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佳片有約《尋夢環遊記》:在愛中得到滋養和療愈

作者:資深地球原住民

百科中介紹《尋夢環遊記》是一部喜劇類型的卡通片,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對它有不同的定位。

有的網友說它是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最好版本,有的則從中看到了一個勇敢的孩子如何去冒險,如何堅持追求夢想。

今天,我将帶領大家從另外一個視角來欣賞這部拿下衆多國際大獎的溫情佳片。

佳片有約《尋夢環遊記》:在愛中得到滋養和療愈

一、父母沒有被療愈的,都會傳承給孩子

12歲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爾,卻生活在整個鎮子唯一讨厭音樂的家庭中,他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歌神德拉科魯茲可能是自己的高祖父。

于是,在歌神“高祖父”的感召下,他決定堅持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亡靈節那天晚上,他卻不小心進入到了亡靈之地。不過幸運的是,在那裡他遇見了他的親人們,并解開了家族中世世代代的心結。

原來是一次再也沒有機會解釋的誤會,讓高祖父與他的妻子和女兒從此陰陽兩隔。高祖母傷心欲絕,也是以立誓,他們“裡韋拉”家族世世代代都不允許搞音樂。

佳片有約《尋夢環遊記》:在愛中得到滋養和療愈

高祖母認為,是音樂讓丈夫抛妻棄女,他的絕情,高祖母無法接受這樣的背叛。盡管生前他們夫妻恩愛,琴瑟和鳴,雙雙都如此熱愛音樂,家族所有成員依然都嚴苛遵守着這份諾言,不敢越雷池一步。

直到米格爾的出生,打破了這個家族的“魔咒”。他感覺自己天生就和全家人不一樣,最終他找到了原因,那是因為高祖父才是歌神,整個家族都是以狂熱地熱愛着音樂,音樂就是他們家族的魂。

隻是,那份對音樂熾熱的愛被他們深埋在心底,世世代代所遵守的“魔咒”讓他們不敢表達,更不敢觸碰。被他們埋藏起來的何止是對音樂的熱愛,更有對親人的愛與思念。

根據墨西哥亡靈節的習俗,隻有親人将亡者的照片擺在靈壇上,亡者才能在亡靈節那天傳回人間與親人團聚。

可高祖母對高祖父的誤解,家族世代的魔咒,讓高祖父的照片永遠不能出現在靈壇上。每一年的亡靈節他都是孤獨的,他想念家人,卻不曾被家人想念,他将會在某一刻徹底化成灰燼。

佳片有約《尋夢環遊記》:在愛中得到滋養和療愈

思念是情緒的一種,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但它是有能量的。無論思念、怨恨還是嫉妒,就像手裡的沙子一樣,越是緊握越是流失更多。

情緒往往越是壓抑,越發有能量,高祖母對高祖父的誤解,這份怨恨的能量傳承給了子孫後代,阻斷了他們與高祖父的連接配接,他們内心有愛,也正是因為對高祖母的愛,才不敢表現對高祖父的思念。這份怨恨,也斬斷了家族成員們對音樂的熱愛。

應對情緒不是壓抑,而是保持一份覺察,看到自己情緒所在,以及背後未被滿足的需求。就像高祖母的怨恨,是因為她渴望被愛、得到安全感,高祖父的傷感失落是因為他渴望被記住、被尊重。

二、愛是最好的療愈

愛是一切的答案,每個人都需要在愛中得到滋養,用愛療愈創傷。

影片中有很多表達愛、展現愛的溫情場景。“裡韋拉”的家族成員們也分别在愛中得到了各自的療愈。

首先是米格爾,他誤入亡靈世界,需要得到家人的祝福才能傳回人間,這裡共計有三次祝福時刻。

佳片有約《尋夢環遊記》:在愛中得到滋養和療愈

第一次,高祖母拿着萬壽菊花瓣送給他祝福,但要求他永遠不能碰音樂。在米格爾傳回人間拿起吉他的那一瞬間,又被無情地打回了亡靈世界。

“這是我的人生,你們已經活過一回了。”正是他的叛逆與追求獨立自主的人生,以及對音樂的熱愛與執着追求,讓他最終真正活出了自己。

第二次,是高祖父和高祖母重歸于好,共同祝福米格爾“永遠别忘了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永遠都愛你”,而且允許他熱愛音樂。

第三次,是在高祖父彌留之際,高祖母也真正地意識到了愛與家人的重要意義,他們祝福米格爾,這次是無條件的祝福。

米格爾重回人間,并将這份愛與思念、以及對音樂的執着與狂熱傳承給自己的子孫後代。

再來看高祖父埃克托是如何被愛療愈的。

在亡靈世界裡,隻有自己的照片被親人擺在靈壇,才能傳回人間,隻有知道他的故事的人記住他,他才不會終極死亡。高祖父埃克托,必須是他唯一的女兒可可永遠記住他,他才會永遠“活着”。

當他和米格爾初次相遇,還未相認時,他拜托米格爾帶着自己的照片找到他的家人,希望家人能将他的照片擺在靈壇上,以便每一年的亡靈節他也能與家人團聚;

當他與高祖母伊梅爾達在亡靈世界再相見時,“裡韋拉”家族與德拉科魯茲搏鬥時,伊梅爾達憤怒地說“你謀殺了我今生最愛的人”,聽到這裡,埃克托糾結于内心的傷感、失落得以療愈,原來妻子一直像他一樣也深愛着自己。

佳片有約《尋夢環遊記》:在愛中得到滋養和療愈

而高祖母伊梅爾,因為丈夫那次的決絕離去,對他仍是怨恨,一直與他保持距離,讓家人與他劃清界限,甚至對家族立下永遠都不能碰音樂的詛咒。

在米格爾的證明下,埃克托真誠地向妻子解釋,那是一個誤會,那是德拉科魯茲對他的陷害。伊梅爾相信了埃克托是深深地愛着她與女兒的,她們也深深地思念着他。那一刻,她終于釋懷了,給丈夫深情一吻。

我們再來看米格爾的可可曾祖母,即高祖父埃克托和高祖母伊梅爾達唯一的女兒可可。她年事已高,甚至出現嚴重失憶,卻唯獨依稀記得自己的爸爸,她看着靈壇上殘缺的照片,會喃喃地叫道“爸爸”。

當聽到米格爾唱起父親專門為她寫的《請記住我》這首歌時,她眼裡閃着淚花,卻露出了少女般的微笑,還愉悅地坐在輪椅上跟着哼唱。這首歌喚醒了爸爸對她的愛,也喚醒了她對爸爸所有的思念與記憶。

她與家人們一起分享小時候她與爸爸的親情,有爸爸陪伴的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可可曾祖母恢複的各種兒時記憶,也讓整個“裡韋拉”家族得到了療愈,在愛與音樂的合奏中,詛咒自動解除。

三、通往人與人心靈之間的橋梁

米格爾作為家族世代中的重要橋梁,他誤入亡靈世界,往返于人間。他這座橋,載着上一代人的恩怨情仇,同時也載着下一代人對祖輩的孝心和思念。

正因為有他這座橋的存在,家族各位成員之間的連接配接才沒有斷,也才有機會打開彼此的心扉,奔向家族共同的幸福。

佳片有約《尋夢環遊記》:在愛中得到滋養和療愈

可可奶奶是高祖父一人與家族所有成員之間的橋梁,她對爸爸的記憶,關系到整個家族的命運。是她對爸爸的愛與思念,真正解開了高祖父與高祖母之間的誤會,也徹底破除了家族世代不能碰音樂的魔咒。

影片中有很多關于“橋梁”的象征,比如照片,連接配接着亡靈與親人的思念。在人間,照片擺放在靈壇上,寄托着親人對亡者的哀思,亡靈節時,亡者才可以返還人間與親人相聚。在亡靈世界,儀器上顯示有親人擺放照片的亡者才能通過花瓣橋。

再比如祝福,它是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連接配接。米格爾隻有得到親人的祝福才可以傳回人間,否則就會逐漸變成骷髅,直至消亡。在人間的親人們,得到亡者的祝福才能更加幸福生活。親人對亡靈們的思念其實也是一種祝福的展現。

還有愛,那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連接配接。正如歌中所唱的“相親相愛,生命不滅不息”,整部電影處處都閃着愛,父親對妻女的愛,夫妻之間的愛,女兒對父親的愛,家人們的相親相愛,子孫對祖輩們的愛,以及整個小鎮對音樂的熱愛。

《尋夢環遊記》是一部标準的治愈系電影。

它喚醒了我們對家人的珍惜。“家人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工作,最終還是要回歸生活,我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家人的幸福,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溫暖。一個人,别管他位高權重,還是身處陋巷,家人始終都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那份财富。

它激勵着我們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作為父母,習慣性地劇透未來,隻是,這個未來不是孩子的,而是屬于自己并未實作的夙願。人生隻有一次,沒有彩排,不能按暫停鍵,更不可能倒帶,活出自己,不必壓抑,有夢就去追!

願你我都能從家人的愛中得到滋養,那些尚未療愈的傷痛都會因為愛而消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