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建議佩戴耳機,獲得更佳收聽體驗

“揚子江沒有她的綠,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靜。人家在把她譬作中國的萊茵河,我想這譬喻總隻有過之,決不會得不及。”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解放大橋段閩江夜景風光 鄭帥/攝

這是著名文學家郁達夫在閩江畔一座紅磚大樓居住半年後寫下他眼中的閩江。

這座位于解放大橋旁的紅磚大樓不僅是曾經的潮流地、宣傳抗日的平台,還演繹着紅色諜影的傳奇,這就是福州青年會。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位于解放大橋橋頭的福州青年會廣場 圖檔來源:福州晚報

1910年,閩籍愛國僑領黃乃裳任福州基督教青年會會長。為了讓青年會成員有個固定的活動會所,黃乃裳便親自捐款籌建新會所。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1914年福州基督教青年會會堂奠基(資料圖)

相傳,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把他獲得的諾貝爾獎的12萬美元獎金,全部捐獻予青年會建設。1916年,青年會這一福州近代最時尚的地标建築于蒼霞洲落成。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青年會原貌留影(資料圖)

建成後,福州青年會成為了當時福州最繁華最時尚的休閑娛樂場所之一,影院、舞廳、泳池、健身館、圖書館、西餐廳等一應俱全。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福州青年會經常舉辦各類學生活動(資料圖)

随之,福州青年會也成為許多名流名士經常出入的場所。人們熟知的陳寶琛、林纾、嚴複、薩鎮冰、林徽因、郁達夫都是這兒的常客。現如今走進青年會大樓,在樓梯轉角處還可以看到許多當年的老照片。

抗日戰争期間,福州青年會成為宣傳抗日救亡的重要平台。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福州青年會老照片(資料圖)

福州一大批進步青年,在青年會組織讀書會,指導閱讀進步書刊,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傳播抗日救亡思想,激發群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溝通、團結與聯合海外廣大僑胞與國際友人聯合抗日、進行反侵略反壓迫的鬥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青年會大樓中的老照片

抗戰勝利後,青年會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在解放戰争中,青年會是中共福建省委上司下的重要情報據點和地下交通站,為福州解放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1947年,中共福建省委在青年會旅社401号房設立地下秘密交通站,并成立特别支部,時任福州市委書記孫道華兼任特别支部書記,支部成員有傅孫煥、陳文龍、蔡龍同等人。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中共地下黨員蔡龍同利用他自己是美國新聞處駐榕特派員的身份,掩護黨的進階幹部,聯絡特别支部的其他成員,支援省委在福州的各種活動,同時擷取敵人的機密,為黨的地下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

與此同時,作為重要的地下交通站,閩浙贛區黨委書記曾鏡冰、中共中央社會部福建負責人謝筱迺等人來福州時,都曾住在青年會。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青年會地下秘密交通站舊址 葉誠、秀春/攝

曆經百年風霜,如今的青年會經過改造煥然一新,建築外部保留20世紀初的建築元素風格,大樓内部按原建築的樣式、原工藝恢複。曾經輝煌的拱形的門窗、寬敞的功能廳、别緻的天井院落以及高低錯落的走廊還依稀可見。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如今的青年會保護了舊時的風貌個性 林鴻傑/攝

位于青年會一樓的青年名人堂也被确定為台江區的愛國教育示範基地。唯一不變的則是奠基石上刻着的“為服務也非以役人”的辦學宗旨,仍然清晰可見……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青年會奠基石 葉誠、秀春/攝

福州青年會枕靠着蜿蜒東流風光旖旎的江水,面對着喧鬧繁華的城市,仿佛還在低聲吟唱着那過去的歌謠、紅色的歲月……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解放大橋與青年會 圖檔來源:福州晚報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這裡是聽福州,歡迎您下一期,繼續和我們一起在福州追尋紅色印記。

聽福州|在閩江畔,看青年演繹紅色傳奇

❖ 後期:林羽晗

❖ 設計:馬沄欽

❖ 編輯:王婧

❖ 監制:劉夢霆 申哲

❖ 節目總監:劉必泳

❖ 總策劃:林偉

【責任編輯:陳穎】

來源: 福州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