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作者:晉公子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1">高</h1>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寫隸書的波勢,我有時會在筆畫的中間加一個調鋒的節點,把一筆長運改作兩筆短運。從前有人問我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今天我想借着這個“高”字簡單地做一點回答。

從拓片的形狀看,“高”字頭頂的波勢大機率是兩筆寫成的。為什麼作者要寫兩筆呢?我們先來看看“高”的篆形: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高”從造字之初就是一個象形字。許慎《說文》解釋說,它象征着高高的台觀的模樣。隸書“高”字頭頂的一筆波勢,其實在篆形中就是這個台觀的屋頂——因為這個屋頂是尖頂而非平頂,是以它本來就是兩筆寫成的。

篆文隸變之後,把兩筆斜線拉平,融為一筆,得到我們熟悉的隸形“高”字。但是這新融合的一筆因為有波勢的關系,仍然可以通過加劇弧線的辦法來表現出從前“尖頂”的遺意。

而加劇弧線,意味着運筆的方向要在中段發生大的扭轉。如果不加節點,不改長運為短運,是很容易絞筆破鋒的。這就是我用兩筆寫波勢的主要原因: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2">帝</h1>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張遷碑》的字形容易給人以天真爛漫的印象。因為,第一它的結字往往突破正常,第二,它的用筆有時随興所至。

就以這個“帝”字為例,雖然漢隸碑刻中大多數“帝”字都取扁平之勢不假,但像《張遷碑》一樣,把中豎寫得這麼短的還真是不多見。

這一筆中豎不但短,仔細瞧瞧,它好像還不是垂直運筆,而是帶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我個人以為這個傾斜角度大機率應該出自作者的即興發揮。

如果你想模拟一下,那麼需要适當地鍛煉自己對字形平衡的感受能力。當然,你也可以就照垂直了寫,因為從字形淵源上說,這一豎本來就該是垂直的: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3">龍</h1>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這個“龍”字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好寫。簡單是因為這個字隻有橫、豎兩種筆畫,而它的線條似乎就是二分筆一路到底,沒有明顯的提按變化。可要是我們真的就這麼寫下來,這個字會寫成“一張梯”的模樣,死闆而無生氣。

要想把這個字寫活,其一要适當地使用提按,表現出線條的對比;其二要微微調整某些橫線的方向,造成斜線以調劑筆畫的走勢。

附上我臨的“龍”字: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4">興</h1>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檔|張遷碑&amp;晉公子原創

高帝龍興∣将隸書的長橫波磔拆為兩筆寫成,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高帝龍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