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恩來、鄧小平當年在法國賣豆腐,花樣繁多,物美價廉

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知識青年興起了赴法勤工儉學的熱潮,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人,都曾經懷着救國夢想,加入到了這個運動中。

周恩來、鄧小平當年在法國賣豆腐,花樣繁多,物美價廉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當時的法國剛剛經曆一戰浩劫,經濟、民生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百業凋敝,到處都是失業者,人民生活普遍困苦。

法國人尚且如此,本來就一窮二白的中國留學生,就更加困難了。他們原本打算以工赈學,誰知連法國本地人都找不到工作,哪裡會輪到中國人?是以,許多留學生都陷入了衣食無着的困境。

不過,中國人曆來以吃苦耐勞、聰明能幹著稱于世,什麼困難都壓不倒他們,為了解決生存問題,這些中國留學生就各自大顯身手,比如周恩來和鄧小平等人,就别開生面地開起了一家“豆腐坊”,賣起豆腐來,起名叫“中華豆腐店”。

周恩來、鄧小平當年在法國賣豆腐,花樣繁多,物美價廉

這家豆腐店不僅制作豆腐,還有豆漿、豆花、豆腐腦、豆腐乳、豆腐幹等一系列豆制品,花樣繁多,物美價廉,很快就在巴黎的華人華僑中樹立起了好口碑,然後又慢慢影響到富有生活品味的法國人當中,非常受歡迎。

其實,豆腐在巴黎可不是周恩來和鄧小平的“專利”,早在晚清時期,就開始有中國學生留學巴黎,被譽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李石曾,就是較早的留法學生,豆腐就是他最早帶過去的。

1902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兩年後,青年李石曾抱着報效祖國的想法來到巴黎,他本來想學軍事,但由于身體素質太弱,軍校都不收留,李石曾就轉而學習農業,畢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

周恩來、鄧小平當年在法國賣豆腐,花樣繁多,物美價廉

大豆是起源于中國的獨特經濟作物,既可榨油,又能制作許多豆制品,是一種神奇的經濟作物,是以李石曾就專攻大豆研究,還出版了法語版的《大豆研究》等學術著作。

李石曾非常聰明地将中國豆腐與當時西方流行的“素食熱”結合起來,那個時期,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出現了不少積極倡導素食的健康理論,許多西方人也開始對東方的素食感起興趣,李石曾就借助這個潮流,大力推廣豆腐。

由于豆腐奇特的外形和豐富的營養價值,非常像西方的“奶酪”,是以被法國人譽為“中國植物奶酪”,大受歡迎。

李石曾還在巴黎開辦了“中國飯店”,菜單中許多菜品就是豆腐,如砂鍋豆腐、麻婆豆腐、涼拌豆腐、豆腐絲、豆腐幹等等。一樣小小的豆子竟然能做出這麼多花樣的美味,讓法國人大為折服,許多法國人都專程來到李石曾的飯店品嘗豆腐,就連法國總統都慕名而來。

周恩來、鄧小平當年在法國賣豆腐,花樣繁多,物美價廉

當時正在為革命籌集經費的孫中山,也是李石曾飯店的常客,早就有報國之志的李石曾與孫中山一見如故,立即成為最早的一批革命黨人。

因經營豆腐而緻富的李石曾,還經常為孫中山彙款,給予了孫中山非常大的支援,是以被譽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

鮮為人知的是,李石曾還是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起人,給赴法勤工儉學的中國留學生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援助。而且,正是李石曾先生的成功範例在先,周恩來和鄧小平才受到啟發,同樣開辦起豆腐店來。

由于周恩來和鄧小平頭腦靈活,經營有方,豆腐店非常成功,盈利很多,以至于有人開玩笑說,周恩來和鄧小平當年如果能留在法國,僅僅靠豆腐生意,恐怕也會成為華人富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