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很有遠見,他慧眼選出的接班人漢明帝劉莊也很争氣,文治武功均可為後世鏡鑒。劉莊和他的兒子章帝劉炟共同開創了一番轟轟烈烈的盛世局面,史稱“明章之治”,四夷賓服,九州安樂,百代景仰。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然而更多的人知道的是,漢明帝曾經做了一個夢——一個很離奇而又神奇的夢,正是在探讨這個夢境的過程中,他無意中辦了一件事——将佛教引入中國,這确實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佛學東漸,漫漫兩千年,對中國的文學(僅是佛典的翻譯就為中國增加了三萬五千多個新語)、藝術(包括建築、雕塑、壁畫、書法和音樂等)、科學、哲學、民俗等方面都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佛學與中國本土文化交融和合,成為中國古代文明中璀璨瑰麗的一部分。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那麼,漢明帝究竟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夢?

不聽傳奇故事看史書。

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卷第四十五)記載了這件事:“初,帝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從這句話能看出,是漢明帝劉莊聽人說西方有佛,于是派人出了趟遠差,跑到了天竺(今印度)取回了佛經,還請回了高僧,是以他是最早将佛教引入中國的皇帝。但司馬光老先生很嚴謹,沒有寫這件事的緣起。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從時間上來看,派人取經的時間是“永平八年”,即公元65年,有不少記載顯示,在此前一年,漢明帝做了這個夢。

範晔在《後漢書·西域傳》裡說:“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形象焉。”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範晔也很謹慎,在漢明帝的夢前面用了“世傳”兩個字,幾乎是現代尚不能求實的新聞報道的通行手法,但他對夢的内容記得很清楚:在夢裡,漢明帝看到一位金色巨人,頭頂放着光。次日,他把夢境告知群臣。有博學的人回禀:西方有佛,身高一丈六尺,而且正是金黃色。皇上所夢,想必就是佛呀。

而在晉代袁宏所著的《後漢紀》裡,就沒有“傳”字,直記其事:“初,帝于夢,見金人長大而項有日月光,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其形長大,而問其道術,遂于中國圖其形像。”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他對“佛”的描述所不同的是,“項有日月光”,這就有點不好了解了,日光金色,月光玉色,是交錯還是次第呈現?

當時請回來的高僧是攝摩騰和竺法蘭。攝摩騰所譯的《四十二章經》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漢譯佛經。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大正藏》第十七冊《四十二章經》的序文也記述了這件事: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悅之。明日問群臣,此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輕舉能飛,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張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飛在殿前”、“輕舉能飛”,應該是編者加入的想象成分,日本人對于中國曆史還是摸得不透,這段序文中有明顯的失誤兩處:一是張骞乃西漢人也,公元前114年就仙逝了,怎麼可能穿越到東漢來,還前往西域取經?那他得活二百多歲才能完成任務。二是傅毅也是漢章帝時才出仕,明帝永平年間,他還在平陵(陝西鹹陽西北)刻苦讀書呢。

另外,去求經的人這裡記載的與《資治通鑒》也有出入,不是王遵,而是一個叫秦景,一個叫蔡愔(yīn)。這二人辛辛苦苦地跑到了西域的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時,正好遇到了在那裡傳教的天竺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蔡、秦邀二僧到漢講佛,還用白馬馱載來一批佛經、佛像。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一行四人抵都城洛陽。劉莊為此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遂有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馬寺”。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劉莊這段求佛故事,史稱“永平求法”。

順便提一句:蔡、秦二人求得佛法歸來後奏告皇上: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良辰。為了弘揚佛法,漢明帝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吸引了無數百姓前來觀賞遊樂。後來就演變成為一個傳統的重要節日——元宵節,這是佛教對中國民俗顯而易見的影響。

有人認為,佛教傳入中國以漢明帝為嚆矢,這個夢是中國佛教的緣起,似乎還不能這麼說。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漢明帝像

公元65年,就是漢明帝做夢的那一年,他給他的異母兄弟楚王劉英寫了一道诏書,這道诏書後來被收入了範晔的《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中,上面赫然寫道:“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馔。”

這就是著名的“退贖诏”,其中不僅言及浮屠祭祀、潔齋三月的宗教儀式,而且出現了優蒲塞(優婆塞)、桑門(沙門)等一類的佛教專用譯名,說明當時已有僧有寺,佛教傳播已初具規模。

佛教傳入中國,從漢明帝的一個夢開始?

筆者發現山西即有始于漢代的寺院,從時間上推算并不比白馬寺晚。是以,“永平求法”隻能算是官方正式引入佛教的時間。漢明帝遣使求法,他的作用在于加速了佛教向中國的傳播。

《後漢書》:“後桓帝好神,數祀浮圖、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後遂轉盛。”

參考書籍:《後漢書》《資治通鑒》《後漢紀》《四十二章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