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時,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當你下葬時,你在這個社會上被宣布死亡;第三次,當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時,你就真正地死去。
生的對立面不是死亡,而是被徹底的遺忘。
《尋夢環遊記》讓我看到了親情的溫暖,這是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制作的動畫長片,而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于墨西哥亡靈節,不得不佩服創作者的奇思妙想。不得不說,亡靈界的畫面好美。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1分,很棒哦!

影片中的米格,有一個不被家人所接納的音樂夢想,他酷愛音樂,卻又不能去觸碰音樂。如果循規蹈矩才能得到家人的愛,他甯願去跟随自己的心。
米格的曾曾祖父埃克托要追夢,想把音樂唱給世界聽,于是他離開了妻女,随心去追夢。曾曾祖母梅爾達沒有時間為那個棄家而去的音樂家哭泣。她直接把音樂趕出了生活,然後努力賺錢養活女兒。
梅爾達對丈夫的愛是真愛,恨也是真恨,連照片上都不允許有他的面容。一個人有夢想沒有錯,但撇開家庭去追夢就不應該了。比夢想更重要的,顯然是責任,作為丈夫的責任,作為父親的責任。一去不複返的埃克托,讓梅爾達的恨意難以抒發。于是,她恨上了音樂,她覺得是音樂拆散了她的家。她不允許家裡的人去觸碰音樂,仿佛每一個喜歡上音樂的人,就一定會成為負心的埃克托。
米格是家裡的異類,明着很乖巧聽話,暗地裡卻一直在癡迷着音樂。他的偶像是歌神,他一直想成為歌神那樣的人。
電影一開始其實是有些令人窒息的,尤其是奶奶更是對音樂嚴防死守,仿佛那是一個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時時在引誘着她的米格一般。
爸爸對米格說:“不管他是誰,他當年狠心抛棄了他的家,你要去學他沒有前途。”
奶奶對米格說:“你就不怕以後和他一樣,沒人記得,死了,照片也上不了家裡的靈壇嗎?”
米格覺得,隻要讓他接觸音樂,其它的他都可以不在乎。
一個意外,米格來到了亡靈世界,那是一個絢麗奇幻的世界。所有的亡靈可以在“亡靈節”那天,傳回人間去探望自己的親人,隻要有人将他們的照片供奉在靈壇上,他們就可以順利地走過花瓣橋,回到人間。
米格拿着殘缺的照片,因為上面的吉他,他誤以為歌神就是自己的曾曾祖父。過世的家人們很高興見到他,但是他不能在亡靈界久待,隻要家人給了他祝福,他就能重返人間。
曾曾祖母的祝福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讓米格永遠不碰音樂,這對于米格來說很難接受。他認為這是自己的人生,為什麼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呢?歌神也是自己的家人,他一定不會反對自己喜歡音樂,他決定找歌神要祝福。
米格遇到了歌神曾經的搭檔,他們一起去尋找歌神。
在亡靈界,米格親眼看到亡靈的消散。他被人遺忘了,在活人的世界裡,沒有照片,沒有靈壇。最終,在亡靈界也會消失,亡靈們稱之為“終極死亡”。
活人的記憶才管用,這個世界的存在,依托的都是記憶的力量。誰都有消失的一天,或早或晚,早晚都有那麼一天。
而這位“歌神的搭檔”之是以如此幫米格,也是希望米格傳回人間後,能将自己的照片放在靈壇之上。他怕自己被遺忘,怕自己從此消散在亡靈界。
歌神德拉庫斯總說是自己抓住了機會,也以此激勵人們要善于抓住機會。然而,他的所謂“機會”是偷來的。他偷了搭檔的吉他,偷了搭檔的歌,甚至謀害了搭檔埃克托。
埃克托不是不想回家,德拉庫斯不讓他退出,他需要他的歌。是以,他向自己的好朋友出手了。
得知真相的米格,被德拉庫斯扔到一個大坑裡。德拉庫斯怕真相被曝光,他怕榮譽會受損。他對米格說,成功是要付出代價的,想要成功就得甘願犧牲一切,隻要能夠抓住好機會。原來,他的代價是犧牲别人,他的機會是占有不屬于自己的歌。
梅爾達救了米格和埃克托,原來他們才是一家人。
米格後悔自己不應該忽視家人,他們其實一直都是愛他的,隻是不讓他碰音樂而已。可是,夢想和親情真的一定是對立的嗎?
梅爾達擔心米格在亡靈的世界待久了回不去了,她追着米格說自己是要救他的命。可是米格卻說:“你是在要我的命,沒有音樂我就活得不開心,可你們就是不讓我玩兒,你們永遠都不明白。”他還是不明白,既然一家人都愛着彼此,那為什麼就不能彼此支援呢?
梅爾達其實也是喜歡音樂的,她還記得丈夫在身邊彈吉他,她給他唱歌。有了女兒可可以後,梅爾達感到生命中有了比音樂更重要的東西。于是,她想安定下來,而埃克托卻想唱遍全世界。有了分歧,有了分離,有了對音樂的盲目憎恨。
夢想與親情,不一定非要對立,但一定會有适當的取舍。要根據生活現狀去平衡它們,而不是非此即彼,不能共存。不論偏重哪一個,責任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埃克托的照片被歌神搶走了,家人齊心協力要幫他搶回來,好讓米格帶回家供奉起來。
梅爾達對他是有怨的,即便知道當初他是想回家卻被謀殺了,她積累過的怨,也沒有辦法突然消散。米格勸她:“您可以不原諒他,但是我們也不該忘記他。”梅爾達對埃克托說:“我不會原諒你,但我還是會幫助你。”
他們的女兒可可,也就是米格的曾祖母,也已經是大限将至的狀态,她快記不清自己的父親了。
亡靈埃克托的身體明明滅滅,說明那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自己的人,女兒可可也快要把他忘了。
影片結尾很溫馨,歌神被揭露出他的真面目。米格也得到了曾曾祖母的祝福,這一次的祝福,沒有任何條件。因為愛,彼此都可以做出讓步,心甘情願的那種。
米格和埃克托在亡靈界相處的點點滴滴,讓他明白什麼都比不上家人更重要。
一直以為愛的反義詞是不愛,直到後來才明白,愛的反義詞是遺忘。
衰老不堪的可可能記住的全部,大概就是:“我的爸爸是個音樂家,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和媽媽會一起唱非常好聽的歌。”
而那首衆人都喜歡傳唱的歌《請記住我》并不是寫給全世界的,是埃克托寫給女兒可可的。
“請記住我,說再見是不得已, 請記住我,不要為此哭泣, 雖然我不在你身邊,你在我心裡面, 深夜裡偷偷唱首歌,遙寄對你的思念。 請記住我,原諒我要去遠方, 請記住我,當吉他彈奏出悲傷, 抱歉我隻能用音樂陪伴你身旁, 直到我再次擁抱你,請記住我。”
我喜歡這部電影,畫面絢麗,結局溫暖。
我也有不喜歡的點:
第一點,有道德綁架的嫌疑,因為自己不喜歡,是以不允許家人去做。因為自己不喜歡,覺得是為家人好。生活也确實遇到過那樣的人,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别人身上,還一直說:“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第二點,親情固然重要,那還有許多偏愛獨處的人,就活該在亡靈界消散嗎?如果是,我擔心自己是“活該”中的一員。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謝謝!)