他常演的劇目進行歸納,可以稱得上劇目極為寬泛,以點睛的表演刻畫人物,以簡煉恰當,貼切自然的藝術手法烘托人物。除上述劇目以外,其主演的《打櫻桃》、《打杠子》、《打侄上墳》、《清風亭》(扮演賀氏)、《春秋配》(扮演賈氏)、《奇雙令》(扮演胡老爺)等皆為出色的抗鼎之作。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馬連良,奚嘯伯,尚小雲,蕭長華,張君秋,李多奎,馬富祿等

蕭長華先生一生最為令人稱道的是,他還參加了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以及其他名角兒徐碧雲、荀慧生等人大量新排劇目的演出,深為幾位主演所倚重。如梅蘭芳的《牢獄鴛鴦》、《廉錦楓》、《西施》、《生死恨》,徐碧雲的《褒姒》、《綠珠》、《李香君》、《虞小翠》等皆因有蕭長華先生作為配演而增色不少。

「天使譚」平劇醜行一代宗師、富連成科班總教習——蕭長華

《選元戎》劇照,左起:蕭長華飾程咬金、雷喜福飾唐王、鈕骠飾大太監。

蕭先生一生從不以個人名義收徒,這在菊壇幾乎盡人皆知。但因多年在富連成科班執教,醜行演員耿喜斌(藝名:小百歲)、馬富祿、茹富蕙、高富全(藝名:七歲醜)、高富遠、傅富銘(藝名:笑而觀)、孫盛武、葉盛章、葉盛蘭、貫盛吉、袁世海、裘盛戎、艾世菊、詹世輔等都得到其真傳。

其中最得蕭派神韻者,一是茹富蕙,二是孫盛武。

這一批藝人不僅演技純熟,功力深厚,而且格調高雅,脫盡庸俗氣質,确能傳承蕭派藝術之衣鉢。子蕭盛萱,頗具蕭派遺韻,彩旦戲尤工,唯嗓音比其父稍遜。親授的再傳弟子鈕骠、張啟洪也較有成就。其孫蕭潤德,曾供職于中國平劇院,小生演員,得到爺爺嚴格的基本功訓練,如今雖年近七旬,現在還能登台演戲。

(注:此文已收錄在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北京民俗文化叢書中的第四本“京師名伶”)一書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