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野圭吾《我殺了他》人物剖析:畸形兄妹戀的救贖之神林美和子

從前有個惡毒的誓言——願天下相愛的人都是親兄妹!

戀愛是美好的,但真若碰到這種悲劇,究竟是何種感受呢?

東野圭吾在經典著作《我殺了他》中,就講述了這樣兩位兄妹相戀的故事,令人聞之悲歎,聽之哀歎。

東野圭吾《我殺了他》人物剖析:畸形兄妹戀的救贖之神林美和子

神林貴弘和神林美和子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在兩人十歲左右,悲劇突然降臨,他們外出辦事兒的父母在回來的路上遭遇車禍雙雙身亡,兩位年僅十餘歲的孩子變成了孤兒。

兩人被寄放到了熟人家裡,分隔兩地,之後的十五年裡,再也沒有見過。

這十五年裡,他們各自生活,神林貴弘成為了大學留校老師,妹妹神林美和子也成為了大學畢業生,踏上社會開始工作。

兩人父母去世後,神林家的祖房被父親的公司征租。直到十五年後,兩人才再次回到這個神林家的祖房中,回到這個記載着童年記憶中的房子。

原本以為故事到了這裡就美滿了。父母早亡的兄妹二人時隔十五年再次生活到一起,祖房再次有了家族的延續,然而,住在同一座屋檐下的兩人内心并非隻有兄妹之情,還有異性之感情。

東野圭吾《我殺了他》人物剖析:畸形兄妹戀的救贖之神林美和子

某一個夜晚,控制不住感情的兩人走到了一起,雖然知道這種“愛戀”為世人所不容,定不會得到親人朋友的祝福。

或許是受到良心的譴責,即便與喜歡的人在一起,美和子依然心中難安,兩人隐藏于黑暗中的“戀情”是畸形,不可能會有結果。

之後并不太久,美和子遇到了自己後來的結婚對象——作家兼導演穗高誠,兩人快速跨過了熱戀時期,不久就訂婚了。

這個時候,美和子内心是煎熬的,與“夫妻”哥哥住在一起,讓他備受煎熬,很多時候不知道如何面對這個既是親人又是“夫妻”的哥哥,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正常的女人,結婚生子得到祝福。

美和子痛苦的内心追尋着正常女人應該追尋的一切,想要斷絕與哥哥的感情,然而,在新婚當天的休息室裡,兩人還是吻在了一起。

美和子的婚禮或許應命運而隕,新郎在婚禮中途中毒死亡,第一次結婚的美和子還未完成自己的婚禮,就永久地失去了新郎,這樣的沉重打擊讓她一蹶不振。

在她内心中,依然将自己當成穗高誠的妻子,甚至想要憑一己之力找出殺害新郎的兇手,或許于她而言,兇手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盡到了一個妻子的責任,這也是美和子内心自我的救贖,将自己在畸形的兄妹戀中拯救出來。

東野圭吾《我殺了他》人物剖析:畸形兄妹戀的救贖之神林美和子

當刑警加賀恭一郎将三個嫌疑人找到一起進行對峙時,兇手一度不确定,處于崩潰邊緣的美和子嚎啕大哭,嘶吼出了下列的話語:

“美和子的哭泣聲卻越發響亮。她雙手抱着腦袋,痛苦地晃着腦袋。

“我完全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無論誰是兇手都無所謂,快點告訴我答案吧!””

這場閃電般開始悲劇般結束的婚禮,對于美和子來說,并非是簡單的愛情歸屬,而是她内心對于自我的一種救贖,将自己在見不得人的“兄妹畸形戀”中拯救出來的一種方式,是她想要做一個正常女人的向往和過渡。

東野圭吾在美和子的刻畫上,筆墨很少,《我殺了他》主要是為圍繞神林貴弘、駿河直之與學笹香織三人的自述展開的,全篇運用第一人稱的講述方式。神林美和子的描述主要是通過三人視角的言行和認知展開的,但毫無疑問,美和子的刻畫卻是全書中重點的一環。

東野通過第三視角,将美和子深陷畸形兄妹戀的痛苦局面和婚禮現場喪夫的悲切痛苦描繪得淋漓盡緻,更是在故事結尾時,将一個自我救贖的女人浮現于紙上,亦悲亦痛亦傷。

《我殺了他》是東野圭吾寫作生涯中比較另類的作品,這部作品不同于以往的第三人稱描述,而是全程通過三個人的第一視角展開創作。

三人第一視角的講述環環相扣,前後銜接完美,改變了他傳統的小說格局,讓東野粉讀之眼前煥然一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