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林大米張長城:打造中國區域農産新名片

近年來,“吉林大米”作為我國區域農産名品的代表,在品牌建設上實作快速發展:2019-2020年,“吉林大米”連續兩年榮登“中國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榜首;2020年又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

如今,“吉林大米”已發展為全國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鮮活樣本”,品牌影響力、公衆美譽度、市場占有率連年提升,創造了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的“吉林速度”。近日,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張長城接受新華網專訪,為我們解答“吉林大米”快速發展的奧秘。

吉林大米張長城:打造中國區域農産新名片

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張長城在滬參與2021“勵志100——5·10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

創新營銷模式拓展全國市場

張長城表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近年來步入“快車道”,其産業聯盟企業由最初的7家發展到現在的69家,中高端大米年産量由11億斤增長到21億斤,初步建立起“吉林大米”系列标準體系。目前,以“吉林大米”為統一辨別的180多家直營店、600多個商超專區(專櫃)已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

高速成長的背後是對全國市場的創新開拓。據了解,吉林大米已與阿裡巴巴達成戰略合作,推動旗下電商平台轉型更新。在産銷直通領域,拓展浙江綠城物業“幸福糧倉”等社群下沉管道,實作了産品由産區到社群的“一站式”直達。

更令市場關注的是,4.0版本的“吉田認購”專屬稻田這一創新營銷模式推出不到3年,已經吸引2萬多個機關和個人成為吉林專屬稻田農場主,産出效益達到普通稻田的2-3倍。在張長城看來,“吉田認購”模式實作了吉林大米價值鍊、産業鍊和供應鍊的共建共享,特别是把産品資源、産地資源進行有機整合,以産品價值疊加生态價值,産生出“1+1>2”的效果。

整合産業資源促進産業更新

除了發力營銷,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也在積極推進産業資源整合,加快實施“吉林大米+”戰略。這一戰略旨在整合吉林省内優質區域農業品牌、重點企業品牌、特色産品品牌,通過制定“吉林大米”統一辨別,形成區域、企業、産品三位一體的品牌融合格局。在共用統一辨別的大米産業聯盟建立後,優勢企業互相聚內建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的重要載體,切實解決了過往企業單打獨鬥、形不成合力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政府部門将會搭好平台,與行業協會通力合作,服務好企業,讓企業唱主角,形成品牌建設合力。”張長城表示,“除了品牌整合,我們也在積極推進行業标準體系建設,這同樣也是産業整合與更新的重要抓手。”

張長城提及的标準化體系,标志之一就是已頒布實施的《吉林大米地方标準》,以及“吉林稻花香”“吉林長粒香”“吉林圓粒香”“吉林小町”等4個市場熱銷品種的團體标準。另外,針對水稻熟收、田場、幹燥、收倉以及倉儲等環節,創新推出《吉林大米收儲5T标準》,確定整個生産環節的品質穩定。而吉林大米品質安全可追溯系統,将開通産品品質資訊溯源,確定産品來源可查明、流向可追蹤、資訊可查詢、責任可追究。

有吉林大米聯盟為依托,産業上下遊更新關聯也逐漸展開。目前聯盟核心企業正向上延伸推進基地建設,向下延伸拓展營銷管道,以“吉林大米”品牌為紐帶,将生産、加工、銷售各環節要素緊密地連接配接起來,有效地促進了一二三産融合。湧現出以秀美稻田為依托,集休閑觀光、文旅娛樂、農事節慶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綜合體,成為鄉村振興的着力點和主力軍。

加強品牌打造突顯品牌特性

“好米是種出來的,好品牌是創出來的。”張長城認為,要把“吉林大米”品牌經營好,突顯出品牌特性,得打好兩副牌。

首先是打好文化牌。張長城将其總結為“豐富吉林大米内涵,把吉林大米‘好米’變‘名米’,‘名米’賣‘好價’”。為實作這一目标,“吉林大米”對當地稻作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出版發行了《貢米》、《米說吉林》等書,拍攝了《稻米的故事》紀錄片,形象生動地講述了吉林的稻作文化與曆史傳承,深受閱聽人喜愛。同時,圍繞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組織舉辦了一系列高端論壇和研讨會,邀請國内外知名專家和政府上司參加,集合産、學、研多方智慧,共同剖析吉林大米“好吃、營養、更安全”的品質内涵,出版發行了《解碼吉林大米》一書,從專業的角度為吉林大米“好米天成”作了最權威的诠釋。

第二是打好特色牌。近年來,結合吉林省白山、松水、黑土等地域特征,吉林大米形成了“東部火山岩、中部黑土地、西部弱堿土”三大高端産品系列。對此,張長城介紹說:“之是以推出這三大系列,是因為吉林省東部地區的大米具有礦物質含量高的特點,主打富硒大米;西部結合弱堿土特征,主打弱堿大米;中部圍繞黑土地資源優勢,主打有機、綠色大米。這些創意為省内不同區域的吉林大米提供新賣點,拓展了價格空間。”

在深挖品牌内涵,搭建品牌體系的同時,吉林大米進一步加強和主流媒體合作。2020年,吉林大米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進入品牌建設的新階段。張長城對此次合作充滿期待。他表示,希望通過加強與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的合作,能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吸引更多關注,擴大吉林大米品牌影響力。

在專訪最後,張長城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生産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強糧食生産功能區、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和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建設,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為吉林大米下一步深入推進吉林糧食品牌建設,加快糧食産業高品質發展指明了方向。

展望“十四五”,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将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完善下一個五年吉林大米品牌建設頂層設計,對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再謀劃、再發力、再提升,突出吉林生态優勢,重點打造以吉林大米“吉田認購”專屬稻田為主要模式,集休閑娛樂、文化體驗、旅遊觀光、農事節慶于一體的農業綜合體,把吉林得天獨厚的生态資源價值附加在“吉林大米”的品牌上,推動“吉林大米”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